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是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笑容却冷冷的了”.男人们嘲笑她,女人们鄙薄她。“她全不理会”,“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阿毛的故事”。起初,“这故事例颇有效”,人们受到了感动。但是,当“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时,“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这说明人们最初只是猎奇,把她的不幸当作消遣,而“感动”只不过是一种本能的感情冲动,并不是真对她有什么同情。所以作者说他们是“咀嚼赏鉴”。这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统治、毒害下的社会的冷酷性。当她听到柳妈说她死后到阴司要被锯开来分给两个死鬼男人时,“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来”。柳妈把神权与夫权形象化了。祥林嫂好象到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罪孽”的深重.第二天早上,“两眼便都围着大黑圈”,一夜未眠,可见精神上又受到了多么沉重的打击。她再一次鼓起勇气争取精神上的解放,决定去捐那千人踏、万人跨的赎罪门槛。她“整日闭紧了嘴唇”,默默地用全力进行第三次反抗。  相似文献   

2.
《祝福》写"我"在祥林嫂"穷死的"前后,五处用了七个"说不清",耐人寻味.从痛苦中挣扎着过来的祥林嫂,对封建社会支柱之一的神权断然怀疑起来,向"见识得多"的"我"询问"究竟有没有魂灵"?为不增添末路人的苦恼,"我"该怎么回答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两个省略号,蕴涵着"我"的踌蹰情态.为安慰祥林嫂而说"有罢",又怕因此于她有些危险.惶急之中吐出"全翻过先前的话来"的"说不清",既表现"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关心,也说明"见识得多"的"我"并不能帮她精神上得到解脱.旧历年底回故乡暂寓鲁宅的"我",属于革命党人和拥护革命的新派人物,虽不顾忌鲁四老爷大骂新党是借题骂自己,但是话不投机,何必招惹麻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然而,实际教学中,其艺术性往往被思想性淹没;同时,单纯的文本细读也易遮蔽整体感知的视野和叙事学的欣赏视角。以《祝福》为例,领略鲁迅的艺术品位,可以聚焦祝福,从作为时间、事件和象征的祝福这三个层面入手,研究《祝福》的思想内核和艺术品质,深入文本,把握创作动机和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4.
榴火飞红金五月。五月,不仅仅是石榴花开的日子。五月,还将迎来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每年五月的第2个星期日(今年5月13日)是“母亲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不仅在思想内容上真实地、具体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而且在艺术形式和写作手法上也是非同凡响、匠心独运的。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为了充分表达作品的内容,鲁迅先生利用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加以联系和互相比较,使“真、善、美”与“假、丑、恶”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写,既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表达了鲜明的爱憎感情,因而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祝福”及其他江苏兴化市昭阳中学黄德焘本文讨论鲁迅小说(祝福)三个问题:什么是“祝福”;几次描写“祝福”;祥林嫂死于何时。讨论这些问题必须从(祝福)的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一、什么是“祝福”(祝福)这样介绍:“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  相似文献   

7.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注意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深刻理解文章蕴意。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尤其是《祝福》中一些细节描写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8.
不知道是自己对“祝福”有关知识的无知,还是鲁迅先生的疏忽,我对《祝福》结尾关于“祝福”的描写,在日期上一直存在疑问。祭送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辞海》“送灶”条注:“旧时迷信以阴历二十三或二十四为灶神升天的日子,于此日祭送灶神,叫‘送灶’。”祭迎灶神在正月初一,《汉语大辞典》(第10卷 P715)“迎灶”条注: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中,人们把自己的心愿写在纸条上,放到一个透明的瓶子里,让它随海水漂向很远很远的远方。如果这个瓶子里的愿望被越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愿望就越有实现的可能。后来,人们把这样的瓶子叫做——漂流瓶。  相似文献   

10.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每读此文,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就会引起我的同情、激愤,使我们对黑暗旧社会摧残妇女的封建礼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是一个悲剧,但作者为何要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安排在“祝福”中呢?小说为何又要以“祝福”为题呢? 根据课文情节,我认为:“祝福”的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治阶级借以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2 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 ,就是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要想对中国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进行深刻揭露 ,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妇女典型形象 ,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鲁迅先生用他那敏锐的眼光洞察到这一点 ,创作了小说《祝福》 ,可谓匠心独运。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创作了不少妇女形象 ,如祥林嫂、四婶、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和柳妈。下面从中选取三位有代表性的妇…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2000年第7期登载了季建飞的《“祝福”当在何日》。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绍兴籍中学教师,有必要在这里谈谈绍兴的过年习俗,来解决季建飞的疑问,对理解鲁迅的文章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送灶和祝福在绍兴的风俗里,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鲁迅在诗《庚子送灶即事》和杂文《送灶日漫笔》和小说《祝福》中都写了送灶的事。绍兴人叫“送灶司菩萨上天”。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驻人间的“监察员”,一家的凶吉祸福全由他掌握着。灶神像两旁有一副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送灶的日子是农历12月23夜,据说是玉帝召集灶君的“汇报会”报到的日  相似文献   

13.
漫步在初秋的小雨中,伸出手,一片小小的叶子正好落在我的手心。我轻柔地摩娑着这片小小的叶子,似乎体会到了自己对叶子的怜悯。这片叶子也许尚处于它的童年时期,却被这无情的秋风、秋雨击落枝头。“你后悔来到这个世界吗?”我用手指询问叶子。叶子直起身躯,冲着我摇摆,似乎在回答我:“我不  相似文献   

14.
1.堂堂大中华,屹立在东方。悠悠数千载,百世续其昌。泱泱大国风,文化礼仪邦。万人齐击缶,真情动参商。  相似文献   

15.
【作文题目】祝福捧出的是善良的心愿,祝福给人的是美好的祈盼。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祝福,我们也能够祝福别人……请捕捉触动过你心灵的生活,以“祝福”为话题,不限文体,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如果写诗,不少于20行)。(注:本题为2002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作文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其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述,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加以反映,深刻显示出当时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迫害,揭示出封建社会中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鲁迅的《祝福》中,所谓的"祝福"并没有表现出祝福应有的积极性,其所提出的祝福实质上是一种寒冷的"祝福",具有一定的讽刺性。本人在阅读《祝福》的基础上,对《祝福》中寒冷的"祝福"进行分析,揭示出小说的深层思想。  相似文献   

17.
相似形与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主要内容之一.相似与轴对称,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种变换.生活中叉大量存在相似的图形.因此,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相似,认识相似图形的特征与性质,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具体复习时应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势差即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的差,它是描述静电场的重要物理量之一,下面就其引入及各种情况下的计算作如下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涛 《语文天地》2009,(7):36-37
众所周知,《祝福》是鲁迅小说的名篇.祥林嫂则是其核心人物。在小说中。祥林嫂悲剧性的一生。印证了中国传统礼教虚伪、腐朽以及吃人的本质。毫无疑问。祥林嫂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而这种悲剧。作者却是用“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简析“圆”     
综观全国各地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与圆有关的题目在中考试卷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