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感研究主要有心理学、脑神经科学和语言学三种学科背景。基于此,仅对语言学科下的通感研究进行述评。重点阐释关于语言通感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指出通感的性质是超常规的语义组合,通感的研究范围应当包括广义通感与狭义通感,通感的语言层面应分为句法通感与词汇通感,进而揭示通感的语义结构及语义迁移方向的内部分歧,最后指明汉语通感与外语通感的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2.
通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往的通感研究进行梳理,目的在于理清以往通感研究关注的重点,从而为通感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资料。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一、通感的性质;二、通感的描写与分类;三、通感的解释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感是文艺学上的一个核心话题,道家哲学亦为中国历代文艺家所青睐。在通感问题上,道家的见解如何,换言之,道家通感论有何特点,既是一个文艺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钱钟书的《通感》一文以及其《管锥编》第二册"列子张湛注"编("黄帝"),对通感与庄子(耳目)"内通"关系的研究,为我们深入探讨此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这两则文献中,钱钟书将庄子的"耳目内通"说成是文艺学上的"通感"。此说流传甚广,堪称"典论"。文章认为,二者不可如此简单地等同,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通感"属于庄子"内通"的初级阶段,而"内通"则是对"通感"的扬弃。将庄子的"内通"视作"通感",是对庄子的浅化。如同在老子那里,庄子的真髓也是"无",只有从"无"(感官)的角度理解"通感",才会意识到,如果说道家也有"通感"之论,那它只是被安排在一个初级位置,更等而下之的是"耳目不通"。文章虽起于对钱氏之将"内通"与"通感"相混同的质疑,但最终则是勾勒出道家通感论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视角看,通感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和工具。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宋词中的通感用法极为广泛。试以《宋词三百首》为研究文本,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通过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对宋词通感中不同感觉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宋词通感隐喻的映射模型。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宋词通感中感觉迁移的总体趋势遵循从较低级、简单感官向较高级、复杂感官迁移的规律;宋词通感与英语存在不同的地方,其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关系既有单向的,也有双向的。  相似文献   

5.
论审美通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通感是感觉的转移,审美通感可分为感觉通感、表象通感和多重通感。审美通感对于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具有重要意义。审美通感的形成在于审美客体的相似相类和审美主体的各种感官的相通。  相似文献   

6.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我国历朝历代的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从而为诗歌艺术增色不少.至晚唐时期李商隐的《燕台四首》,其语言文字和诗中所呈现的意象活脱灵动,尤其是经由诗句的倒装、错综所形成的通感技巧,往往在读者们的脑海中烙印下模糊却难忘的官能印象,因而可以引入通感一说进行分析,或言之,探究其中的通感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通感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表现手法.在文艺创作和审美欣赏中被大量运用.文章从通感的发展、通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着手,结合通感实际运用的例子,探讨了通感在艺术体验中的作用及意义.认为研究通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通感现象不仅是语文式的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法。以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性理论为框架,从视角化和因果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以loud color和b lack mood为例证的通感现象的认知机制,指出转喻是通感隐喻生成的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感意象是文艺作品中通过通感所产生的意象.所谓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是指这种意象在存在方式上介乎于其他存在物之间.通感意象的“间体”特征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第二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其他意象之间,具有某种“意象间性”.前者是一切意象的共同特征,后者则是通感意象的特定属性.通感意象之所以具有这种“间体”特征,是因为它是一种意向对象,是创作主体意向性活动的产物.这种意向性活动,既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发生在各种感知经验之间,由此产生了通感意象的独特本质.  相似文献   

10.
论历史通感     
要论历史通感,1自然必须先回到"通感"上来,否则会给人一种郢书燕说之感,弄清了"通感"为何物,我们方可在此基础上,探讨什么是"历史通感",进而才有探讨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生发的可能性。笔者不揣谫陋,草成此文,尚祈教于方家。"通感"是钱钟书先生归纳出来的中国诗文的一个描写手法。在其《通感》一文的开篇,钱先生就直接点出了这一发现的价值:"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  相似文献   

11.
艺术思维的符号转化是艺术创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艺术思维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艺术是思维的整体化结果,是思维的符号化转化。艺术符号之成为艺术符号,正是由于它具有审美和文化的双重特性。符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二级传达或显性传达媒介,是艺术思维的直观二级传递。艺术思维要想转化成艺术符号,就必须依靠艺术技巧。艺术符号是对艺术思维的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艺术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形象思维升华的最高层次,是人类思维的多种方式和类型的复杂组合体。结合人类学和其它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艺术思维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在起源上,艺术思维是巫术思维与神话思维的对立统一;在方法上,艺术思维是隐喻思维与换喻思维的对立统一;在形态上,艺术思维是渐悟思维与顿悟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对隐喻艺术思维的研究相对比较发达,学科体系较为明确,自亚里士多德研究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就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修辞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语义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多学科研究。隐喻是人类最原始的思维方式之一,也是艺术创造过程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论逻辑思维对文艺作品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两相辅相成,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在从事艺创作的过程中,作家不但要用形象思维,而且要用逻辑思维,运用形象思维,可以更好地烘托环境与刻画人物,从而使作品获得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运用逻辑思维,可以深化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作品中的人物富于哲学智慧的闪光,并且常常成为艺作品的筋骨或故事情节发展的环扣,逻辑思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着对各类艺作品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艺术比较思维和艺术类比思维同为隐喻艺术思维的基本方法。艺术比较思维,就是在确定艺术创作对象之间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按类寻找归纳对象相似点的一种特殊思维方法;艺术类比思维是通过比较不同人物或事物之间的相似属性,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或者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隐喻艺术思维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心志性特征。由于中国式思维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或目的性倾向,从而造就了中国隐喻艺术思维的现实性特征。这种特征集中表现为“婉转”“替代”“暗示”“转借”“讽喻”等形式。与西方艺术的模仿本真相比较,中国艺术更强调心灵的真实,更强调艺术家灵魂的自由舒展性与心志的内在追求性,因而,中国隐喻艺术思维具有明显的心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文学创作的基本环节、文学创作的特殊状态和为文的乐趣等方面做了考察后,认为艺术想象贯穿着整个创作活动的始终,是促进创作活动前行的积极因素,是艺术思维的基本的主要的方式。从这个意义来说,陆机的《文赋》实际上是以艺术想象为核心的创作专论。这对于后世关于艺术思维方法的研究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艺术语言通过意象、隐喻、转喻三种思维形式完成对它自身的创造。并指出艺术语言赖以产生的经验机制:原型、象征等民族思维的积淀和个人独特的社会情感经验。艺术语言往往突破形式逻辑的规律而有自身特殊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意象逻辑学以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联结、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对于艺术作品的认知、欣赏与创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意象逻辑学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尤其是绘画、文学、雕塑等的艺术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隐喻艺术思维是人类最古老的思维形式之一,其产生的原因为认知原因和社会原因。隐喻艺术思维大致产生于公元前七千年至公元前三千年之间。艺术是隐喻的。艺术中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是隐喻思维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