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工矿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民主改革运动。由于内蒙古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民主改革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经过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内蒙古工矿企业中的封建把头制度和其他压迫工人的封建管理制度,清除了封建残余势力,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促进生产发展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业问题,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颁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人民大力兴修水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4.
失业救助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州市政府在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救济失业工人指示的同时,因地制宜,对失业救助举措进行了有效探索,建构起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救助主体,并将临时性救助与发展性救助相结合,把物质保障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立足单项救助,做好全方位救助,形成了独特的失业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转变,为适应这一转变,并着力解决由此转变所带来的纪检工作的新问题,党不仅给予纪检工作以高度重视,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这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党的纪检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所进行的不懈思考与探索。分析了毛泽东在实践中如何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作风建设的理论,对加强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并为今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艾利 《教育评论》2020,(3):132-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因国家建设的需要,全国进行了院系调整,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随之普遍展开。福建高校通过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开展师资培训及提倡科学研究等方式,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及科研水平,但也存在教学改革不当、教师主导地位缺失及师资培养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高校师资问题进行研究,对当今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社会性质的根本变革,社会思想领域处于新旧交替态势,道德层面各种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亟需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以形成能够为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价值导向与行为准则。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主旨的道德观,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可以为我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与智力支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方略,以期为当前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中共在北平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但党在各城区的基层党员数量有限,力量不足,亟需发展党员。短短几年,基层党员数量在各城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当时客观环境和党建理念影响,这种发展不是简单的直线型增长,而是在不同阶段,其发展对象、速度、规模、理念呈现不同特点。研究这些变化轨迹,有助于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规律的深入思考和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内部治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参与管理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的形成,不仅是对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的继承、旧教育有用经验的吸收和对苏联高校内部治理经验的借鉴,同时,也与党所采取的党政分开的领导方式和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任务繁重等情况密切相关.这一时期高校内部治理所出现的实践误区及其正反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其关键是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1949-1956年是我国期刊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河南省在此期间共创办期刊11本,其顺应时代主题而出现,并在各自的领域内进行"维模",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对新中国初期河南省创办的期刊进行编辑传播学研究,便于我们梳理和了解当时期刊的编辑传播现状.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知识分子进一步加深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是在当时中国语境下的必然逻辑和最终结果。它不仅有建国初期特定的民族语境,还有国内外局势的革命语境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的建设语境。此外,包括意识形态统一过程中的文化语境。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政治认同过程发生的重要思想事件,需要将其放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语境中,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黔东南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禁毒运动,从源头上基本解决了旧中国历届政府所无法解决的烟毒泛滥问题。这一运动的胜利,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为黔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土地制度是新生人民政权建立后,国家为建立新土地所有制而进行土地制度变迁的结果。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确保了土地制度变革得以顺利推行。新中国土地制度的现实路径选择将制度的经济含义与政治含义紧密相联,促成了新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土地制度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少地区曾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救灾运动,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活,使灾区群众顺利渡过了灾荒,取得了生产救灾工作的巨大成绩.在生产救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相关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不少具体的解决办法,形成了宝贵的救灾经验,对今天的生产救灾工作具有切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王艳飞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1):25-31,4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贯彻"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改造方针,通过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从最初实行"全包下"的政策,到初期的理论学习、"知识分子洗澡"、"人人过关"思想改造运动、参与革命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的全面改造运动,造就了新中国的知识分子队伍,增强了知识分子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一改造过程对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基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通过深入研究阐释、加强宣传普及、抓好系统教育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的快速普及和传播。我们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关心群众利益、注重分层推进、抓好载体建设作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助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