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立足学情,活用教材,从促进学生证据推理意识的养成、证据证实实践活动、证据证伪实践活动三个维度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寻求培养学生证据推理意识和能力的路径,落实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证据推理观点并结合逻辑学思想,提出融合逻辑学的证据推理化学教学的相关策略与教学案例.在教学策略上,特别指出问题情境、任务目的 、过程主体和逻辑学知识渗透是教学实施的核心.根据所提出的教学策略,设计"Na的性质"的课堂教学案例,以期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化学证据推理素养.  相似文献   

6.
7.
"证据推理"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文章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的内涵及各年级落实该素养培养的教学特点,结合实例阐述高三化学教学中围绕证据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逻辑和推理的若干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8.
化学核心素养中的"证据推理"实质是"基于证据的推理",其证据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获取的事实材料,也可以是"已知的判断"。"证据推理"既可以是利用证据形成相应的推理,也可以是利用证据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化学学科应该注重证据推理的教学组织,在促进学生形成证据推理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在2022年全国十一个统考地区的中考化学试题中的呈现形式及素养水平,考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背后所运用的具体内容、基本要求和表现策略,总结归纳其运行规律和外显特点,并基于试卷分析的结果提出若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概念繁多、头绪杂乱、记忆困难、学习方法单一等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教学策略的科学内涵,最后从巧用化学实验策略建构化学物质类别的认知模型、巧用物质类别的性质比较策略建构元素周期律的认知模型、巧用结构决定性质规律建构有机物学习的认知模型、巧用理论联系实际规律构建动态平衡模型四个方面重点论述基于"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化学教学策略,如此能使学生科学、系统、全面地掌握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实验与探究,还能科学有效地培育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更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在化学学科的教学重要性逐步加深。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作为化学核心素养的一个维度,是一种科学的化学思维方法,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提升论证水平的思维模式。提升高中生的化学能力,重点强调对于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应该重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统摄作用。将这一核心素养观融入高中化学课堂的每一环节,真正提升学生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13.
14.
证据推理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在使学生能够依据各类物质及其反应的不同特征寻找充分的证据,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化学教学特点,从不同角度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两节教学案例进行评析,追求让学生在真实课堂情境氛围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获得真实的学习活动过程体验,进而促进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为培养学生基于证据推理的思维方式,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证据意识;通过知识结构化,夯实学生的证据推理逻辑;利用创新实验,启发学生的证据推理思维。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化学是高考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们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要想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高中化学,能够深入理解、掌握并运用高中化学知识,老师就要在化学课堂上引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本文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角度,阐述证据推理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初中"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材内容和相关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根据金属和氧气反应的状况、金属和某些酸反应的速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未立足证据基础上论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等,提出让学生在基于证据推理的基础上求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促进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深度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新课改在高中阶段的逐步推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一种教学潮流,而证据推理意识则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真实性问题的引入发散学生化学思维,进而导入证据推理技巧,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证据推理意识,为他们之后的化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