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卿 《考试周刊》2010,(31):50-51
公安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民警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大学语文具备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天条件,大学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用好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因素,重视审美教学过程,使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警察应当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有崇高情感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公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势在必行.蕴涵浓厚情感色彩的大学语文在实施情感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还必须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宣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愈显重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授课内容的大学语文课程,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浙江警察学院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致力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预备警官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的公共通识课,是一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对学生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课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应当更新课程理念,改革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才能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通识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作为通识课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人文性是大学语文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对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必然要求,进一步来说,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渗透人文精神,以塑造当代大学生高尚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本文旨在以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为依托,探讨从古典诗词角度对当今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措科 《青海教育》2021,(3):51-52
新时代,在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能依靠单一的思政课程完成,必须转变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要通过大思政教育格局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感和坚强意志,树立大局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安人才.本文据此探究了公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公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院校相对于其他职业学院起步晚,其学科体系和理论问题尚处在探索阶段,对公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研究也十分有限.本文通过对目前公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培养目标需求、学生人文素质知识现状、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公安院校实施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公安部颁发并组织实施的《公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被列为必修课,成为公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性课程。因此,要充分认识大学语文在公安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这一目标,在提高公安院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课能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学习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部建议把大学语文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的缺失,但如果仍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恐难以吸引大学生,满足不了他们真正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只有转变教育思路,改革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语文成为学生欢迎的课程,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利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校园教育中,往往很多教师都认为提升人文素质概念较空,不善把握。其实,《大学语文》不仅仅是全体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必修课,如果善于运用各种技巧,把握授课环节,它对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几个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在对学生进行人素质教育方面有创新思维的启发、健康人格的塑造、审美品位的提升、民族化的陶冶等四个优势。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各公安院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公安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在分析公安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安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构建思政课教学—警务化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四位一体式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迫在眉睫,这就需要从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着手,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辩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创新思维的启发、健康人格的塑造、审美品位的提升、民族文化的陶冶等四个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处境尴尬:定位不明;教材建设混乱;教学不受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注意: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重视教材编选;坚持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和谐统一;坚持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传播人文精神;处理好课堂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坚持因势利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大学生不仅要接受专业知识教育,也应在文化品位、审美素养、道德情怀、社会责任感及思维活动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大学语文应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角度进行改革,立足于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改善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他们确立健康的行为准则、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在明确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之后,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并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知识积累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选择经典篇目进行条分缕析的内涵解释。  相似文献   

18.
韦星 《华章》2013,(24)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核心课程,如何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如何做好课程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大学语文为例介绍了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的经验,详细介绍了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安排和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具有实施人文素质的天然优势,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大学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为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为:由"问题意识"构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通过"人文母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深度语文"及通过体验、理解、表达实现对学生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