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中蕴涵的道德教育力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集体力量进行道德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道德教育的途径。集体的规范、舆论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压力,促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朝着集体占优势的方向变化。而个体对集体的归属需要是个体思想和行为改变的内在原因。为此,学校教师应努力建设好班集体,发挥班集体的道德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知识形态来看,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都是教师权力的来源;从历史发展来看,教师知识经历了一种从个体知识向集体知识的转变。这种转变发展的程度对教师权力的使用和教师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轴心时代,教师的权力主要来源于个体知识,这使得教学自主成为可能;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宗教知识或皇权思想都以集体的形式展现,教师作为这种集体知识的代言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权力的租借者。在现代社会,要在权力有限的基础上给教师充分的知识选择权和教学自主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3.
班集体智力背景的涵义、特点和功能。陆菊芬、胡麟祥两位老师曾著文指出,班集体智力背景是班级集体精神领域中一个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方面。智力背景这一慨念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思想所必需的知识、经验和智力上的准备,班集体是一种特殊的学生主体,它同学生个体一样。  相似文献   

4.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班集体是一种教育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班集体具有作为集体有机整体的行为与特征,不仅仅是班级个体学生的总和,而且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在现代教育中,  相似文献   

5.
胡麟祥 《中国德育》2007,2(11):64-67
一、班集体智力背景的涵义、特点和功能 班集体的智力背景是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而独特的领域。智力背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来的,其涵义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形成新能力、思想所必须的知识、经验和智力上的准备。班集体是一种特殊的学生主体,它同学生个体一样,不仅具有自己的情感、思想、追求和个性,也具有自己相应的智力背景。  相似文献   

6.
知识并不通过个体对外部客观的表征而产生,也不通过个体自身的内部推理而获得,而是在共同体内异质个体之间通过广泛对话的途径被建构。知识建构性网络聊天室提供了异质个体之间广泛对话的理想空间,促进了知识建构、知识共享及集体智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普通初级中学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层次的小学,要把他们集合在一个班级里,并产生强大的集体力量,创建出一个优秀班集体,这过程有相当大的难度。班主任带领学生组建班集体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如何生存的过程,他们学到的一切关于个人与集体的东西,将来都会成为做人与生存的本事。集体的舆论、集体的作风和集体的意识能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对...  相似文献   

8.
独立人格就是人的自由性和创造性,是人的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权利,是个体的自主性和对社会的负责精神,是自我批判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自我价值的追求。在我们的思维习惯上,总是要用群体性、共性取代个性,消磨了人的独立性人格。由于长期的班集体文化的影响,个体的观念、价值和态度行为逐步被群体强大的文化氛围所同化,因而在班集体的学习生活中,个体的个性、思想作风、思维方式都有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形成了一种班集体文化的向心力。群体的发展需要个体的发展来保证,只有个性的发展,才能很好地产生系统效应,班…  相似文献   

9.
班集体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集体和个人都必须得到发展,才能取得集体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和谐一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建立班集体的条件是:要有聪明能干的班主任;要有学生骨干;要有共同奋斗的目标;要有好的班风。班集体的建立要从思想一致开始,并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建立并巩固班集体。  相似文献   

10.
一、班集体的个性化特征   所谓班集体的个性化特征就是班集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的文化特质,是一个班集体区别与其他班集体的人格化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念的认同感。班集体建立以后,个体会对集体的活动目标、组织结构、以及道德和文化选择产生认同反映,形成参与意识,比较理性地接受集体的价值观,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一般地,不同班级的价值选择是有差别的,有时班级间还会产生价值选择的排他现象。比如,由于学生对学习目的和策略的不同选择,有的班级学生扎实苦学,严肃认真,秩序井然;有的则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11.
知识并不通过个体对外部客观的表征而产生,也不通过个体自身的内部推理而获得,而是在共同体内异质个体之间通过广泛对话的途径被建构。知识建构性网络聊天室提供了异质个体之间广泛对话的理想空间,促进了知识建构、知识共享及集体智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个坚强团结的班集体能给人以温暖和信心,能约束每一个成员的行为,推动每一个成员的进步.正如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之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因此,一个班级管理的效能如何,即管理的目标、方向是否正确,教育的内容方法是否有效,班风班纪是否良好等,无不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班集体的建设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陈燕 《天津教育》2003,(3):28-29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双边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既不是学生个体简单的组合,也不是凭借班主任一番热情和愿望轻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是借助一种特殊心理凝聚力形成的群体。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健康向上、富有朝气、全面发展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巨大的教育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凝聚力的产生对加强班集体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目标牵引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的内存动力一个班级应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它具有强烈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14.
<正>集体备课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而是以行为方式来  相似文献   

15.
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社会、国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通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接触面扩大了。在集体中,教师的爱是集体成员积极上进的重要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集体生活中,模仿是指在集体的一定刺激的影响下而产生与他人相似的行为;在班集体中,越是有威信、有影响的人,其暗示效应越高,容易引起别人的模仿;在集体生活中,集体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影响集体心理气氛和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最完善的阶段。集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是对于整个群体和每个个体都有意义的共同价值。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使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孔子开自由讲学之风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以平民为主要对象,开民族教育传统之先端,其教育目标在于弘扬“仁义之道”,因而侧重于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应看到其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脱节,造成道德教育论于虚阔、伪善等弊端,因而当今实施教育时,应将传统教育与现代科学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班集体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需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几个问题王二宝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正确认识和把握好集体的统一目标管理与尊重个体的目标追求的关系长期以来,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实行的是集体目标管理。所谓集体的统一目标管理,就是在班集体管理工作中依据党的...  相似文献   

18.
付丽旻 《现代教学》2014,(11):36-37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灵魂,优秀的班主任善于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共同心理文化素质的提升来引领和打造集体,用集体的舆论导向约束、引导个体的行为和价值判断。但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校园文化产生强烈冲击,我们的高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处于情感发展的丰富期和情绪变化的不稳定期,更需要提升传统美德教育的力度,让一些珍贵的东西像种子一样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9.
周茜 《现代教育》2014,(5):93-93
自我管理是指个体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或约束。学生自我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对自身思想、心理、行为的动态管理;二是学生个体对集体社会行为的管理,以及集体作用于学生个体的交互式管理。  相似文献   

20.
班集体是学校的基层单位,一个奋发向上、坚强团结的班集体,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给人以温暖和信心,能约束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砥砺着每一个成员的意志,并推动着每一个成员的进步,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集体的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准备、组建、聚合和形成几个阶段,如果班主任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良好的班集体是不难建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