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谈心坊     
3月号有一篇校园小说清新惟美,温婉动人,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究竟是哪篇小说如此有感染力呢?还是让来自南京市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李秀斐来揭开这个谜底吧!只见她揉了揉眼睛说:“这期的文章实在太好看了!尤其是那篇《金童玉女的传说》,我一连看了好几遍,每次看都泪流满面。我很想问一下这篇小说的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事情节设置得这么特别?结局那么凄凉?”安琪请《金童玉女的传说》的作者胡小谋来回答她的问题:“其实《金童玉女的传说》中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也许是真实才感人吧。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会有青梅竹马的玩伴,只是,当我们…  相似文献   

2.
闹“书荒”的日子大四临近毕业时,学校图书馆要求毕业生把书都还了,于是宿舍里的一群女孩子开始饱受无书之苦。某个傍晚,大家正坐在床上大眼瞪小眼,隔壁宿舍亮亮来串门,无意中提起她有一本小说,话音未落,只见坤坤就双目放光,连声问“:在哪里?在哪里?我看,我看!”亮亮要坤坤自己去拿,坤坤一溜烟地跑出去了,不一会儿手里拿着一本书蹦跳着回来了,一脸的幸福满足。坤坤边笑边说,她刚才一进亮亮她们宿舍,一屋子的人就都无比渴望地问她:“你那里有书看吗?”原来受灾的不止我们一间宿舍。某天,我上铺的磊磊买了一本《爱人》杂志,于是我一整天都眼巴…  相似文献   

3.
一次课间操后,一位女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向您借本书可以吗?”“借什么书?”“《班主任之友》!”她的回答令我吃惊不小。“你借这书干什么?这本书不适合你们读,你们也看不懂,看这干吗?”没想到她说:“我看得懂,这本杂志很好,我们都喜欢看。”“好?怎么个好法?”“我们都喜欢里面的班主任,喜欢里面的做法,如果都是这样的班主任,那多好!”她马上意识到说漏了嘴,便不好意思地补充说,“其实,你也是很好的班主任。”我当时无语。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事后,我问学生为什么都喜欢《班主任之友》。他们说,我们喜爱《班主任之友》,是喜欢里面的…  相似文献   

4.
敬爱的方老师:我是初二年级的一名女学生,酷爱文学,心甘情愿做缪斯的孩子,妈妈却不允许,她不支持我,说我学习紧张,文科方面已很不错,硬是把我的文学读物全封了起来。我的语文老师是从名牌大学出来的,她很理解我们,尤其喜欢我,她知道我热爱文学,就鼓励我,并且还拿出她的书送给我看,有《诗刊》、《读者》、《伊索语言》、《徐志摩散文选》、《鲁迅小说全集》等很多书。老师中与她截然相反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她极力反对我们看“不正当”的书。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知如何是好。方老师,最近我们这儿书店来了一批新书,有《复活》、《红与黑》、《珍妮姑娘》、《嘉莉妹妹》、《巴黎圣母院》等世界名著普及本,价格也相当便宜。我买了《复活》、《红与黑》、《珍妮姑娘》三本,共23.1元。当然这都是我平时的零用钱,妈妈不会知道。方老师,这些书适合我看吗?我这种做法对吗?可我太爱文学了!我应该怎样面对我的家人及老师呢?  相似文献   

5.
我喜欢看《东方少年·阳光阅读版》,尤其喜欢“好看小说”这个栏目。在2005年的第11期上,我读到了一篇特别精彩有趣的小说,就是庞婕蕾姐姐写的《有一件礼物叫原谅》。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有个性,尤其是“小早”,开始我以为她仅仅是一个狂热的追星族,直到最后才明白,她痴迷“杨  相似文献   

6.
邂逅     
——还记得《我为歌狂》吗? ——啊?这样的问题也敢提。当然记得,而且是刻骨铭心、记忆犹新!读那本书的时候,我整天为丛容狂,为叶峰狂;为书也狂,为动画片也狂……哈哈,都用尽了我一辈子的狂热! 然后,我就变得说什么话都爱用“我为……狂”了,不过,无心插柳,倒是领导了一代用语潮流……——没想到你这么热衷于它?那你知道曾炜吗? ——哦,好像就是《我为歌狂》的一个作者吧? ——想看她的新书吗? ——想啊,在哪儿呢?快拿给我看看……——我们杂志上就有。从这一期开始,我们推出曾炜的《梦想飞行里程》,以连载的形式出现。——这么说,《当代学生》有“小说连载”了,而且一上来就是青春小说作家的作品!可慰广大孜孜期待此栏目的中学生朋友之心啊,庆贺——庆贺——!  相似文献   

7.
情感和理喻     
《江苏教育》(中学版)开辟了“语文教师谈修养”的专栏,我认为很好,很有必要。平时我接触到的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几乎都与语文教师的修养有关。比如怎样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问题,就与教师修养的关系很密切。有位教师讲小说《祝福》,为了引导学生从分析“我真傻”一句入手,深刻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就提出一个个带启发性的问题:祥林嫂为什么认为自己傻?为什么阿毛被狼吃了,祥林嫂就变傻了?阿毛不被狼吃,她会不会变傻?她的命运会不会好些?使学生认识到,祥林嫂只看到自然界里的狼吃小孩,只知道责怪自  相似文献   

8.
用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一般都是陈述句。那么,我们如何来转述疑问、反间这样的问句呢?转述疑问句,要用上“是否”、“有没有”、“能不能”等词语,例如:老师说:“你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这本杂志给我看一下吗?”这句话可转述成:老师说,你能不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这本杂志给我看一下。转述反问句,应首先将反问  相似文献   

9.
【案例】综合探究课《实话实说话“流行”》“军旗装事件”教学片断:师:赵薇是在我们青少年中知名度较大的一个明星,她的《还珠格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有不少同学喜欢她。看了赵薇身着日本军旗服的照片,你对赵薇有什么看法?生1:我认为她的品德很差,连起码的爱国心也没有。生2:对,我们看她演的电视剧,上当了,以后再也不看了。(一片附和声)生3:据我所知,赵薇已经写了封公开信,向全国人民道歉。我想我们应该原谅她,她知错就改的品质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师:是啊,宽容也是一种美德。生1:这样宽容不是太便宜她了吗?如果对什么都可以…  相似文献   

10.
可能有的小朋友听说过电影《长恨歌》,这是一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说起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我们不能不提起这部小说的作者——作家王安忆。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王安忆的读书经。王安忆的读书观与她的创作观是一致的,表现为一个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立体交叉的整体。她很坦率地说:“我没有系统地看某一类书的习惯,也没有留下一本读书笔记。”她看所有喜欢看的书,无论是理论性的、还是文学作品,无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宗旨在“多”。在她刚开始能看懂书的时候,正值“十年浩劫”,家中的藏书几乎都被抄了,她只能…  相似文献   

11.
事出有因胡老师(注: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外出听课去了,我去代语文课,孩子们在写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巡视时,我很自然地多看了几位同学正在写的作文,想不到自我保护意识特强的他们都警惕地用手遮了起来,抗议:“这是个人隐私,童老师你不准看。”我连忙说:“哦,这是写给你们妈妈的,老师又不是你们的妈妈,是不能看。这样说来,胡老师也不能看了?”“胡老师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嘛,我们没办法,她要给我们打分的。”还挺无奈的。下午一节品德课还是我代课,我对他们说:“上午你们的作文童老师是不能看,这节课请同学们写一点老师可以看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秀秀是弋江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她的数学、英语特别“酷”,每次都考90多分,可就是语文不行,特别是作文最让她没面子。要是语文不考作文那该多好啊。秀秀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她把一个阿姨给撞了。“小朋友,看你心事重重的,走路都心不在焉,想什么去啦?”阿姨不但不生气,还关切地问。“都让语文和作文害的!”秀秀没好气地说道。“语文和作文?哈哈,你算撞对人了!”阿姨笑眯眯地说。“撞对了人?您是谁啊?”秀秀好奇地问。“我是中篇小说《生活之路》的作者竹林!”“您是作家?那您说说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学习…  相似文献   

13.
纸玫瑰     
随着时代的发展,恋爱,对于十七八岁的孩子虽已不是神秘的,但在中学校园里总是不被提倡的。面对《邶风·静女》、《孔雀东南飞》、《边城》等有关爱情的课文,我们语文教师总是有选择地讲解。那天,我给学生讲沈从文的《边城》。对于翠翠美丽而纯洁的爱情,我大胆地讲解着,小心地回避着。突然我发现一个女同学正低着头,不知在干什么。当时我并没有把她叫起来。放学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她低着头,站在我面前。由于刚刚教她们,我还不知道她的名字。我问她:“你叫什么名字?”“阮梦竹。”好富有诗意的名字!“上语文课时,你低头做什么?”“折东西。…  相似文献   

14.
昨天,我和朋友在我家里看电视,我喜欢看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朋友却要看动画片,我不让她看,就这样,我们两个人开始扯着喉咙向对方大喊大叫,只听“你干什么呀?”“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好朋友?”“我还没说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朋友呢?”我们两个人的吵架之声在屋子里不停地回响。因为这次不愉快,整个下午都变得死气沉沉,连晚上去步行街的计划也全被打翻了。一切都显得那么不愉快,王勃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是,我却……过了一下午时间,可是我却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  相似文献   

15.
你看过未来作家的照片吗?你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笑得如此灿烂吗?别急,请容我细细道来。“丁零零……”上课了,这节是作文课,同学们连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不一会儿,只见语文老师抱着一本相册走了进来,我满脑子疑惑:为什么语文老师抱着相册来教我们作文?难不成想给我们看一下她的光辉“历史”吗?语文老师见我们一个个额头上画满问号,也不多说什么,只转向黑板刷刷地写下八个大字——看未来作家的照片!这时,台下的同学早已议论纷纷:“老师怎么有未来作家的照片呢?”“为什么老师……”我也在心中暗暗疑惑:老师哪来的未来作家的照片?她葫芦里到底卖的…  相似文献   

16.
一 暑假的一天,郑莱莱强拉硬拽地要我陪她看电影.我最不喜欢和郑莱莱一起看电影了,因为她简直就是一本人形的《十万个为什么》. “茜茜!为什么那个人要梳那样的头发?看起来一点都不好看!” “茜茜!她为什么要跑?她可以报警啊!” “茜茜!为什么他在镜子后面还能看到对方?” “茜茜!为什么他子弹都打不光?” “茜茜……” 所以坦白地说,我试图和她一起安静地欣赏电影已不下十次,基本上每次看过之后我都没记住演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有问必答     
山东日照市五莲县三中的尚南慧同学来信问: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若从标题看,于勒应是小说的主人公;从人物所占篇幅看,“我”应是小说的主人公。但老师却说菲利普夫妇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为什么 ? 天津武清县第四中学的许文怀老师答:   尚南慧同学所问的是一个如何确定小说主人公的问题。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我” (约瑟夫 )只是小说的线索人物,小说中各类人物的活动都是在“我”的视野内发生的。于勒在小说中也是个辅助人物,菲利普夫妇前后语言行为的变化都是由于勒这一人物的贫富变化而引起的。而作者所要…  相似文献   

18.
经典理由:《可爱的骨头》被认为是继《廊桥遗梦》之后第二部能够跨越种族、国家、性别与年龄而打动人心的家庭情感探索小说,是一本充满同情理解的心灵疗愈小说。经典指数:★★★★学校让每个学生接受测验,借此决定谁是、谁不是天才生。获选为天才生后,我的妹妹琳茜发奋图强,一心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等生。她闭门苦读,而且专看重头书,比如卡谬的《抵抗》、《反叛》和《死亡》,虽然她或许读不透这些作品,但她把书本带在身边,同学甚至老师们看了都对她敬畏三分。“我的意思是,我们都想念苏茜。”凯定先生说。琳茜默不作声。“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女…  相似文献   

19.
我和妻子都是教师。一天,我十分认真地对妻子说;“我有“情人”了。妻子愣了半天,好久才问:“她是谁?”我很神密地说:“就是她——《陕西教育》”。我们都会意地笑了。  相似文献   

20.
狼狈的一刻     
星期三早上 ,我像平常一样来到学校。语文早读时间 ,我正准备抽出语文书来读 ,不想竟拿出了一本笔记本 ,奇怪 ,书呢 ?我仔细把书包翻了翻 ,没有 !这下我可慌了神 ,再次找了一遍 ,还是没有 !“惨了 ,我语文书没带 !”我只能向同桌胡晓求援了。“什么 ?”她两只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 ,马上恢复了常态 ,“你自己吓自己吧 ?”“真的。”我把书包给她看。她搜了一遍 ,又看了看空空的抽屉 ,愣了一下 ,随即哈哈大笑 :“陈晨 ,你也有狼狈的一天啊 !”孙铳真是个“顺风耳” ,他把头往前一探 ,说 :“桌上不是书吗 ?”我拿起来给他看。他和吴明幸灾乐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