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贺桂梅 《教育学报》2005,1(3):83-91
新学成为高等院校一个独立的学科方向,始于50年代初期.作为教材的学史写作也成为课程建制的核心部分。50年代后期,“现代学”取代了“新学”命名。本以新学史写作从“新学”到“现代学”概念的变迁为线索,考察“现代学”作为一套知识体系在50—60年代被生产出来的方式,及其与教育制度之间的关联,尝试对“现代学”的学科命名做一种知识考古学式的探察。  相似文献   

2.
学科大概念能将学科中有本质关联的知识和认知逻辑联系起来,成为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性概念词语或者短句,甚至是一句话。在这个视域下开展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学科内涵并将之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具备一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学生,实现通用技术教育的真正价值。从学科大概念角度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有关联的知识结构或学习方法进行整合,但目前的教育都是单课时教学,这显然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在充分解读新课标要求后,结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特点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指标,笔者以粤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发现与明确设计问题”为例,探讨基于大概念的通用技术教学设计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蒋锐 《生物学教学》2022,(12):33-37
基于科学史实的概念教学能有效改变学科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实现教学设计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本节课以人教版教材必修1“细胞的死亡”为例,整合教材内容与科学史实中的经典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和概念。同时在科学史实情境下进行探究活动,有利于将评价贯穿始终,促进学生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传统地理教学中按照既定教材单元进行直接授课的形式,容易形成知识碎片化、教学目标浅表化等问题,而基于“学科大概念”按内容重构教学单元的教学方式,可有效联结碎片知识、凝练学科原理、揭示学科本质,推动学生建构完整科学思维、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文章以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材中“地图”内容为例进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课程设计,可引发教师对大概念单元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业质量标准改进评价的路径,以统编教材《探寻新航路》教学实践为例,按照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和历史学科的一般学习规律,借助历史学科大概念统摄历史知识,形成结构化认知系统,从历史思维品质培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关联等视角,探析质量测评的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学教改革呼唤学科大概念教学的落地。学科大概念即“Big Idea”,是促进知识结构化的关联与迁移机制,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素、基于教材模块的学材要素与基于前测数据的学情要素。学科大概念兼具抽象性、统摄性特征,能清晰指向具体学科背后的本质内容,发挥学科知识聚合器、学科方法脚手架和学科思维主心骨的作用。教师以学科大概念为本,孵化靶向知识式的“概念源”、加减联动式的“概念群”、可视思维式的“概念图”,便可深入整体学习单元设计之堂奥。  相似文献   

7.
大概念是一个学科最为核心的概念,其能够把不同的学科知识、技能和现象联系在一起并赋予它们特定意义。STEM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把各类型概念及其关联内容有效整合为一体,构建出关于某一问题所涵盖的学科概念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高效链接知识,强化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以“大气运动”为例,从地理大概念出发,借助STEM教育的可操作性,探讨地理教学中有效形成大概念体系的具体路径,为教师设计和实施基于大概念的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德明 《今日教育》2023,(10):56-59
如何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碎片化、浅层化、常识化的问题?学科大概念是破解此困境的一把钥匙。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需要实现由知识向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以学科大概念为“锚点”,通过迁移撬动惰性知识、低阶思维和知识教育,并在知识教育的质疑与思变中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本刊“学科”栏目将以“‘三融’贯通学科大概念教学”为主线,自本期起连续多期刊发“学科大概念”主题文章,以期为广大教师读者开展大概念教学提供理论思考与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学背景“反应热”是高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内容中的重要概念,恒压条件下可以用焓变来表示。在实际教学中,人教版旧教材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并没有明确给出“焓变”“反应热”的相关概念。加之,此处考查内容更多的是反应热的计算,导致在教学中此处内容被一笔带过,会算即可。对于学生而言,不清楚反应热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不知道引入焓变的价值,不清楚用键能及内能估算反应热的区别,错误地认为反应热与焓变等同,概念混淆、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0.
以傅兴春编写,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学科思想》作为“变化观”的理论依据,梳理了“变化观”的内涵并探讨了其教育价值,整理了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变化观”的核心概念,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为例,设计促进“变化观”培养的教学活动,将“变化观”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范围内的“学科大概念”,不是“核心的概括性知识”,而是涵盖了阅读步骤、阅读流程的“程序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大概念”,要以“学教评一体化”为理念指导,借鉴“逆向设计”及ID4T模型,着力于“阅读程序”的开发与迁移应用,突出评价在教学中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问题引领的结构化教学是通过在整体关联中提取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设置“教学支架”“核心问题”“问题串”等,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系统地建构知识、学习知识,逐步形成知识结构化,从而发展学生结构化思维与核心素养。在低年级结构化教学中,教师要整体研读教材,找准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设置教学支架;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原有结构;聚焦问题引领,建构新知结构;巧妙设计练习,巩固新知结构;梳理知识脉络,促思维结构化。  相似文献   

13.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作者寄语】 翻阅“文科综合”、“文理大综合”试卷 ,不难发现历史选择题命题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围绕某一个专题设计若干个选择题 ,从而构成一个问题链。因此 ,“文科综合”历史复习必须突破固有的模式 ,强化专题复习。另外“文科综合”、“文理大综合”历史命题不再强调覆盖面 ,而突出于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何谓主干知识 ?我们认为学科主干知识应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这些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能够反映学科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如何确定学科主干知识 ,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4.
核心概念的研究是国际理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围绕学科核心概念进行课堂教学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以“质量”为例,从确立核心概念和层级概念入手,确定进阶层次,基于学习进阶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发展深层理解和有效转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聚焦学科核心概念“区域联系”,基于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建构单元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探究了基于学科核心概念的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六单元为例,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依据教材“单元提示”及课文的“学习提示”,围绕大概念,在每一课时、每一个环节学习中的知识、概念、技能和策略等,让文本细读成为最根本的联系点,明确读什么,落实能读懂,掌握怎么读,做到“精准”阅读,让教学评一体化,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节教学中,通过搭建适宜的教学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关联和整合知识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与科学思维能力,落实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推行“大单元”教学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英语学科中的“大单元”教学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状态,根据知识之间的关联度,促进知识迁移和整合,围绕特定选题,打破原有的单元限制,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整合、重组,形成完整单元主题,强化素养立意。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标志着基于大概念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改革的重要引擎。数学学科大概念的本质在于“相互关联”的知识结构、“严谨有序”的思想方法、“学有所成”的迁移价值,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教师进行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时要研读课标,从单元主题和内容等方面提炼大概念;分析教材,联系核心素养目标,确定核心概念;关联概念,明晰概念之间的层次,促进概念迁移性理解。与传统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相比,基于大概念的数学大单元教学可以深化教学三维目标,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强化知识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科技进展”栏目列举了一些崭新的生物科技进展,与教学内容关联非常密切。本文在调查栏目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栏目的特点,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生物科技进展”栏目,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