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犤教学目标犦1.认识7个生字,学写后3个生字。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3.借助拼音,要求把词语读正确、读通顺,在诵读韵文、练习说话的过程中体验韵语识字的乐趣,巩固识字的效果。犤教学重点、难点犦1.练习用词语说话。在反复诵读中把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2.能严格按笔顺描红,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犤教学准备犦挂图、生字卡片。犤教学过程犦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1.同学们,昨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公园游玩了一下,你们觉得公园美不美呀?回忆一下,公园里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增强爱鸟的意识和情感。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①生字及课文片段的课件,生字、生词的卡片;②相关录音带、挂图,小鸟破壳而出的课件或图片;③将课  相似文献   

3.
镜头一:在初读课文之前,教师让学生把生字及生词读一读,把几个难写的生字讲解一下,又让学生对照手边的教辅资料,把一些生词的意思抄写到语文书上。镜头二:教学生字词时,请学生说一说字的间架结构,找一找形近的字,然后进行组词,接着带领学生把生词读一读,写一写,然后开始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感悟揭题1.同学们,我们把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什么?想不想看一看太阳落山的美景?(播放图片课件,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强烈地感受夕阳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兴趣。)2.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些什么?3.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描写夕阳美景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赞美之情。)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作者是…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识字3》是一篇将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起来组成的韵文,共四行12个词语,第一、二、三行最后一个字押ɑ韵,便于学生诵读。本课的教学设计,首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录像、图片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入“公园”这一情境之中,然后以美丽的公园为切入口,让学生去感受公园的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把识字融入学生自然、生动、形式多样的各种自主学习活动当中,让学生在轻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识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3种笔画。2.…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1.自学生字生词;理解转瞬、疾驰、栅栏、逼人而来、一尘不染、点缀、坐落的意思。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3.学习本文抓住要点,接方位顺序,把文章一层一层写清楚、具体的方法,仿写《我们的学校》。教学时间:2课时。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赞美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五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生词。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枚"等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认识“甲”“骨”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积累由“财”“赔”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感受汉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1.利用图文识字。教师准备好图片,在出示图画的同时,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既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生词。例如:出示一幅图,提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完毕,教师马上出示图片的名称,这样学生借助图片认识了生字、词,长期下去,学生也会有收集图片的习惯,通过收集图片,也认识了许多生字。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词。3.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课文语言的描述,结合图片、录像等辅助手段,感悟九寨沟童话般的神奇和美;背诵第三自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8个生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认识8个生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拼音,还学会了好多汉字,这些字你们还认识吗?老师把这些字宝宝全带来了,我们来读一读。2.课件显示《认一认》(1)和《认一认》(2)中的32个生字,学生认读。3.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8位新朋友,大家比一比,看谁认得快,学得好。[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创设比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创设情…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利用图片、字理、游戏等多种方法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背诵课文。3.知道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祖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弄懂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学习目标1.认识“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的“尤、其”等8个字。2.能用会写的8个字分别组词语,在组词中理解字义。3.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前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收集有关黄山奇石的图片或黄山有关资料。2.教师准备黄山风光录像资料片或图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同桌之间用生字卡片互相听读、听写会写的生字、词语。二、复习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黄山的哪几种怪石?三、朗读课文,认真领悟朗读全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黄山石头的…  相似文献   

15.
突然觉得,自己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无话可说。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每堂课都是用了“万能教学语言”。每堂课的教学基本模式为———第一课时是:1.同学们,课题为什么这样(大概)?请带着这个问题齐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生词画出来。教师最多让学生读读生字,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之后把分段的答案讲解。最多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后就谈谈读后  相似文献   

16.
一字词教学,追求整合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认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铁罐,一个是陶罐."陶"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仔细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在写到"陶"字时进行重点讲解与范写)请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地、工工整整地写两遍.……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可。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能准确认读本课生字,正确书写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大家认识这只小动物吗?2.请同学对比乌鸦和其他小鸟的图片,再对比乌和鸟。猜一猜为什么乌比鸟少一点。  相似文献   

18.
教学总目标:1郾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郾比较“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3郾看图读熟词语,能借助图画来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4郾培养识字能力,感受识字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匀称,能够区别形近偏旁。教学难点:能比较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能够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郾比较“礻、衤”这一组易于混淆的偏旁。3郾看图读熟词语,能借…  相似文献   

19.
一、猜字激趣,搭起成功的桥梁 1.还记得你们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的生字吗? 2.请同学们看清卡片上的字,用口型、动作或表情向老师做出提示,但不出声.老师根据学生的提示把生字说出来. 二、初读感知,点燃思维的火花 师:做完了猜字游戏,生字宝宝想带我们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出示课文动画.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生唱歌)同学们,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觉你们就像是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你们能说说哪些事情使你们感到很快乐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板书:乡下孩子)(多媒体演示)让我们先和她打个招呼(你好,欢迎你们!)你知道乡下孩子的生活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快乐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课文,了解一下乡下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