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教师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特质?本文在考查传统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对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并从公共知识分子的视角阐述了大学教师的精神特质,以求更为全面的展示大学教师的精神特质,意在呼吁重塑大学教师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2.
笔者基于前人相关研究结论,将大学生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4校近500名在读大学生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创业倾向与地域、专业、经管知识、创业大赛经历、企业家精神等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当前各高校应该加强对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注重对大学生创业个性特征的培养,增加创业实践在大学教育中的比重,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便捷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精神具有无形性,工业遣产旅游研究多忽视这一内容.文章从主体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家精神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旅游情景,提出了关于工业遗产的旅游厚重度、企—工—业—遗4环节生命过程.进而就工业遗产旅游中如何延续企业家精神,提出了遗产殖民、由物的关注到情景化、演出性质的传承人、预指工业遗产等创新性概念.研究表明,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迫切需要进行文化转向,在客观、规范的基础上增加研究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5.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袁祖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8-114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6.
公民是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理应成为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在公民视角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精神缺失、自制自律意识缺失和公民责任意识缺失三个方面。为此,要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校园文化、加强舆论宣传监督、开展志愿服务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公共精神的培养。从社群主义的视角,探讨整合东西方现代化利弊、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精神的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以保障个人权利为出发点,通过法治建设、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确立公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和公共参与。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精神: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锡林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31-34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核心是企业家精神教育,深入探讨了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与特征,以及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实施企业家精神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认识层面和技术层面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徐特立的“大先生”精神生成与特质是顺应新时代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和继承与发扬徐特立精神的需要。徐特立先生作为一名出色的革命家和无产阶级教育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基于徐特立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大先生”精神生成前提,可让人深刻认识其从教治学的高要求;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必修课作为徐特立“大先生”精神生成的基础,有利于新时代的教师更好地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身教主义”为核心的徐特立“大先生”精神特质可以更好地启迪新时代教师严以律己做好榜样示范,并在不断改进的教育实践中提升自身修养、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视域下的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2-2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思想、品格、作风、价值观、文化修养等个人素质的综合结晶,体现了企业家对本企业发展的理想和抱负。企业家精神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奥地利学派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在新古典生产函数基础上的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忽视了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能对经济增长的过程和实现机制做出合理的解释。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关于企业家过程的理论为经济增长的动态机制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尤其是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解释了企业家机会和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沿着奥地利学派的这一理论逻辑,我们可以为经济增长指明一条有利于企业家精神成长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12.
“童心说”融道家的“真心”、佛家的“本心”和儒家的“最初一念之心”于一体。真心即绝假纯真之心,自然个体人的原初之心。本心是清净的精神实体,即内心的清净无杂。最初一念之心就是天赋予人的自然之心,允许人的自利。“童心”与“婴儿之心”、明心见性、良知具有内在联系。李贽认为,做人、做文、生活都要遵循“真”字;文人应以个性创作抒发情感、欲望;也应正视“人必有私”。他倡导文艺创作的自由精神,反对道德说教,主张多听“迩言”。“童心说”的现代教育价值体现为回归人的本真、解放人的思想和倡导人的独立;从而回归教育的本真,使教育打通人性,帮助人成为自身;使学生学会思考存在性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展。“童心说”所体现的求真原则、个体性原则、自然人性的追求等蕴藏着现代性的精神特质,如:理性、个体性、自由性等,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萌芽。 相似文献
13.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蕴涵着培育学生公共精神的丰富内容,包括:从小我到大我的人格升华、民本与人本的人文精神、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教育中培养公共精神有三种实施路径:文化浸润、生活濡化和精神升华。当前,应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促进教师与西方文化及现代文化展开对话,积极主动践行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4.
胡洪彬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6):4-6
公共精神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公共精神的孕育要以社会和谐发展为根基。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在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都树立起足够的公共精神,这需要我们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及西方公私理论中合理因素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家相关体制的改进与创新,并努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决定中小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关校长领导特质的研究层出不穷。基于对《中国教育报》中《校长周刊》2010年1月到10个月"榜首"有关优秀校长的30篇报道的文本进行一、二、三级编码分析,梳理出优秀校长的领导特质模型,同时与文献综述中概括出的校长领导特质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比较西方国家校长领导特质,特别是美国新世纪所期待的校长领导特质,《中国教育报》媒体视角中的优秀校长具有"教学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的特质,但这些特质能否发展成为"文化型和赋权型"领导特质,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就"教学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特质而言,当下优秀校长还缺乏"科学研究"的特质,由此,提出优秀校长应具有"学者型"特质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62-6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创业发展的生力军之一。但是,这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能缺乏企业家精神的有力支撑,存在创业意愿高与创业行动低、创办企业生存能力差等现象。主要矛盾是高职院校的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和路径存在缺陷,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需求。破解这一矛盾,需要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促成"构建一个体系、建成一门课程、营造一种氛围、搭建一个平台"的培育路径生成。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难点,以往的经验主要集中在"去行政化"和"市场化改革"两大领域,但收效不佳,亟需寻求新出路。本文基于地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新要求,以在推动政府公共部门改革中卓有成效的"企业家政府"理论做引,引出"企业家精神"理念的内涵,并以其协作分工、成本——收益、利益相关者、目标原则等理念来指导我国地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期满足地方高校追求管理效率最优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对当下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因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处于建构阶段、大学自身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不正确认识等原因,导致当今大学生成为公共精神培育德的“空场”。这种状况必须切实加以改变,应将对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置于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培育的核心与优先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9,(5):55-62
姚崇以宰相身份救时,与其精神特质和文化传统紧密相关。他少年时颇有游侠之风,阅历丰富,深知时弊,善于应变,与唐玄宗投契;出身官宦世家,洞察国事,具有行政才能,又得到玄宗充分信任和授权,秉持民本观念,反对以物害人和侫于佛道,坚守儒家的刚健有为传统,是河南儒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