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极大丰富,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及不科学的饮食,少年儿童肥胖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小学是一个人性格、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家长和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肥胖问题,在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干预,使学生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对于儿童人性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肥胖的形成除了一小部分是由于遗传和疾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10,(6):78-78
据中国生物信息网2009年2月3日援引新华网消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3.
周冀  周杨 《教师》2014,(19):23-24
正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肥胖人口增幅最快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小学生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根据课题组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查询到的"湖南省中小学生健康水平调查研究报告"称:小学阶段肥胖检出率比初中、高中阶段都要高。小学阶段中,又尤以六年级学生肥胖问题最为突出,肥胖率高达25.7%。结合课题组在长沙和株洲地区四所小学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饮食习惯不健  相似文献   

4.
《福建教育》2010,(9):8-10
策划人语:闭上眼睛,回想小时候.最爱听爸爸妈妈给我们讲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丑小鸭》、《灰姑娘》……一个个美丽可爱的人物伴随着我们最快乐的童年。即使在多年后.我们长大成人。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我们仍可以脱口而出。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纯真的、美妙的。并且难以磨灭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系统阐述了绅士教育思想。其中,礼仪教育是绅士教育的重要一环。洛克细致地阐释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以及实施途径。对洛克的礼仪教育思想进行总结与思考,能够为当前儿童礼仪教育提供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呈现出一派全新的景象。少年题材的小说得到长足的发展。从刘心武《我可不怕十三岁》、王安忆《谁是未来的中队长》到程玮《少女的红发卡》、陈丹燕《中国少女》、秦文君《十六岁少女》以及曹文轩《细米》《红瓦》、李有干《大芦荡》等等,少年小说俨然成了主力军。作家对于这些“大孩子”的热衷,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湘南学院学报》2017,(4):104-106
方孝孺所著的《幼仪杂箴》,内容丰富、知识精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明清两代著名蒙学教材之一。《幼仪杂箴》主张在日常实践中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准则,其中提倡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萍 《江苏教育》2007,(12):13-15
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课文?神话体裁课文占据首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类课文,如《沉香救母》、《哪吒闹海》、《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类课文,总是小学生的最爱。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64):17-18
国学和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下"儿童读经热"已成为大趋势,各式各样的文化古籍进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然而国学内容庞驳,渣粹杂糅,如何对待这些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三字经》为例对"儿童读经热"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三字经》的教育意义及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进行反思,正视出现在传统文化继承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可给当代语文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是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最重要的一部教育法,该法案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对教育公平理念的一个全新认识和发展。法案所体现的教育公平理念主要包括:(1)《NCLB法》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2)教育公平实现的关键在于政府承担责任;(3)教育公平的结果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儿童本位”思想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受到国人瞩目。《大公报》作为优秀的民营大报,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经关注国内儿童教育的发展,五四运动之后针对中国当时热衷于学习的西方“儿童本位”教育思想,刊载文章,积极宣传普及儿童卫生学常识、改善与加强儿童体育、增加儿童娱乐场所和丰富儿童娱乐内容、注重家庭教育等教育观念,旗帜鲜明地倡导“儿童本位”教育,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科学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较多关注大城市、很少关注乡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89):175-176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与儿童经验的关系,将儿童经验排斥于教学各个环节之外,必然带来课堂教学僵化的弊端。本文通过对课例《和平是什么》进行理解,再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试图分析立足儿童经验的课堂教学何以可能,并阐释其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教育报》2019年02月21日第02版报道:父母离家返工,留守女童不愿分离,一路狂追哭喊“妈妈别走”。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画面揪心,引起网友共鸣。不过,事情随后发生了反转,视频发生地政府回应称,女孩父母并未外出打工,拍摄者是为了吸引短视频平台关注而炒作摆拍。留守儿童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拍摄者如果为了吸引流量关注而炒作摆拍,应该被谴责。  相似文献   

14.
从文本层面看,幻想和隐喻是童话参与"隐含读者"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书写策略和美学追求。幻想为儿童进行游戏、释放心灵提供了曼妙场所。儿童审美心理隐喻和成人理性隐喻的完美融合,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了童话基本的教化模式。从接受层面看,这种美学追求对"实际读者"具有比较好的交互性。在实际阅读中,童话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召唤"儿童;儿童自由能动地结合自身经验、情感、体会和理解对童话中的空白和不定点进行填充。可见,童话以审美的姿态关照儿童世界,为儿童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审美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5.
教书育人是一种崇高的事业。韩愈千古传诵的《师说》中就强调教师的职责有三,即传道、授业、解惑。可见古代的有识之士,都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理想、和情操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民族一定要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和氛围,如果不热爱读书,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个热爱阅读的民族,他们让孩子从小舔食洒在《圣经》上的蜂蜜,为的就是让孩子明白“书甜如蜜”的道理。阅读造就了占世界人口不到0.3%却拥有全世界11.6%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民族。阅读对人的帮助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家中 ,周作人是最重视和关心儿童、儿童文学问题的。本文通过对周作人早年的重要文集《自己的园地》的分析 ,探究了周作人重视儿童、儿童文学问题思考的缘由 ,以及这种思考在他的“人学”观中的意义。可以说 ,周作人始终把儿童、儿童文学问题与“人”的问题紧密相连 ,儿童、儿童文学的思考是他对“人”自身全面认识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他的“人学”观中具有特殊意义。也正因此 ,周作人才始终热衷于儿童、儿童文学的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孩子常常由于缺乏规则意识导致许多问题行为,如上课讲闲话、打架、骂人、说谎、无礼、不交作业、顶撞师长、拿别人的东西等。面对这些问题,有的老师试图用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避免和减少问题行为,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会引发负面效应,如为了获奖或避免处罚而约束自己,表现出良好行为等。显然这不利于养成道德自律。费尔兹博士认为,运用"后果体验法"对儿童实施行为规范训练,有助于他们发展自主、自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张亚丽 《家长》2009,(5):6-7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孩子通常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孩子最常说的话是:“我想做的事家长不让我做。”“在决定有关我的事时,父母从不听我的意见,他们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在学习上已经努力了,可父母还是不满意。”“父母从不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父母经常训斥我,甚至还打我。”“与父母在一起,我感到心理压力很大。”“我感到在家中不自由。”  相似文献   

20.
布什总统2002年签署的<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是对1965年<初中等教育法案>最全面的改革,也是其执政期间最为耀眼的政绩之一,但是该法案的实施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英语问题学生达标是事关法案能否最终实现的关键.其中英语问题学生基础差,学业成绩大面积提高进展缓慢;以英语为考试语言的学科测试无法客观评估学生学业;英语问题学生人员流动性较大,学校面临巨大困惑;学校力不能及的相关因素,如语言学生的差异性,语言学生数量不断增加,NCLB与语言学生自相矛盾等都是该法案实施的瓶颈.美国<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实施中遇到的语言学生挑战对我国热议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