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素养时代,指向素养发展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跨情境、跨学科应用能力。立足于儿童经验与真实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素养发展的学习,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因其目标宽泛化、课程形式化、实践碎片化、实施两极化等现实问题而常常陷入无效实施的困境。基于大概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少量体现学科内部基本逻辑及学科之间有机联系的核心概念,打破学科壁垒的同时进一步联通学科知识和真实世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托。基于大概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包括凝练课程目标、重构课程框架、匹配知识情境、设计迁移任务、解决真实问题、优化评估模式六大步骤。  相似文献   

2.
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探究一个现实问题或学科问题,进而发展跨学科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它指向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课程形态,包括多学科课程、狭义的跨学科课程和超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设计包括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确定跨学科单元主题;围绕跨学科理解、跨学科能力和品格、关键学科知识和技能确定跨学科单元目标;提出跨学科引导问题;研究跨学科理解表现,设计表现性评价;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实施跨学科课程需要建立综合化学校课程体系,走向跨学科教学,并将跨学科课程的评价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数学跨学科学习的开展需要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发挥应用意识与创新精神,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与深度发展。本文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汉语键盘”为例,从问题选取、内容设计、过程实施、实施反思四个方面对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的核心要素进行实践,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的过程中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促使学生感悟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跨学科能力的多学科综合训练过程。从跨学科能力的角度看,跨学科教育中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心—边缘”的学科关系,跨学科能力所蕴含的不同学科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与主题设计同时确立的,它不但不以某个单学科课程为逻辑前提,而且还常常超出现有单学科课程的知识范围。跨学科教育自身的目的和功能决定了它是一种需要独立开发新型课程的课程改革。目前我国的跨学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1)缺乏正式的跨学科课程,使得跨学科教育无法形成稳定的、普惠的教育力量;(2)跨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只能片面追求跨学科教育的某些外部形式特征;(3)缺乏基于质的日常教育过程管理,无法对跨学科教育过程做出有效的即时管理。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课程开发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实现课程开发的技术化,利用教育众筹机制实现跨学科教师的专业化,通过过程机制图等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过程管理的现代化,使跨学科教育逐渐走出精英主义+经验主义状态,走上技术化、专业化、教育众筹以及生态升级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打破学科界限、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的特点。然而,我国对从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向跨学科课程教学转变的路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基于学科教师需求而建立的跨学科课程的研究尚且不足。研究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对学生素质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改革创新有独特的价值表现;依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现状与需求的调研分析,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难度大是大部分教师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选择学习主题、确立学习目标、设置核心任务、设置驱动问题、安排学习活动、开展评价与反思是满足一线教师教学需求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理念滥觞于美国,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结合与转变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当代科学发展与知识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以及整体化的趋势,新的知识生产呈现跨学科性的基本特征。知识贵为整体,过度分化的学科知识消解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复杂的社会事实与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消解了作为整体的思想活动的能量。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受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与知识创新的驱动而生,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审原有培养"学科守门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将跨学科理念融入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通过对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社科类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以及组织制度保障进行研究,为其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跨学科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突显课程的育人功能,需要克服分析主义取向的知识点教学的局限性,勾连课程之间的关系,突破学科知识的边界,缔结学科知识学习与历史文化、社会生产生活、学生生活经验和体验的价值关系,构造跨学科学习的新形态。跨学科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主题或问题为导向,基于复杂性思维和学科互涉理念,实现课程价值重建、学习内容重组、学习方式重构、学习形态再造的学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主题性、开放性、整合性、创生性等本质特征。基于课程整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开发策略,有助于知识结构化学习、学科实践学习和复杂问题解决学习向核心素养的学习进阶。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加强研究与探索,组织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与探究活动,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实现对于多个不同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更好地锻炼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方面、不同学科的知识,使得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全面得到提升。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传统学科""跨学科""超学科"概念辨析,结合对学科知识生产发展历史研究,将学科知识生产划分为三种模式:传统学科知识生产模式,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三种模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传统学科、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是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基础,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是传统学科、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补充和延伸。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划分既促进不同类型知识生产、创新,又有利于大学更好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更好实现大学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探讨我国博士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对全国48所研究生院8064名在校博士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博士课程设置应至少遵循强调研究方法训练、与研究方向相结合以及强调应用知识能力三种取向。然而,现实中博士生课程仍与硕士课程有较多或非常多重复,在选修课的选择范围和研究方法课程量上存在明显不足;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前沿知识与跨学科知识比重有待提升;课程设置体现出较大的学校与学科差异。研究认为,应激发博士生主体意识,鼓励博士生参与课程建设;明晰本硕博课程的层次性,提高课程衔接度;适当扩大选修课的选择范围,增加前沿知识与跨学科知识比重,实现不同学校和学科博士课程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跨越学科藩篱将多学科知识统整在某一特定大主题任务之下,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实践方式。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要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通过细化统筹任务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在主题统领下注重各学科核心概念的联结交叉基础上进行要素遴选与整合,在学习成果的创生与评价中追求项目成果的可视化与评价的多元化。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实践应遵循以下原则:建设跨学科教师共同体以实现知识的横向连接;聚焦学生生活情境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依托学生实践活动以创造性寻求问题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跨学科课程起到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多学科知识、方法的融合,使学生的学科学习内容与社会有效联系起来的作用。跨学科课程设计具有如下基本取向:跨学科课程目标具有表现性目标取向,跨学科课程内容具有学习活动和社会化取向,跨学科课程实施具有学生中心取向,跨学科课程评价具有形成性评价取向。  相似文献   

13.
论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跨学科课程起到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多学科知识、方法的融合,使学生的学科学习内容与社会有效联系起来的作用。跨学科课程设计具有如下基本取向:跨学科课程目标具有表现性目标取向,跨学科课程内容具有学习活动和社会化取向,跨学科课程实施具有学生中心取向,跨学科课程评价具有形成性评价取向。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时代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中,信息科技课程需要把握科学与技术并重的学科定位,发挥数字素养在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应对未来挑战中的重要价值。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模式,是面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新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凸显信息科技课程的跨学科属性,促进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需要建立在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相关的数字化场景问题中,从跨学科学习问题链和跨学科教学设计链两个视角着手建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构建真实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情境,明确由大概念统领的学习目标,以问题链的形式组织学习任务,设计与学习任务关联的表现性学习评价。为了推进信息科技课程跨学科学习的有效实施,既需要改变“学科本位”的思维定式,也需要变革传统教学中以技术训练为主的教学逻辑,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托教师群体形成跨学科思考的教学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跨学科共同体和技术赋能的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在跨学科学习资源开发原则上强调要“蕴含学科本质问题”“导向学生综合素养”“能够丰富学习实践”“能够契合学生实际”“体现课程结构化思想”,在跨学科学习资源开发路径上强调注意“利用跨学科知识表征情境”“多学科融合应用”“从知识交叉处理解学科知识”“从其他学科应用中感悟数学知识”“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问题”,自觉地关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困境和阻碍。  相似文献   

16.
学科融合有助于学生知识分析和创造,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关系,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知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促进学科融合是当下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科融合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建立跨学科知识体系,训练学生跨学科思维,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学科融合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开展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活动,围绕特定学科教学融入相邻知识,通过课题项目拓展多学科知识,把相近学科知识融合为不同知识模块.  相似文献   

17.
<正>何为跨学科融合?顾名思义,跨学科融合是寻找学科之间的契合点,实现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和融入。跨学科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态,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清晰的学科界限,从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交叉和融合。在一线的中职语文学习中,不少教师虽然秉承语文学科为专业服务的理念,但是在学科融合中缺少对主题的恰当选择和学科任务的有效设置,课堂往往存在着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缺少对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分类课程学习,缺少学科知识的融合;学科融合不恰当,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中增加了“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重点强调实践育人,是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探究能力、劳动素养的有效教学手段。本文根据初中生物学不同的专题模块,以知识链条为逻辑主线,设计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课程,以跨学科实践课程的方式,带动其他主题的学习,并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晶晶  周光发  谢韵 《地理教育》2023,(9):61-64+69
依托贵州省惠水县小岩角寨布依枫香染制作技艺,深掘其与学科课程间的逻辑联系,以研学旅行作为实践载体,构建跨学科视角下以地理为主导的项目式研学活动。确立“追寻非遗技艺,展现天染风采”为研学主题,设计“天染之寨”“天染之魂”“天染之情”“天染之忧”“天染之路”“天染之兴”六大项目,并着力于跨学科项目任务探究,在具身体验过程中围绕非遗技艺传承这一现实问题,整合与重构学科知识,以期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理化生学科具有共同的核心素养指向,而学科的发展依托于实验.但当前理化生分科实验教学存在学科之间没有横向联系的弊端,没有对学科知识、实验内容、学科方法等进行整合.文中通过高中理化生跨学科实验平台建设实现课程整合,引导学生应用跨学科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理化生学科共同关注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