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中职生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是计算机操作,主要是一些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对他们来说既是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软件发展的推陈出新,使得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探索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波 《职教论坛》2002,(16):31-31
“常用工具软件”课程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这门课主要教学生使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应用以及计算机操作时一些常用的工具软件,与一些经典计算机课程不同的是,本课程的系统性不强,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是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是教师教学的目的。一般来说,“常用工具软件”这门课主要讲授的工具软件有系统工具和应用软件。系统工具在过去的课程中讲得比较多,因为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不够完善,操作方法复杂,系统故障比较多,维护困难。使用计算机时也往往要借助许多工具软件,如pctools,No…  相似文献   

3.
临床分子生物学教学软件瞄准课程教学的难点,确定开发的目标;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优势,扩展软件的功能;通过人机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时代的特征,不会使用计算机将会成为新时代的“盲”。因此,信息技术素质与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算”等能力一样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伟 《职教论坛》2004,(7X):35-36
网页制作课程是这次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领域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让中职学生掌握HTML语言、制作网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以及相关网页制作工具的使用。中职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具备综合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小型网站开发与  相似文献   

6.
操作系统原理课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其所包含的内容是计算机应用人员深入了解和使用计算机的.必备知识,是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采用精选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合理性;精心准备教案,保持教学的系统性;选用原版教材,保证教学的先进性;合理设置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措施,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安创知软件职业学校互动艺术专业,培养的主要方向是互动游戏美工设计人员。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们系统地学习了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人物场景设计及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和三维设计软件等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众多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中都要用到各种数据结构,要想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必须学习数据结构的有关知识。然而,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内容抽象,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作为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数据结构》教活、教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学会合作或独立地使用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逐步提高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加工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霞 《新疆教育》2012,(8):121-121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与网络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学校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学会合作或独立地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必修课。其主要教学内容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软硬件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的初步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技能与方法、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多媒体使用常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与基本应用常识。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平面设计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较受欢迎的选修课程之一。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快速精通多种平面设计软件的使用,通过经典案例教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目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水平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电气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等特点,学生在传统考核方式下难以激发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本文通过对课程考试方法的有效变革,使用仿真软件让学生自主进行创新设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加强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众多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中都要用到各种数据结构,要想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必须学习数据结构的有关知识.然而,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内容抽象,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作为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数据结构>教活、教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信息技术是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为工作思路,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1.明确教学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信息,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学会合作或独立地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上如果就让学生打打字,玩玩游戏,就严重丧失了课程设置的目的。只有明确  相似文献   

17.
《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以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以及管理为主的应用型学科,而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教师应该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进行软件研发,按照软件研发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亲自去摸索和学习研发经验,形成自己的开发思维,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的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规范化建设,必须要依据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应以公共基础加专业整合的课程方案,以主流软件加迁移软件的模式实施课程,培养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软件教学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引言   高校计算机专业和其他许多专业都开设各种各样的软件教学课程,比如“ FoxPro管理系统开发”、“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Authorware课件开发”、“ Photoshop平面制图”、“ 3DS max三维动画设计”等等。鉴于多种原因,大多数学校还在使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讲授法教授这些软件。我们对学生学习前期望的目标和学习后的结果进行对比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都不理想,目标与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能熟练使用软件设计作品的学生比例在 20%左右,大多数学生使用软件的水平还仅仅停留在入门阶段。不少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