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社科专题数据库建设的价值共创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一虹 《现代情报》2009,29(12):28-36
[目的/意义] 随着开放科学、公众科学等理念的兴起,探讨人文社科专题数据库建设的价值共创行为有助于提升人文社科专题数据库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数据需要与知识需求。[方法/过程]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设计由规划主体、建库主体、用户组成的博弈模型,分析多元主体价值共创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人文社科专题数据库价值共创行为的主要因素有规划主体激励、建库主体收益与附加成本、用户参与意愿等,为此提出了包括加强宏观引导与服务协调、打造专题数据库服务品牌、建立面向用户的贡献激励机制3个方面的人文社科专题数据库价值共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人文社科专题数据库承载着知识服务、社会记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科普等方面的特殊使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从知识流动视角出发,探讨人文社科专题数据库知识共创过程与内在机理。[方法/过程]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分别探讨人文社科专题数据库“联盟型”与“众包型”知识共创生态演化规律,并对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人文社科专题数据库知识开放共享度、知识整合能力是影响知识共创效果的关键因素;不同的生态关系中,知识共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探讨档案文献编纂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档案文献编纂部门工作 开展,提高编纂成果服务的质量,更好地满足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方法/过程】将价值共创理论引入档案文献编 纂研究,基于国内档案文献编纂的研究现状以及价值共创理论,构建价值共创视角下基于信息服务主导的档案文 献编纂模式,并从模式构架、基本构成、运行机制,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该模式的内容进行具体阐述。【结果/结 论】价值共创理论的引入,使用户从档案利用者和档案信息服务接受者变为编纂工作的合作者,与档案文献编纂部 门进行深度交互共同创造档案文献编纂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4.
徐彤阳  滕琦 《情报杂志》2021,(4):163-169
[目的/意义]作为科研人员知识获取、交流与利用的重要场所,虚拟学术社区资源具有数量多、价值高等特征,探索智能问答服务在社区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对推动学术资源高效检索与利用,促进知识服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梳理虚拟学术社区研究现状与目前知识服务存在的不足,联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W)、文本相似度等技术作为支撑,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的智能问答方式构建学术社区内资源的智能问答模型,增加注意力分支以抽取细粒度特征,提高检索速度,提升科研效率。[结果/结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学术资源的深度聚合,实现传统信息交互与智能化新技术的协同发展,提升了学术资源利用率,扩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5.
李宇佳  胡漠 《情报科学》2022,40(3):33-39
【目的/意义】学术新媒体的产生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了学术资源流转和共享的新途径。为保障学术新媒体 的可持续发展,探析学术新媒体信息生态链多元主体协同价值共创模式不可或缺。【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 结合学术新媒体知识产生的流程,析出了学术新媒体信息生态链多元主体协同价值共创的构成要素,并探析其协 同价值共创模式及该模式的驱动路径。【结果/结论】学术新媒体信息生态链多元主体协同价值共创模式包含协同 价值共创主体、协同价值共创客体、协同价值共创环境、协同价值共创技术四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了协同转化、结构 优化、风险规避、技术共享四种驱动路径。【创新/局限】分析了多元主体协同的整体框架,对多元主体内部如何通过 协同及实现价值共创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姚伟  周鹏  于会伶 《现代情报》2023,(10):97-106
[目的/意义]创新性地将知识孪生系统与元宇宙场景结合,探索未来元宇宙场景下的知识发展路径,为未来虚实融合的知识场景交互、虚拟社区的发展模式和知识价值实现方式指明方向。[方法/过程]汲取元宇宙场景和知识孪生系统的空间技术优势,在分析现有研究与现实实践的基础上,对未来虚实融合的社区场景交互过程和知识价值重组路径进行分析,并构建具有显著系统张力的双重知识孪生架构。[结果/结论]知识价值在双重知识孪生系统六大系统张力的循环维护下完成价值重组,双重知识孪生系统搭建起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价值互通桥梁,孪生知识原态和孪生知识元态的交互融合为知识价值重组、重用和行为实践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创业知识服务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将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按双向、双层的知识转移路径纳入服务系统中,从立体多维度保障、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横向和纵向多层次相互协调进行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构建复杂知识保障主体网络,重视服务过程中知识保障主客体知识转移能力的提升和价值的共创,运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精准知识服务,以及开展纵横层面交叉协作共同促进创新创业知识服务的组织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刘佳  彭鹏  黄雨微 《现代情报》2019,39(6):32-37
[目的/意义]在经济新常态、全球创新的背景下,为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信息服务生态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从生态学视角,基于信息生态学、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等理论,分析科技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构成与特点,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链模型,探讨影响生态链运行的因素。[结果/结论]面向科技创新的科技信息服务生态链是在多元服务主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关系,其运行的本质是实现多元主体的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9.
沈波  卢宜芳 《情报探索》2021,(3):128-134
[目的/意义]旨在为我国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研究提供主题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分析方法,对知识共创和用户参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借助Citespace V软件在知网及WOS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从文献发文量、热点关键词统计等维度对检索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共创的讨论,从创新社区、新产品开发和客户知识管理这三个视角对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结果/结论]提出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主题下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即继续深入研究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的过程机理和探索知识共创各阶段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寻深度契合用户需求的有效学科服务模式,指导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的方法,对传统学科服务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针对传统学科服务模式普遍存在的不足,引入服务经济学领域的价值共创理论,论证该理论对学科服务工作的理论指导适用性。[结果/结论]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包含用户需求分析、设计和制定解决方案、整合资源及实施解决方案、管理价值冲突、目标达成五个环节。该模式下,图书馆与用户在特定学科服务活动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政府开放数据的应用和价值实现方面的缺失,对政府开放数据价值共创的特点、过程和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数据平台公共服务改进提供启发式建议。[研究方法]基于“互动”和“重构”两维度将政府开放数据价值共创模式划分为9种模式,并以政府开放数据平台和支付宝交通出行服务平台为例进行进一步解释分析说明。[研究结论]政府开放数据的开发利用和价值创造需要不同角色的参与者协同努力,共同推进各类公共数据的高质量、多维度分享,推进各类数据开放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形成完善的开放数据平台生态系统。数据平台功能服务应体现出多样性和异质性,通过各个平台及平台用户之间的连接建设,使整个生态系统形成更密集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研究在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中,企业与用户间的信息交互对价值共创的影响过程、机理,对企 业更好利用信息交互进行技术创新商业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过程】以信息交互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基 础,研究信息交互、用户参与及价值共创的关系,构建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中企业与用户的信息交互对技术创新商 业化进程中价值共创的影响模型,揭示价值共创机理。【结果/结论】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实现价值共创的 重要因素,在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中,企业通过信息交互过程中的信息整合,不断形成完整的信息网,并通过信息交 互行为影响用户体验价值从而促进价值共创,最终实现情境升级和价值增值。【创新/局限】创新性地提出了技术创 新商业化过程中企业与用户间信息交互对价值共创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多种信息交互方式对用户参与 价值共创的多维度影响机理。但模型仅限于理论分析,获取更充分的数据进行案例及实证研究是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杨瑞仙  张广轶 《现代情报》2021,40(10):52-61
[目的/意义] 本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过程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为该主题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内涵与特征、过程、机理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推断知识交流效率的表现形式,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率测度方法识别知识交流效率评价指标。[结果/结论] 构建以知识交流组成要素、交流动因、交流机制、交流效果为核心的内部机理模型,社区成员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发帖、评论、浏览以及再评论等数量是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量化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松  骆莹  刘新民 《情报杂志》2024,(5):123-131
[研究目的]旨在优化虚拟社区中知识共创价值的识别方法,缓解因信息过载和关联复杂性等导致的高价值性知识资源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方法]从知识共创的动态协同过程入手,构建集成双粒度语义与异质性网络的知识共创价值识别模型(DGSHAN)。首先利用BERT、Sentence-BERT并行获取词、句双粒度知识单元的语义信息,继而引入CNN、BiLSTM差异化提炼协同知识的局部内核特征与动态时序特征;同时采用HAN处理异质性关联网络,挖掘用户交互下多类型实体与拓扑结构中的关联规律,最后融合知识资源组合和用户行为互动双链路特征,实现知识共创价值的有效识别。[研究结论]经魅族社区Flyme数据验证,该模型的识别准确度、宏F1、加权F1分别为82.16%、73.56%、81.39%,相较于其他基线模型,各评估指标都有显著提高,可以有效提升知识共创价值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公安情报共享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已成为阻碍公安大数据战略实施的重要障碍。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剖析当前我国公安情报共享价值形成机理与利益冲突协调机制,能够为合理协调公安情报共享中的利益冲突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过程] 从主体共创价值视角,研究公安情报共享中的价值共创关系及价值实现过程,以价值共创全过程为视角认为投入、风险和收益构成了公安情报共享中的利益冲突诱因,将利益冲突诱因类型分为原发性诱因、突发性诱因、继发性诱因,并进一步探讨公安情报价值共创的共创筹备阶段、共创价值累积阶段、共创价值惠及阶段的利益冲突形成机制。[结果/结论] 综合运用规划和互动方式从投入保障、风险管理、收益协调3个方面构建公安情报共享价值共创利益冲突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以知识扩散为视角,探讨知识单元的学术价值形成机制,衡量知识单元粒度上的知识价值增量,为破除“以刊评文”的科研评价弊端提供方向。[方法/过程]首先,利用知识描述规则抽取学术文献中的知识单元;其次,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知识主体的知识结构描述方法,以及知识存量与流量的量化方法;然后,从知识主体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知识流量等客观可测维度,构建知识扩散视域下知识单元的学术价值形成机制;最后,将知识单元在知识扩散网络中的相互影响关系融入其学术价值计算过程中,并结合知识单元在知识扩散网络中的具体位置对其学术价值加以调整。[结果/结论]文中方法实现了知识单元粒度上的知识价值定量研究,其测得的知识价值能够较好地体现知识单元在领域知识扩散中的实际作用,使知识单元作为基本单位直接参与到学术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17.
涉农供应链具有中心化生产、去中心化交易、刚性库存、虚拟价值泛化以及路径依赖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涉农供应链价值创造过程表现出的异质性特征.涉农供应链的价值共创与知识共享特征、过程与机理是涉农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涉农供应链的价值创造特征,对涉农供应链价值共创过程中的知识共享过程进行解析,探析知识共享的涉农供应链价值共创机理.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创新社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价值,将时空分散、资源互补、相对独立的知识主体组织起来,通过自发、动态的互动与协作实现多方需求的“一站式”解决。以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遵循服务主导逻辑,分析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的主体、资源、情境和过程,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模式的概念框架,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等4个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从构建有效的知识获取机制、知识融合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占有机制4个方面,提出保障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模式的知识治理机制。以期为企业更好地利用群体智慧创造顾客价值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开放数据竞赛的社会价值由主办和协办机构、参赛个人或团队、数据提供方以及评审团队等诸多行动者共同推动,行动者间的协作水平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开放数据竞赛的运行。文章对数字人文类开放数据竞赛行动者协作行为进行研究,为竞赛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价值共创的理论视角,选取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竞赛进行案例研究,结合日志法和访谈法,分析开放数据竞赛中各类行动者的协作行为。[结果/结论]数字人文类开放数据竞赛是由不同行动者之间协作共同实现价值共创的过程。行动者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竞合关系,价值共创的效果与行动者间的竞合水平息息相关。行动者通过协作创造的价值包括期望价值、新兴价值、承认价值三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有助于优化社区知识管理。[方法/过程]本文借鉴三元交互理论,以知识交流主体、客体和环境作为交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结合相关文献,自上而下构建相应的二、三级指标,通过专家评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以小木虫为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知识交流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质量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