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4,(35):F0002-F0002
正35.叶圣陶一、生平介绍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  相似文献   

2.
威廉·福克纳(1897年—1962年)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南方文学”的代表。1949年,他以“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一生创作了十九部长篇小说、七十五篇短篇小说。他早年开始写诗,二十年代初,出版了诗集,如《春之幻影》(1921年)等,诗作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二十年代后期,他转向小说创作,续处女作《士兵的报酬》(1926)之后,又出版了《群蚊》  相似文献   

3.
安德烈·莫洛亚(1885—1967)是法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以系列人物传记蜚声世界,又因小说创作饮誉法国。尤其是独具特色的短篇小说,被法国评论家誉为“莫泊桑之后第一人”。《栗树下的晚餐》(1951)是莫洛亚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中译本1986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本文试就这部小说集谈谈莫洛亚短篇小说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4.
巴金的艺术创作虽然以长中篇著称,但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也写下了为数不少的短篇佳作。要了解巴金创作的全貌,探讨其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是十分必要的。从一九二九年开始写第一篇短篇小说《房东太太》,到一九七七年发表《杨林同志》,解放前后巴金共写了八十五篇短篇小说。其中,解放前写的分别收入十三个短篇小说集内,解放后写的十四篇收入《英雄的故事》(小说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版)。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是文学研究会一位重要作家,也是该团体作家中创作劳绩最为卓著之一.五四运动前后,他就开始写小说,除长篇《倪焕之》外,还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四三集》等.叶圣陶遵循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艺术”的主张,他的小说一开始就“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其主题富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他的创作态度是极端严肃的,曾说道:“我似乎没有写过什么自己不怎么清楚的事情”、“中国革命逐渐发展,我粗浅的见到一些,我就写那些.”(《叶圣陶选集·自序》)因此,真实地反映时代特征、描绘平凡的人和事,从而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语言的朴素精练,感情的淳厚朴实,这就是叶圣陶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风格.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写下的近百篇短篇小说,代表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的主要特色。从“五四”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他创作的旺盛期。而且以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见长。在谈到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新文学创作时,茅盾曾经这样评论说:“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的地、写实的地,描写着卑琐人生的,是叶绍钧。”(《<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这是对叶圣陶小说特色最早的权威性的评论,长期以来,许多评论都以茅盾这一著名论点为基础,就叶圣陶小说在题材的选择、主题思想的开掘和艺术表现的方法等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莫泊桑(1850-1893)是十九世纪后期法国最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在他的不长的一生中,他创作了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中、短篇小说300余篇。其中他的短篇创作成就最高,被文学史家称之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中学时就开始学习写作。他曾从军,不久又退伍进入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从1873年起,他师从文学大师福楼拜,并在福楼拜的引荐下,结识了著名作家左拉、都德、屠格涅夫等。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羊脂球》一举成名。莫泊桑以《羊脂球》闻名法国文坛后,有一次在接受《高卢人报》记者采访时说:“人除了依靠他…  相似文献   

8.
冯慧敏  汝汉 《学语文》2002,(5):11-11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新增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为教读课文。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自觉为小人物立言,自称是纽约400万贫民的代表。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也是“左联”时期革命文艺在创作方面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三个连续的短篇,创作于1932年来——1933年初。这一时期,茅盾总结了由《蚀》——《虹》、《路》、《三人行》以及左联初期他创作的历史题材小  相似文献   

10.
《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叶圣陶(1894~1988)是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他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  相似文献   

11.
俄国杰出作家迦尔洵(1855—1888)的短篇小说《红花》和鲁迅的《长明灯》,主人公均为偏执狂型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全都拚力去消灭狂念中给人类带来灾害的邪物。其物象与象征有着很大的相同性、相似性。因此,将二者作一比较是有益的。我认为这是比较文学研究的范例。《长明灯》创作于1925年2月28日,1925年8月发表在《北京民国日报》副刊上。从现有的文学史料来看,迦尔洵的《红花》无疑地影响了鲁迅:1909年,鲁迅翻译迦尔洵的《四日》,并在译后杂识中简要介绍了作者生平。1921年11月在《一篇很短的传奇》附记中,鲁迅提到了《红花》。这个短篇收进1929年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奇剑及其他》,鲁迅称迦尔洵“是在俄皇亚历山大三世政府的压迫之  相似文献   

12.
1921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年代。这一年,也是年方27岁的风华正茂的叶圣陶创造力极其旺盛的黄金岁月。仅从目前可以考查到的资料来看,这一年,他一共写作并发表了短篇小说22篇,诗12首,童话9篇,剧本两个(一个三幕剧,一个独幕剧),散文12篇;此外,还发表了自成系统的文艺美学短论40篇——即连续刊载于北京《晨报·副刊》的40则《文艺谈》(详见商金林《叶圣陶手谱》第74页—83页)。这40篇涉及面很广的文  相似文献   

13.
《最后一课》是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著名短篇小说,见于一八七三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的卷首。这是作者所写的爱国主义短篇中最为优秀的一篇。它不仅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个短篇为什么具有那样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它在艺术上到底有些什么特色呢7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曾多次说到这样的话:“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正>1979年第5期《文艺报》发表了一篇《忆“五四”,访叶老》,老作家叶圣陶畅谈了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以及他本人创作活动的一些情况,特别介绍了自己在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以前从事文言小说创作的一段经历。为我们了解当时文艺界概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果从发表于1914年的第一篇文言小说《穷愁》算起,叶圣陶的文学创作活动至今已六十七个年头了。在漫长的年代里,作家创作了大量小说、童话、散文等作品,奠定了自己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叶圣陶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作家,而且,他创作的文言小说在旧民主主义文学中留下了踪迹,给辛亥革命以后荒芜的文坛增添了一丝生意。他是从近代文学转向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五四同时代的一些老作家相比,叶圣陶  相似文献   

15.
契诃夫的《变色龙》写于1884年,原有付标题:“小场景”。这篇著名小说选自一九七八年重版的《契诃夫小说选》。安东·巴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年)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短篇小说创作的大师。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短篇、中篇和戏剧,艺术成就很高,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八十年代初,契诃夫开始文学创作。当时他给一些幽默杂志写了很多滑稽小品,总  相似文献   

16.
《打完这盘台球》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都德(1840—1897年)生于法国南方普鲁旺斯省,15岁时因家庭贫困外出谋生,担任小学自修课辅导员,17岁时挟了一部诗集跑到巴黎,过着艰苦的青年文人生活,28岁出版半自传体小说《小东西》,使他在文学界获得一席之地。1870年普法战争时都德应征人伍,后来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造了不少爱国主义短篇小说。他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万富翁》《达拉斯贡的戴达伦》《雅克》和《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世雷》等,短篇  相似文献   

17.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以下简称《弗》)和《乞力马扎罗的雪》(以下简称《乞》)是海明威根据在非洲打猎时的经历写成的两篇著名短篇小说。海明威自己也曾经认为《乞》是他艺术技巧上写得最成功的短篇。如果说《乞》是由于运用  相似文献   

18.
博尔赫斯素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豪尔斯·路易斯·博尔赫斯( 1899— 1986)阿根廷著名小说家、诗人。以一批风格别具的短篇小说进入 2 0世纪世界文学史。其作品充满了幻想、神秘和哲理 ,把短篇小说艺术发展到了精确的程度 ,被称之为“作家的作家”。代表作有短篇集《小径分岔的花园》、《小说集》、《阿莱夫》、《死亡与罗盘》等。作家本人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博尔赫斯的才华并没有用在正道上。他为小说的叙事技术增添了不少新的东西 ,或者说他讲故事的天才是空前的。遗憾的是他把这份天才运用到哲学的探讨上去了。正如他自己所说 :“哲学探讨占据他小说的许多篇幅。”(《…  相似文献   

19.
高行健(1940— )江苏泰州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曾先后在中国国际书店、《中国建设》杂志社、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任翻译、编辑。1981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专业编剧。 高行健是从小说走向戏剧的。他在1982年发表并上演他的第一个剧本《绝对信号》之前,已有《寒夜的星辰》、《有只鸽子叫红唇儿》、《朋友》、《雨雪及其它》等中短篇小说问世。之后,他虽以主要精力进行戏剧创作和实验,但仍坚持小说创作,先后发表短篇小说《路山》(1982)、《二十五年后》(1982)、《海上》(1982)、《花环》(1983)、《圆恩寺》(1983)、《母亲》(1983)、《河那边》(1983)、《鞋匠和他的女儿》(1983)、《花豆》(1984)、《侮辱》(1985)、《公园里》(1985)、《车祸》(1985)、《无题》(1985)、《给我老爷买鱼竿》(1986)等。当然,高行健的主要成就还在戏剧创作,特别是实验戏剧的创作。在  相似文献   

20.
鲁迅开始创作《不周山》(后改题《补天》)——《故事新编》的第一篇,是在他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那时,他正当年富力强,雄心勃勃,而且现代题材短篇小说创作获得很大的成功;于是,他想拓宽创作题材领域.“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创作第一篇《不周山》,便取材于“淑诡可观”的古代神话.他构思了宏大的美学结构:“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