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内涵包括: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努力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全面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体系。当前基础教育领域要积极推动重大改革发展任务落地,切实落实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机制改革,以评价改革牵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以更大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推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所存在的实践目标不够明晰、主体治理亟需提质、助推乡村经济文化能力偏弱、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相对滞后、风险调适机制仍需完善的挑战,遵循保障农民教育基本权益的底线逻辑,根植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逻辑,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以及扎根中国乡村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逻辑。从动态目标设计、主体治理完善、经济文化重塑、合作交流拓展、行动协同规范五个层面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时代化中国化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在校生数巨大、追求教育公平、理念建设与技术建设相协调、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辅相成、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互促共进内在规定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人的现代化、家校社协同发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基点。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深入理解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加快建设衔接协调融通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加快建构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进教育知识普及与引领公众教育认知。  相似文献   

4.
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国式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理性、进步、民主、科学的现代性理念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融通。其核心内涵是:面向中国富强的教师队伍建设战略现代化,服务中国教改的教师队伍素质现代化,立足中国国情的教师队伍供给现代化,植根中国文化的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中国式教师队伍现代化具有本土特征,即在教师队伍战略定位上强调“教师为本”,在教师素质构成上强调“师德第一”,在教师队伍供给体系上强调“师范主体”,在教师队伍治理上强调“政府主参”。面向未来,要持续丰富中国式教师队伍现代化内涵,融通强师强国战略,夯实素质优先国策,优化多元供给路径,汇聚多元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受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和工具理性追求等外部因素以及乡村社会相对滞后的生活图式等内部因素交互叠加影响,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人口逻辑、文化逻辑和生态逻辑,应紧扣“中国特点”“乡村特色”“现代水平”等发展指标,以政策驱动、经济支持、人才引领、文化自信和绿色赋能为抓手,推动中国从乡村教育大国向乡村教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机构成部分,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兴起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阶段、改革开放的重构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改革阶段。未来,我国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与行动路径包括: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本质要求,以推进“双高计划”为基本路径,以各层/各类职业教育融通为有效支撑,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关键着力点,以国际深度交流与合作为革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伏、历史趋势中推进和历史潮流中转折这四个阶段;其政策上体现为在乡村发展与现代进程的契合中创设、在制度环境与运行机理的融合中执行、在时代发展与现实困境的碰撞中接续等三个方面;其价值上主要涉及乡村教育的乡土性唤醒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乡村教育的生态性夯实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乡村教育的在地性增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育人本色、乡村教育的现代性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进程等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8.
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新时代中国政府顺应平台时代趋势,在国际交流合作、民主协商与廉政治理、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领域全方位推进搭台型治理,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政府的搭台型治理是平台时代观、生态系统观、平台领导思维、为民服务初心共同指导的结果,展现了与时俱进、开放共享、合作共治、赋权释能、造福民生以及政府主政与公民主权有机统一的逻辑理路。其不仅释放了经济社会活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还对未来国内外的政府治理现代化、搭台型治理产生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基于中国教育国情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面向现代化和未来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但教育实践中依旧存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高水平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理性与创新性发展及教育体系优化等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和适需供给,均衡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以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性发展,优化育人体系、教育结构体系和教育保障体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命题,成为各行各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子命题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新的理论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内涵:首先它是对中国教育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充分肯定了教育改革探索的成功经验;其次它是对当下教育发展中面临最重要问题的判断,指出面向未来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再次它提出了解答现实问题的基本思路,指出解决现实问题必须关照的因素;最后为未来教育发展指明发展方向,勾勒出教育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显然,找准问题是探求有效解决方案的前提。根据学界集体反思经验发现,应试教育仍然是困惑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不解决该问题就难以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应试教育的克星。故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教育实践中独立自主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扎根悠久历史、人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追求更加公平、共建共治共享、开放交流包容、评价体系多元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性伟大实践。与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模式相较,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内涵与特色:立足中国的民族性、服务人民的公平性、放眼世界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包容性、服务强国的基础性和引领世界的先进性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立足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教育特色,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构建学习型社会,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指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或者结果。考试招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体现了教育治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政府主导、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以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实现了教育领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这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持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应在坚持统一高考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处理好科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领域的现代化,其中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不断变革探索的历史选择和经验总结,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准确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核心要义、中国特色、战略意蕴,对厘清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现代化实现路径、引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社区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其概念生成、内涵特征及逻辑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式社区教育现代化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具体国情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全体居民为中心,涵盖社区教育的理念目标、课程内容、方法手段、师资队伍及治理等社区教育各形态要素的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及模式。其既是正在产生的新概念又是早已存在的旧形态,是与中国社区发展共生演化的现代化,是政府引导下居民广泛而深入参与的现代化,是超大人口规模且老龄化突出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现代化。为了推进实现中国式社区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应有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义务教育历经扩容增量、重点建设的教育普及,达成固本增速、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进而要转向改革创新、质量导向的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优质均衡是一种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状态和结构上的优化与升级,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征。优质均衡的实质是追求优质的学校教育,其学校实践框架是:实现学校发展行动计划、学校文化、德育工作、课程结构、教学模式、队伍建设、学校治理和学生评价等要素的协同提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操作策略包括:明确优质均衡导向,落实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创新多维协同模式,以学校变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坚实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教育必须坚守信心信念、培养价值主体的责任感、融通教育体系和高质量发展、助推文化传承与创新、注重中国特色和开放融合,切实发挥教育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化是联结“科技、教育和人才”的核心枢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定位。以“互联网+”大赛为重要抓手,释放创新创业教育“新物种”的综合改革功能,加快构建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范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数智平台共创新模式,创建中国创业学自主知识新体系。如此才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真正发挥好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何以成为引领世界现代化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就在于它是党和人民历经重重磨难探索实践而创造的现代化道路,在广泛吸取世界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兼备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的个性。它的出现决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为此,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过程,归纳出其演进历程中所表现的内在特征,进而得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蕴藏的丰富经验,从而为现代化发展落后的国家提供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赋予新使命、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机遇。应从立足全局视野、融入整体格局、深入挖掘底蕴、深度整合融合、促进自我超越、聚焦立德树人等维度,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理论导向、价值塑造、精神激励、政治保障等方面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强大的思想政治保障,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追寻现代化梦想,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伴随着意识形态的重大争论。成功开辟现代化道路,体现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与科学意识形态指引有着本质性关联。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卓越证明,也是在社会思潮“万花纷谢一时稀”背景下逐步走上正轨,在力排各种意识形态偏见或者误解、拒斥各种“左”和右的干扰中创立起来的,因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具有历史性维度。同时,它也具有共时性维度,即其意识形态底蕴都具有对话和交锋色彩,体现了自己的主体性、独创性和有效性。发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不仅有助于我们深明道路背后的“主义之争”,而且有利于坚定“道路自信”和“意识形态自信”,从而引领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扬帆远航、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