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国家是德国,其法学教育理念突出系统性和理论性,一方面强调法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2003年德国《法学教育改革法》希望通过改革使德国的法学教育与职业导向相结合,同时在"欧洲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法律人的"国际化"专业素质。德国通过持续改革完善其法学教育制度的积极努力值得我国学习,我国应在法学教育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注重法科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国际化方向的法学内容、增强现行法学教育学科设置的灵活性与科学性并严格法律人才培养制度,从而保证我国法律职业队伍的基本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西方五国的法学学位与法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五国法学学位与法学教育制度,包括各级法学学位及相应的法学教育的学制、招生要求、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法学教育,特别是法学学位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全面而急迫的挑战。深入研究法学教育发达国家的制度实践,总结其多年累积起来的宝贵经验,剖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是提升中国法学教育质量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本文系统分析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法学教育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并反思"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怎样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这两个重大问题,为讨论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德国"双轨制"法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双轨制”法学教育,实行宽进严出,不作时间上的限制,并且具有制度和法律保障,注重实践性,因此对高质量的法学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它的培养目标从偏重培养法官检察官的“统一法律人”,向注重包括律师职业和律师实务在内的“法律职业专业人才”方向转变;从培养“爷爷法律人”的8-9年学制向6-7年缩减;改革国家考试制度,充分发挥大学法律系教学积极性,在各大学法律系开展提高教学质量的良性竞争:这些经验是中国法学教育与改革应当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中、德、美三国法学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一星 《教育研究》2004,25(11):74-80
在西方,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美国是判例法系国家的代表。德国法学教育注重学术性和系统性,强调法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奠定理论基础,是对法律的科学研究,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享有国际声望的法学大家;美国法学教育是培养律师的职业教育,法学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政治领袖和律师,对美国的法治建设功不可没。中国法学教育的特点与大陆法系国家接近,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更使得中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近似于大陆法系国家的体制。研究德、美法学教育的特点,对我国的法学教育和司法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法学教育定位及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多年来,我国法学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至今法学教育存有定位的争议、自身发展、司法考试制度矛盾及其他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应树立科学的法学教育理念,面对我国法学教育为基础性教育的现实,借鉴德国成功经验,选择既遵循法学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又能使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互动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人才是实现法治理想的关键因素。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德国法学教育除注重学校的理论教学外,还非常重视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确立了以联邦和州法律为基础与保障,高校、政府、法院、律所等(“校政院所”)法律实践的多主体协同合作育人的法律见习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德国经验。德国法律见习制度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法学教育的实践环节,推动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法学实践的相互助益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后,德国高等学校进行了教育体系的改革,高等教育实行学士和硕士制度,取代了传统的Magister(文科硕士学位)、Diplom(理工科硕士学位)和Staatsexam(国家考试)制度,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以柏林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系在培养职业学校教师的变化为例,阐释博洛尼亚宣言后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卓越计划"2.0拉开了新一轮法学教育改革的序幕,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法学教育应充分重视内部协调性问题.应结合实际进行法学专业教育改革,加强法学实践教育力度,优化法学实务师资占比,兼顾国内与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机制,以优化专业内部的协调性,促进法学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高素质法律家,韩国决定通过司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改变法学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讨论,2007年,韩国公布了《关于法科大学院设置和运营的法律》。该法对法科大学院的设立条件、招生方法、课程设置原则、教员的配备、教学评估等进行了规定。法科大学院的建立对法学本科教育、司法考试制度、司法研修制度等带来了诸多影响。韩国的法科大学院教育制度是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建立起来的,通过这一制度实现了法律家培养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司法考试制度涉及司法领域法律职业专门人才选用机制的重大变化,为法学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给法学教育带来一些不利的冲击.因此,必须正确处理高等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法学教育进行适当的改革与调整,使高等法学教育既能培养出符合司法考试制度下的合格人才,也能避免其在司法考试制度的冲击下沦为"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法学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的法学教育以其周期长、学科设置全、培养的人才理论基础扎实著称。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以法典化为主要的立法特点。德国法学教育对完善我国的法律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韩国、德国和英国都对其法律教育进行了改革。职业化的培养目标的确定、选拔制度和教学模式的优化以及注重法律教育与从业资格的衔接是各国法律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体现了法律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上述国家法学本科后专业教育的改革对于我国的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在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及培养效果等方面仍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文章希望借鉴美国、德国和英国法学教育模式的经验,提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双证教育"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伴随着高职教学制度的改革,更好地培养出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着重论述了"双证教育"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及今后的发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日本法科大学院是培养职业法曹的核心性教育机构。设计该制度时,它充分考虑了与司法考试、法学本科教育、法学研究生教育之间功能的合理配置,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及授课方式上也注意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些方面对我国法律硕士制度完善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单一而固步自封的法学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日显捉襟见肘,教育方法和理念的革新迫在眉睫,"智慧微课堂"正是顺应时代需求孕育而生的一种具有开拓性的智慧教育模式.针对法学专业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弊端,应通过开展"法学"课程群的智慧微课堂建设、"法学"课程群之智慧微课堂的系统工程开发及以"智慧微课堂"为核心兼容混合教学法特色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改革工作,进而构建以"智慧微课堂"为核心兼容多种教学模式的法学课程体系,以实现法学专业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德国法学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曾经深受德国的影响。因此,考察德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在入学制度、seminar制、统一毕业考试制度、导师制、博士毕业评分制等方面长期形成的独特制度以及重视学术研究的传统观念,对于改进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严格教师的培养流程和准入制度,规范企业培训师的资格审查,实行严格的教师再进修制度,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中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通过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协同培育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专兼教学团队、构建能力互补的教学创新团队、健全教学创新团队的协作机制等策略,切...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高铭暄先生被授予"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高铭暄先生法学教育思想既是新中国法学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缩影、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代法学教育继往开来的精神纽带。高铭暄先生的法学教育思想体现了从法学理论体系到法学教育体系的"教学相长",从知识的传授到高端法治人才的培养,从中国社会治理需要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着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中国在世界法学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培养出高质量、可持续相承继的"育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