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社会疫灾频发,时人在与疾疫斗争的防疫治疫实践中逐步探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疾疫防控体系。中国古代疾疫防控体系包括疫前有效防疫、疫时大力治疫、疫后积极反思三个环节,涵盖了疾疫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防治结合、形成定制、官方主导、官民合力等特征。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疾疫防控体系,合理借鉴中国古代疾疫防控经验,对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仰世界中,除了人们熟知的天神、地祗、人鬼之外,还有鲜为人知的魅。对魅的认知,学者普遍认为魅是鬼或者鬼系的一种,但是,鬼与魅确有区别。魅形象不断发展变化,在清代笔记小说中,不仅保留了前代类似的幻化人类,魅惑人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此时的魅虚实不定,寓意深刻。依据文献中魅的形象特点,可以说,具有魅性的一切对象,都是魅。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与“祛魅”携手并进。当人们把教育学冠以科学之名时,教育科学必然地要以“祛魅”为前提和结果。如果说教育科学以“祛除教育之魅”为追求而体现了人类的正当理想,则“祛魅”作为研究的前提则导致了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身份的丧失。  相似文献   

4.
从"附魅""祛魅"到"返魅"——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古代人类依附于自然界,将世界"附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界被"祛魅",人与自然关系处于冲突状态;人们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达到世界的"返魅",才能回归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境中来。  相似文献   

5.
沈新坤 《高教探索》2012,(3):115-118
对知识的无比崇拜、对教育的一贯尊崇一直滋长着学子们的"象牙塔"情结。直至文革后我国大学教育恢复,"象牙塔"式师生关系仍然魅现大学校园。近些年来,随着民主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等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日渐去魅,高校师生关系也随之变异。去魅后的高校师生关系非正常化发展,引发了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某种焦虑。而这种焦虑背后,隐藏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复魅诉求。  相似文献   

6.
1946—1948年,河北的疫情相对严重,霍乱、天花、脑膜炎、回归热、白喉、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都有发生。通过对这时期河北瘟疫的研究,探讨这一多变历史环境下瘟疫产生的原因,从环境因素、灾害因素等自然环境因素来分析致疫的原因,对当前公共卫生问题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祛魅"是建立在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及哲学起点之上的,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思想核心.从"祛魅"到"复魅"的转向,需要再次对自然美问题进行新的学理建构,并以此为前提重新确认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价值及身份认同.在新时期绿色发展语境下,"复魅"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精神敬畏,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融入,把"人在自然中存在"作为自然"复魅"审美转向后新的哲学起点,把对自然万物生命的体认作为构建新的自然美的审美核心,最终指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8.
有宋—代疾疫爆发频繁,严峻的形势促使宋代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应对,从京城到地方再到军队,处处都有与疾疫抗争的记载,其中不乏一些经验之谈值得我们注意。另外从具体措施上讲,宋廷采取了遣医、赐钱、给药、颁医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成功抑制了疾疫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祛蔽·返魅·深化——改革开放3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如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重建一样,经过了一条印痕鲜明的“祛蔽——返魅--深化”的历程:首先拂去历史的积尘,在思想解放的大语境中拨乱反正,还原史事本相,在此基础上拓展思路,深化认识,并以此作为重造当代社会人文精神大厦的资源与基础。沈从文研究30年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辉煌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古代技术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附魅技术,但自从它与现代科学相互结合后,就走上了祛魅的道路。祛魅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但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后现代的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技术返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利用厌魅之术来害人的巫术一直延绵难绝。厌魅之术危害之大。民众谈魅色变,往往敬而远之。惩处厌魅,主要通过神判、宗教、律令共同治魅,一方面需要剪除魅怪本身,一方面又需要惩治施魅之人,害人与避免被害群体之间展开了各种较量,也就有了各种对厌魅之术惩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大众文学走了一条吊诡的路线。新文学发生后它被贬抑而至边缘化。革命文学及左翼文学诞生后,尤其1942年毛泽东的《讲话》发表后,大众文学的艺术形式成为新的美学追求。在当代文学发展的60年间,大众文学基本分为两个时期:前30年是一个对大众文学的转译和政治文化赋魅的过程;后30年则是打破文学一元化、大众文学渐占上风并祛文学政治文化之魅的过程。大众文化/文学的众神狂欢的时代在世纪末出现了。  相似文献   

13.
一从总体上看,中国现代文学,不论在实证或叙事层面,都以"祛魅"为主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与迷魅叙事的绝缘,"因为文学毕竟是自由个体的精神行为,那些十分重视个人心性体验的真正自由的创作主体是能够突破主流倾向的导引,执着地用自己的心灵同所仰慕的神明对话"。[1](p297)在东西方文化中,祛魅与迷魅都是引人深思的精神现象,"它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中的神秘主义倾向的发生或消匿"[1](p300),而作为文化思想形态的神秘主义则与文学有着亘古常新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祛魅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从建构走向解构,经典文化遭到颠覆,低俗文化借助快媒流行,社会、家庭、学校三大教育阵地处于失守状态,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成功观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针对三大教育缺失,提出三个维度的重构——民族道德、民族文化、情感价值观,明确返魅文化实现的途径和内容载体,从文化的角度实现从祛魅到返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大学在近现代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逐渐褪去了中世纪大学的神圣性和神秘性。政府和其他资助机构的资金支持以及随之而来的问责重压,大学的主动逐利行为和主动自我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使大学从万众仰慕的卡里斯玛变成了售卖学术服务的服务生,从高深莫测的"象牙塔"变成了市场般人皆可进的培训班。世俗时代的矛盾内在包含了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作为大学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大学在未来某个时期仍然存在着返魅的可能。为了那个时代的到来,我们每个知识分子都不应在这世俗时代放弃对道德和灵性的修炼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张悦老师在其新著《新教育语文课堂:哲学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对“祛魅”与“返魅”作了精彩而不失准确的阐释.所谓“祛魅”,就是要让知识从神秘走向明确.“祛魅”就像“植物学家要躲开花朵对目光的自然吸引,而将心灵投射到探索花之根、花之茎、花下的土壤”.而所谓“返魅”,则是要求我们要认识到知识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承认真理是暂时的,知识是有限的”.在反复拜读这一具有突破意义的语文理论著作之后,笔者想借这两个词来提炼全书之主旨,并以之勾勒张悦老师语文教学追求的蜕变.  相似文献   

17.
作为最早参与"国培计划"的高校之一,在经历十年中小学教师"国培"实践进程中,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培项目的一线教师,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战略,北京大学不断地调整培训设计思路,改进模式方法,完善培训教育理念,经历了一场从过往至未来的"赋魅""祛魅"到"返魅"回归。  相似文献   

18.
所谓“去魅” ,是西方学术界在论及现代与古典的区别时常用的一个术语。古典时期的人追求终极永恒的价值与真理 ,无条件地服从原则和理想 ,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就好像那些永恒的东西身上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魅力、魔法。而现代人对一切都抱怀疑的态度 ,一切都要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 ,自我取代了外在的标准而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从前一切笼罩着神圣光环的事物都现出了它们的本来面目 ,这就是“去魅”。爱情是古典型的“大魅”之一。我们所熟知的“孔雀东南飞”、“牛郎织女”的故事以及所谓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情节模式都是对爱情之永恒伟大、…  相似文献   

19.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魅通常被自然哲学用来描述事物富有神秘力量的特质,一般表现为三种形态:附魅、祛魅和返魅。本文追溯了魅的学术根源,在分析科学和技术的魅之本质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考察了教学技术中的艺术之魅与教学技术本体的附—祛—返的历程,为把握当代教学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