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时代人生存、发展的必备素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我国建设数字中国、建成教育强国、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对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主要存在重视度不够、系统化不足、滞后性突出等问题,顺应新发展形势需求,构建一体化、高质量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体系迫在眉睫。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应从系统化视角出发,坚持协同发展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理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学生数字素养的多元化、内涵式发展。探索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重点在于四个方面:首先应增强目标导向,建立完整的数字素养培育目标体系;其次需突出课程育人,构建全面的数字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再次要推进协同育人,形成开放的数字素养培育生态体系;同时还要坚持评价引领,建立多元化的数字素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以教育目标观之,“教育强国”的内涵应聚焦在“让每一个学生身体强壮”“创造力强盛”“责任心强大”三个方面。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便也明晰了起来,即:素养导向,培育未来新人;实践育人,全面走向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合作中学;综合育人,在学科与生活的双向融合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整体构建符合数字时代和知识社会个人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新体系必然成为当前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网络作为关键基础设施与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人类社会迈入数字时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对网络与数据法学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且标准越来越高。高校法学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承担着为国家培育输送法律专业人才的重任。高校开设"网络与数据法学"课程以培育学生及时掌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与法律治理的前沿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顺应我国数字时代法治实践、社会发展和高教改革的需要。在明晰教学目标、聚焦教学重心和剖析教学挑战的基础上,必须做好课程设计、延伸课堂教学、灵活授课方式、注重教学反思以及创新期末考核方式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加强技术与法律融合、注重师生教学互动等教学方法创新,切实提升教学水平,为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既要服务于人的现代性成长,也要支撑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需要。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主线。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围绕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也要主动应对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战略转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升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区域基础教育要坚持“公平”与“优质”并重的价值导向,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基本主线,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支撑,以科学有效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为牵引,以激活教育治理体系活力为保障,以教育数字化赋能为动力引擎,加快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教育资源充足、教育质量优良、育人成效显著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刘文开 《教育评论》2023,(3):115-118
教师数字素养是赋能高职院校内生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与能力的关键元素。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现实需要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可从培养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主体意识、创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平台、建立教师数字素养的多维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和创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6.
进入数字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新生态,国民数字素养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正在改革的信息科技新课程勇挑重担,站在未来谋划今天的教育,担负起培养青少年数字素养的重任。但是,多年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由于缺乏国家课程标准一直处于自发探索状态,高中课程也存在学科本质认识不清等诸多困境,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明晰数字素养目标落实的逻辑理路,研究分析了两个有全球影响力与代表性的数字素养教育文本,其蕴含的问题解决逻辑使得我们更加坚定问题解决是青少年数字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信息科技新课程要从课程宗旨、课程架构、课程的教与学层面紧紧围绕问题解决,使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形成大概念,发展学科观念与学科思维,形成与数智社会相适应的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7.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高校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既是培养服务国家建设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改革与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还是培养高校学生劳动素养、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开展,必须深入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精准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充分体现高等教育阶段的育人要求;系统规划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规范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全面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模式创新,优化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数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基础教育中广泛应用。文中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基础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遭到消解,容易沦为技术的奴隶;泛在学习和碎片化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广泛的数字技术应用,容易导致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数字化学习和虚拟时空,影响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此,提出了基础教育数字化生态的内涵,并且基于内涵所涉及的教育主体、教育实践和数字技术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不断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实现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管理,实现教育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因需而用,实现数字技术应用的“极简化”,为基础教育数字化的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极其重视,同时核心素养也是中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能力。而在中学教育阶段,体育是一门既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的学科,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国家要求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以中学生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怎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生活在现代社会当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素养,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也成了当代人的自我追求。因此,我国教育界对于科学技术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它对小学生的科学与技术认知有着启蒙的作用,它的宗旨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培养小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时代及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新世纪高师教育改革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此,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从课程体系入手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摆到素质教育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2.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能够满足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高职生物学科课程包含了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生命观念、科学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高职生物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的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自主发展、实践与创新的能力,而且能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学科教育的实处,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推动国家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加速到来,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全面型素质人才的加持,这对教育系统"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更大挑战。为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聚焦核心素养,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促进高效学习,而且能着眼长远,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本文主要论述如何聚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培养核心素养,旨在探索在语文课堂中强化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路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历了计算机早期教育、计算机应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不同发展阶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青少年,并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专业化的中小学学科教师与教研队伍。审视当下,国内外信息科技教育主要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聚焦计算思维,关注学生面向真实问题解决;凸显数字素养,引导学生形成信息社会责任;强化实践探索,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展望未来,信息科技教育的设计逻辑应遵循: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性需求;覆盖全体,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规律,构建适恰的学科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建设,2023年12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2023学术年会召开,年会以“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助力国际教育创新”为主题,对基础教育的国际化特色发展、国际教育创新发展、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中国特色高品质学校建设、外语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与全球胜任力培养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与研讨。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校作为直接参与基础教育国际化建设的主体,在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主动投身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化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全面提高,扎实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和全球胜任力教育,为着力构建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图景奠定基础,为教育强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技术教育作为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国民技术素养、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时代要求。文章阐述技术教育对实现基础教育中科学教育三维目标的价值,探讨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技术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素养提出挑战。迎刃教育时代难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剖析化学学科本质,立足于课堂教学,可采用聚焦核心知识、建构思想观念、注重宏微结合、引导实验探究、启发科学思维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黄元丰  万玥 《高教论坛》2024,(3):117-120
数字时代推动劳动环境、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发生深刻改革,数字劳动成为新样态,对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提升对支撑数字中国建设、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推动大学生数字化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时代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提升要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指引下,努力回应和解决数字环境的虚拟化、娱乐化和异化三大现实难题,从大学生数字劳动观念素养、思维素养、技能素养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形成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提升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9.
健康是人首要和珍贵的财富,实现健康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保障人全面发展的必备素养,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体现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重要素养。健康素养具有综合性、层次性、互动性、终身性和目的性等特点。基于健康素养的不同界定,国际上开发了大量的以成年人为对象的健康素养评价工具。国际上的健康素养研究为我国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内涵,开发完善我国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评价体系,高度重视沟通性和批判性健康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吴声孟 《天津教育》2023,(27):86-88
<正>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自我革命的过程,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我国时代发展和教育变革的需要,教育部门审时度势,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全面教育改革运动,为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历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意识和实证思维,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历来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承担着奠定历史学习基础,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重任,也是本次改革的“着力点”和“深水区”之一,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