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但在后疫情时代和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等多重压力之下,德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了迅猛发展,并将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数字化变革的优先事项。2016年以来,德国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采取了诸多举措,包括建立教师数字化能力标准,数字化主题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实施与推广教师教育数字化示范性项目,为教师教育体系的数字化变革提供制度支撑等。以上举措的实施,使德国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还存在跨学科和跨阶段交叉融合难以有效实现,缺少统一各州的政策和法规框架,亟待制定前瞻性整体概念和搭建广泛合作网络等挑战。  相似文献   

2.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内部,也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数字化转型在提升教育效率、拓展教育场景的同时,也引发了现代化风险。本文采用了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生活在农村-县城-城市不同社会发展区域的祖-父-孙三代人进行观察和访谈,从普通人的视角阐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教育现实问题。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期的教育实践主体面临困境、混乱、妥协、矛盾与冲突等多种困扰,并进一步构建了数字化转型期教育主体技术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从四个关键进程的视角提出了数字化转型期现代化风险的消解与治理策略,包括接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过程性偏差、明确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并设计治理规则、构建智能技术治理体系、开展数字化转型风险防范的教育社会实验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教育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数字化为杠杆,推动教育整体变革,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教育考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教育测量手段,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考试数字化不仅是新一轮教育考试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育考试机构自我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聚焦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文章首先回顾教育考试数字化的研究现状;然后,文章分析了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与建设目标;最后,文章以江苏省实践经验为例,总结了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教育考试数字化的转型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教育强国,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提高教育系统韧性、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教育生态。然而,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界主要集中于对其理念与价值的探讨。如何让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念真正推进转型实践,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与成熟度模型是连通理念与实践的关键桥梁。在充分借鉴和分析产业与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共性和特性基础上,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应由价值层、应用层、主体层和支撑层四层架构构成,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应包括数字战略规划、智慧教学与评价、支持与服务、数字人才与文化、组织与生态、数字基础设施6个核心维度,涉及认知、起步、进阶、优化和成熟5个等级。该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及其成熟度模型具有相对统一的框架,有助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育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系统设计和规划差异性的数字化转型行动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圆满成功,充分彰显了教育战“疫”的中国智慧,研究认为教育战“疫”之中国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制度智慧,即以教育制度优势为照明弹,点亮教育战“疫”主阵地;二是中国政策智慧,即以政策为指挥棒,为教育战“疫”整体规划提供指导;三是中国方案智慧,即以实施方案为冲锋号,指挥教育战“疫”由规划冲向实践。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智慧的传承接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制度优势,有效筑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和理念根基;二是用实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势能;三是聚焦师生数字素养培育问题,科学制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配套政策;四是关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分层设计教育数字化的整体转型方案。  相似文献   

6.
推进乡村学校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学校治理在技术、制度、组织、决策上面临新的机遇,具体表现为从“技术治理”到“治理技术”、从权威式管理转向公正性治理、从科层制结构转向扁平化网络结构、从经验式决策转向证据驱动式决策。然而,乡村学校治理面临诸多困境,如数据导向下乡村教育的育人价值迷失、乡村学校治理的“数字秩序”亟待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组织保障缺位、智能化决策责任与问责主体难以判定等。因此,应通过增强数字化决策过程透明度,厘清治理主体的责任边界与行动框架;以育人价值引领技术整合,保障技术赋能学校治理的方向与流程;聚焦数字化转型愿景规划与调整,助推乡村学校精准自治与特色发展;破除数字化认知障碍与数据壁垒,提升学校组织数字化治理能力等策略提升乡村学校治理。  相似文献   

7.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由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颠覆式变革,经济社会变迁、教育内生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了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纵观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计划,呈现出强化数字资源顶层设计、打造优质数字基础设施、制定数字素养框架、推动数字化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和评价模式、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注重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加强数字信息安全与伦理教育等一系列共同发展趋势。我国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国际社会先行经验为镜鉴,坚持线上线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数字素养教育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系统规划数字化教育发展战略、升级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构建本土化的数字素养框架、完善数字化课程体系、加快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以及形成多部门协调机制,构建与数字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战略决策。基于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关键窗口期的现实考虑,急需厘清系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其决策逻辑。立足“如何转”的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构建问题,识别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四个层面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层面的政策驱动、市场层面的效率驱动、技术层面的数据驱动以及专业层面的模式驱动。进一步基于教育生态系统动态演变考虑,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优化调整政府逻辑、市场逻辑、技术逻辑以及专业逻辑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尤其需要强调如何实现不同逻辑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协同嵌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扎根智能社会新生态,构建多元化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不同学校数字化社区联动机制建设,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地域化联盟;建立并完善数据驱动的评价创新体系,优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运转模式。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转型是在信息化、数字化基础上,通过充分挖掘并发挥数据的价值,以实现对教育系统的重塑,这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教育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从数字技术发展和教育创新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教育已然具备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然而,目前人们尚不清楚如何系统地去布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为此,文章从“转什么”“如何转”“谁来转”“转去哪”四个维度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框架,并强调:在规划转型战略时需考量目标与过程的系统变革,在设计转型方案时应遵循政策导向与实践导向的双重范式,在落实转型实践时需重视“政-校-家-社”多元协同,在检验转型成效时应聚焦教育新生态的“创变”。理清现实基础并据此制定明确的行动框架,是我们寻找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向的出发点,亦是推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的行动指南,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数据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而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是推动教学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数据要素化的属性与价值,阐释了三个层级的数据价值释放机理;接着,文章探讨了数据驱动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并设计了包含数据赋能、技术支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四个要素的逻辑框架;随后,文章分析了数据驱动的精准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智能化考试、数智化评价、精细化管理等教学数字化核心场域;最后,文章提出基于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的因材施教路径。文章的研究为推动数据驱动教学数字化转型落地、破解当前教学改革中规模化因材施教难题提供了创新策略,对于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顶层制度设计,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因此,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制定的理念、框架、原则和路径,对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政策和规划,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极为重要。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政策和总体规划指南》的发布背景、内容框架、研究目的和问题,从人文主义批判视角论述了教育信息技术政策和总体规划制定的理念,阐述了制定政策和规划的指导框架和原则、政策制定的路径,讨论了面向整个部门的国家教育信息技术总体规划设计,最后提出了《指南》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和规划制定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基建在全面系统化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发挥支撑性作用。我国教育领域新基建依托“基建迭代”“范式转变”“生态重塑”等特性,通过拓展教育新动能、创造教育新供给和服务教育新需求,进而有效拉动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工作。但是,教育领域新基建在重塑教育生态系统进程中正遭遇融合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高、教育组织数字化能力建设工作停滞、区域间可能形成新的数字鸿沟等挑战。应当推行积极差异政策,强化政府在整体设计、重点投入领域和重点地区等方面的责任,全面理顺教育新基建部署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应当重点推行融合型基建部署,处理“新旧”基建、“硬软”基建的关系,夯实教育的数字基座;应当着力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管理者和师生的数字素养,积极培育和传承教育组织的数字文化基因;构建智慧教育生态,谨慎地防止新的数字鸿沟出现。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转型需要评估当前的教育数字化成熟度,以明确需要转型的起点和目标,推动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竞争力。基于此,文章首先参考行业数字化成熟度模型和高校数字化发展的框架,初步构建了包含3个总体维度、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的高校教育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1.0版本。接着,文章采用德尔菲法,根据专家反馈建议逐步修改各项指标,形成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的高校教育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2.0版本。然后,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各项指标按照重要程度呈现,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依据成熟度评估分数,文章将高校教育数字化成熟度的发展划分为怀疑和犹豫、尝试和采纳、探索和合作、变革和创新四个阶段,以助力高校明确自身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方向。文章的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理解数字化成熟度的概念和框架,并可为高校制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提供一个参考基准。  相似文献   

14.
教育领域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迈进了“数字融合”“数据治理”“数智决策”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驱动学校治理和教育实践的全方位创新与变革。刻画动态数字轨迹、建立教育领域知识模型、提供个性化服务与应用将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将为学校带来的影响和转变,并提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和相应对策,以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5.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引领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和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依托教育数字基座赋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教育数字基座对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其次,分析了教育数字基座的基本内涵与关键特征,进而提出了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育数字基座建设框架和策略;最后,从教育数字基座标准体系、基座赋能区域和学校教育数字化发展三方面,分析了教育数字基座建设与应用的典型场景,并为教育数字基座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文章能为教育数字基座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与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备、乡村教师数字化教育能力缺失、乡村数字教育资源匮乏等现实堵点。因此厘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城乡教育协同发展逻辑是助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逻辑与育人逻辑有机耦合,利于明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向。建议通过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精准匹配、按需推动技术与乡村教师精准对接、精准设计区域性乡村学校数字化发展方式,解决乡村教育生态失衡等问题,实施配置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策略,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化教育云平台联接城乡学校,汇聚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协同化”发展新格局,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效应。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转型框架是转型实践中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工具,有利于引导组织机构明确战略愿景、核心使命,以及实现转型目标的核心场景、动力机制和关键能力,最终帮助组织机构制定转型行动计划。以国际上75个有关企业(37个)、政府(15个)和教育(23个)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分别对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进行编码。在词频和聚类编码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研究发现,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共同关键行动域是“数字战略和规划、数字技术和数据、数字人才和文化、数字信息安全与伦理、数字生态系统”;在个性特征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关注客户需求和创新商业模式;政府数字化转型框架注重利用数据革新公共服务模式及其流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聚焦在培养师生数字素养方面。镜鉴国际经验,基于数字文明时代、转型内涵、框架特征、行动要素、实践逻辑五大视域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框架应用的成效和转型智慧的涌现,必须彰显“使用者设计”,遵循“自发秩序原理”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其定义、内容、评价等尚未达成广泛共识。研究从实践出发,在梳理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行动举措和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发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估框架和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调研。研究发现,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政府引领为主导;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尚未进入教学核心流程;东中西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不均衡;教师数字化能力不足为数字化转型带来严峻挑战;教育新生态正在形成,但发展不均衡。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效应,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核心要素数字化转型,向西部和东北及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加强教师数字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数字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是检视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效果的重要依据。俄罗斯通过“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监测”项目对本国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成熟度进行周期性评估。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该项目具有服务国家数字化战略、促进教育治理专业化和探索转型监测程序与方法的三重价值。项目以学校数字化成熟度评估为目标,采用国家主导、需求导向的科学化路径,形成“描述-诊断-提出分层治理建议”的结果反馈机制。项目在取得预期效果的同时存在教育包容性和民主性考量不足等问题。我国相关评估应秉持育人本位、促进公平的价值初衷,坚持需求导向、规范评估过程;加强国家教育评估能力和制度建设,警惕极端科学主义和循证治理模式不当运用带来的教育发展为证据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融合驱动的数字化变革,是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全结构的数字化创变,是数字赋能的育人新形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思维转型、技术应用、价值引领、数字素养等方面面临一些挑战。为此,应注重理念驱动,坚持数字技术赋能,追求铸魂育人为本;推进技术赋能,破解数字技术壁垒,赋能主流价值观培育;夯实价值引领,以主流价值驾驭技术,厚植数字化人文情怀;加强主体培育,提升数字素养,培养数字化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