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就简爱的人生经历的五个阶段及其相应的心路历程,从生命存在和心理机制的关系的角度对主人公作一番阐释,认为简爱在人生成长中既生成了又受制于她的独特的天性和原则性,而这种天性和原则性既构成了简爱的心理动力学系统,也构成了简爱的价值学系统.因此,<简爱>远不只是一部一般的爱情小说,而可以称之为一部人生成长教育的小说,一部谈论人生哲理的小说,从而获得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普遍喜爱,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2.
就简爱的人生经历的五个阶段及其相应的心路历程,从生命存在和心理机制的关系 的角度对主人公作一番阐释,认为简爱在人生成长中既生成了又受制于她的独特的天性和原 则性,而这种天性和原则性既构成了简爱的心理动力学系统,也构成了简爱的价值学系统。 因此,《简爱》远不只是一部一般的爱情小说,而可以称之为一部人生成长教育的小说,一 部谈论人生哲理的小说,从而获得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普遍喜爱,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3.
简爱的出走与自我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就简爱的人生历程的五个阶段及其相对应的心路历程,从生命存在和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的角度对主人公作一番阐释,认为简爱在人生成长中既生成了又受制于她的独特的天性和原则性,而这种天性和原则除既构成了简爱的心理动力学系统,也构成了简爱的价值学系统。因此,《简爱》远不只是一部一般的爱情小说,而可以称之为一部人生成长教育的小说,一部谈论人生哲理的小说,从而获得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普遍喜爱,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4.
《当代学生》2012,(Z3):120-121
《简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名著,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小说通过叙述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一种全新的女性生活,对十九世纪英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构成了强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成长是对人类经验的普遍关注,是一个反复而又古老的话题,也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百舌鸟之死》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小海鸠心理、思想和道德的成熟构成了作品的成长主题。与此同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小海鸠在成长契机的推动下完成了她人生角色的初步转变,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转变成一位成熟懂事的少女,实现了自身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简爱》文中大量引用或化用《圣经》。小说女主人公简爱形象的塑造,同基督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简爱性格中对纯真爱情与自我价值和尊严的顽强追求,对情欲的自我克制,以及她通过自我牺牲完成的对情欲的罪恶的救赎,都同《圣经》中玛丽亚形象构成重合。而简爱性格中对女性性爱欲望与生命激情的率直表述,又同《圣经》中夏娃形象形成暗喻。作家在小说文本中有意寻求玛丽亚与夏娃形象的调解,但由于二者原本的对立,造成简爱形象的不协调,从而消减了简爱形象的丰富性与悲剧性。  相似文献   

7.
成长是一个复杂而又古老的话题,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古至今,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是一部典型的黑人成长小说,奶娃情感的成熟和男性意识的觉醒构成了作品的成长主题,同时该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了其成长主题:主人公的边缘身份、成长契机和成长象征仪式。  相似文献   

8.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是徐坤的一部半自叙传小说,是徐坤人生体验的艺术再现和审美创造。它通过对主人公毛榛的成长经历的内部和外部的描述展现了一代女人甚至一类女人的生存遭际和情感体验,展现了职业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她们在事业与家庭之间角色转换的失衡。这部小说强烈的时代特征,对当代文学中职业女性的生存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一部提倡仁爱呼唤妇女解放的伟大的文学作品.书中的海伦并非主人公,却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她是一位天才,是小说中劳渥德这一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简爱之外的又一典型女性.  相似文献   

10.
《简爱》和《蝴蝶梦》作为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两部作品随时隔近一个世纪,而在文风及主人公塑造上有很大相似性。本文试从两部作品的情节模式、叙事角度、哥特风格等相似性及作品在女主人公的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的相异性上相比较,找出这两部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剖析两部作品的主旨内容及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童年不再     
童年,应是人生最美丽的梦境,童真, 也是人生最纯洁的感情。若是既失去童年,又失去童真,幼小的躯体,装的已是成人的心灵,无论如何,这是有背于人类成长的天性的。  相似文献   

12.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最著名的小说,本文主要依托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女主人公简爱的心理成长因素及行为动因。  相似文献   

13.
【导读】 英国作家笛福(1660—1731),在59岁的时候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部描写航海、旅行、冒险的作品,一出版便大受欢迎.他因而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近300年来。他笔下的人物鲁滨孙以其独特的精神魅力和令人震撼的荒岛生活经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读者。  相似文献   

14.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沈先生在谈及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享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而对小说创作的主旨,许多研究者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有认为这是一篇关于翠翠成长神话的“成长小说”,有认为这是一部充满了“象征隐喻”的小说,有认为这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小说,也有认为是一部“隐伏着悲痛”的小说,  相似文献   

15.
爱玛·伍德豪斯是人生的宠儿,当地的女王,但她的身上存在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等许多性格缺陷,而她的在成长之路就是在人生的一系列变故中逐渐认清自我、改正错误的过程。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记录的正是爱玛成长的心路历程,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16.
《香水》是德国后现代小说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第一部小说。小说借鉴了德国传统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的叙事框架,但其“成长”元素又不同于传统小说中的“成长”,可谓是成长外衣下的反成长。从成长小说视角出发,通过对比辨析《香水》与传统成长小说在结构和要素上的异同,从叙事结构、人物构成、时空要素和结局四个方面解读《香水》中的反成长书写。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是一部既讲扶贫又讲儿童成长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它以儿童的视角书写新时代脱贫攻坚这一宏大主题。作者把扶贫的主题融入真实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使主题通过具体鲜活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同时,作者又将这一主题巧妙地与当下儿童成长中的一些问题、陋习相结合,例如亲子关系疏离的问题;既让读者了解扶贫工作,又反思自身成长,在展现小说主题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实现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18.
《简·爱》是一本不朽的著作,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感染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简爱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读者的喜爱,并且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在于此著作的主人公简爱的独特人格魅力。它塑造了一个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台静农的《蚯蚓们》和罗淑的《生人妻》都取材于家乡,讲述了农民荒年卖妻的故事。两部小说截取当时存在于农村罪恶的卖妻恶俗断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象的本质,反映了农民的悲剧人生。两位作家的成长经历、创作心态和创作手法等所具有的特点,使两部作品呈现出既相似又相异的风貌。  相似文献   

20.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小说主题,主人公性格特征、人生遭际、行为方式和文本的结构等方面,辨析德国经典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社会、文化、存在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学等视角分析成长小说变异和发展的成因。自主和社会化的矛盾构成了人的自由的宿命;思与行的脱节、洞见的消失和混沌、委琐感的弥漫,构成了成长小说的当下魅力。成长小说仍在成长中,它不会衰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