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社会热点“碳达峰、碳中和”为情境素材,设计一系列情境问题,旨在了解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适宜条件的选择、甲醇合成甲酸和乙酸的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等核心知识,开展以建模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在解决问题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高校应研究“双碳”目标提出后对金融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目前金融学人才培养面临的“绿色”师资队伍薄弱、缺少与零碳金融直接相关的课程和教学资源等的挑战,实施强化教师“双碳”意识、建设零碳金融学科团队、完善课程体系、开展零碳金融相关的课程建设、搭建协同育人的零碳金融实践平台等教学改革举措,以适应零碳金融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新课标新增“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课程内容。以社会议题“碳中和”为主题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碳中和的概念及其意义,经历搭建碳循环模型、探讨实现碳中和的方案、提出低碳行动计划并开展宣传活动,能够提升初中学生探究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社会责任担当,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以化学反应原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运用项目式教学进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复习。以“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为什么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三个核心问题聚焦《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水溶液、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核心知识的迁移应用,彰显化学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跨学科融合的建构是化学新课标中课程主题之一,STEAM教学提倡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其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以“低碳行动”为主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围绕碳中和理念,用STEAM教学模式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和流程。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涉及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自然界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探究等核心知识,承载着发展学生元素观、变化观等学科观念和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功能。二、教学思想与创新点本课例充分挖掘育人价值功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大情境、大主题,吻合“素养为本”教学倡导的“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化学视角研究“碳达峰、  相似文献   

7.
从基于时事热点主导学习环节、围绕时事热点建构知识体系、组织有效活动促进深度学习、分析时事热点培养审辩思维等视角谈了基于时事热点的主题式复习教学设计的思考。分享了以时事热点“碳中和”为主题的“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课例及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8.
以从北京冬奥会看碳中和为主线,整合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与北京冬奥会“双碳”行动等内容,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任慧  庄山 《化学教与学》2023,(22):62-68+74
以“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基于学科大概念剖析单元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发挥大概念对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的功能价值。通过多样的活动、自主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对含碳物质的分类、含碳物质的性质及含碳物质间转化等化学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强化,结合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典型事例,从高层次的认识物质的变化及意义,形成学科思维,最终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创设“斯达舒治疗胃病”的真实情境,进行了教学设计。设计中,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借助手持技术的数据曲线,直观地认识酸碱中和反应及其本质,更好地促进学生构建物质观、转化观、微粒观等化学观念,最终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一鸣  姚萌  刘敏 《地理教育》2022,(12):13-16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增强国家安全教育是大势所趋。从国家安全教育视域出发,以“碳中和”作为教学主题,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碳中和”相关知识点梳理,并将“碳中和”相关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有机融合,围绕“碳中和”的起源、现状和未来进行主题式教学设计,为地理学科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新思路,以期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帮助学生从地理视角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强化国家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2.
常有学生与青年教师问我怎样复习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复习分散到概念、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与化学计算复习之中,在复习化学实验时又要充分运用相关概念、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与化学计算. 现以“怎样测定亚硫酸钠变质的质量分数”为例,探究实验复习. 问题: 怎样测定亚硫酸钠变质的质量分数? 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背景,以液态阳光工程为依托,以项目式学习形式进行速率与平衡知识的整合。以“如何探究一个未知反应能否实现工业化”“如何分析和判断制备原理是否可行”“如何调控外界条件实现工业生产”为问题线索,聚焦反应原理的热力学、动力学,通过速率与平衡、催化剂等知识的实际应用,彰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喆 《地理教育》2024,(1):12-16+25
新课标强调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以教学评一致性策略促进核心素养培养有效落地。本文以卡塔尔举办首届“碳中和”世界杯为真实情境,通过构建以目标定任务、以问题驱学习、以评价促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绘碳迹—寻碳源—明原理—促减排—求中和”等环节中解决地理问题,并以杭州“碳中和”亚运会为延伸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本设计将教—学—评与真实情境有机融合,为优化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一、以大概念为统领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大概念是指反映学科本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统摄性、广泛解释力和迁移应用价值的思想和观念。“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的大概念。在复习教学中,基于“化学反应”大概念统整“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6.
韩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做出了较为系统性的部署,通过推进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协同育人、部署碳中和重点学校和试点学校、打造面向全民的科学文化传播途径等举措,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碳中和教育体系。参考其经验,我国可以通过推进碳中和产学研人才培养、加大技术攻关与基础研究力度、推进中小幼学校的碳中和教育,以构建全盘联动的碳中和教育体系,稳步加强碳中和的引领作用,提升全社会低碳、零碳意识,从而形成技术降碳、技术固碳、自然固碳、教育稳碳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指导,以“绿色冬奥”为情境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复习目标明确,活动开展有针对性,实现精准复习,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最终达成进阶式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引发全球瞩目。“双碳”目标教育与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天然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目标教育,体现了地理人的担当与作为。文章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例,以情境教学为依托,通过五个“碳秘”,让学生了解“双碳”目标概念,构建“双碳”目标意识,走向“双碳”目标行动,从而实现“双碳”目标教育在地理课堂的融入。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双碳”战略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通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大概念理念下,以问题整合地理学科相关内容的教学方式,借助“双碳”大概念的构建和迁移,可共同实现“双碳”教育目标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载体,探索了高中地理“双碳”教育的大概念整体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化学学科理解需要追溯核心问题、理清认识视角及思路、明晰概念(或知识)的层级结构、确定知识承载的素养发展功能等。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为例,既凝练了单元大概念,确定了知识承载的素养发展功能,并制定了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又实施了“板块—任务式”教学设计,开展了以“青团”为主题的情境问题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