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从学校办学思想和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条件下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着重研究了株洲市二中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和框架结构,及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同时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蔡林芸 《学周刊C版》2011,(11):156-15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学校在按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同时.努力开好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形成特色.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综合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校紧紧依托当地丰富的地方资源.积极探索、大胆开发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初步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充分展现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能更好的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与改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本研究以河南省宁陵县石桥镇中心小学为调查对象,试图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提供有效建议本文以实证研究理论为指导,旨在进一步推动农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现状,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是这两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条有效路径。它凸显了内容系统化、过程聚焦性、效应双赢性的特征。主题统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的路径选择包括:从主题内涵的演绎到两门课程的整合实施,从分散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到主题统领的课程整合,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切入到校本课程的优化,从校本课程开发切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共同反映了我国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方面的新变化。两者虽然在课程范畴、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若把两者整合起来开发与实施,有利于体现地方、学校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本研究尝试在实践中探索出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整合开发与实施的常态范式。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纲要》规定地方和学校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一起统筹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某些地方课程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分割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而是可以从内容上、活动方式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技术上进行有效地加以整合。随着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增多,如何实现有机整合,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非本校本课程,以其现实性、生成性、丰富性的鲜明特点,实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实施,在课程设置、人员安排、时间利用上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体验性强的特点,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板块中的社区服务与社区活动领域及研究性学习领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校可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本文论述了基于特色资源,让综合实践课程整合化;渗透民族文化,让综合实践内容实效化;营造仿真主题氛围,让综合实践活动互动化;通过"前延后续",让综合实践活动实现长程化的校本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祖静 《宁夏教育》2009,(2):38-38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国家课程、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特点。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和实施方面具有很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但同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如何合理确定活动内容也就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及课程实施经验总结,笔者认为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选择和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实施课程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探索综合实践成果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既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又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加了新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从校本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扩展和开发的角度,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具有规律性意义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实践模式。开发综合性乡土教育课程资源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资源层面的地方化和校本化,是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整合的主要实践模式。对校本课程资源整合开发的研究,主要采取五种策略进行,包括资源整合、资源更新、资源共享、校本开发和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