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4月15日北京青年报每日评论版,重点关注栏下有一篇《媒治应成为法治的一部分》长文。媒治的提法很新颖。媒治说的是什么东西?这篇评论指出:媒体监督推动公共事件迅速解决,是一种媒治,从人治到媒治是进步,成熟完备的法治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媒治。  相似文献   

2.
相比较于我们耳熟能详的法治、德治、人治和礼治,媒治算是个新名词。2010年4月13日,白岩松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的节目评论中推出了媒治这一新概念。他解释说:什么叫媒治呢?就是媒体治。因为传媒只要报道了,迅速地就能反映。从人治到媒治是一种进步,但是媒治到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①此言一出,引发许多议论,《新京报》还将其评选为时代热词之一。②  相似文献   

3.
相比较于我们耳熟能详的法治、德治、人治和礼治,“媒治”算是个新名词。2010年4月13日,白岩松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的节目评论中推出了“媒治”这一新概念。他解释说:“什么叫媒治呢?就是媒体治。因为传媒只要报道了,迅速地就能反映。从人治到媒治是一种进步,但是媒治到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①此言一出,引发许多议论,《新京报》还将其评选为时代热词之一。  相似文献   

4.
4月15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长篇评论<"媒治"应成为法治的一部分>,评论中提到,媒体通过新闻曝光,舆论监督给有关部门施加压力,对于推动问题解决,敦促有关方面采取究责措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形成了"媒治".同时评论认为,社会可以期待的正常状态是,"媒治"作为社会治理和"权利监督权力"的形式,本身就是法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4月15日北京青年报每日评论版,重点关注栏下有一篇《“媒治”应成为法治的一部分》长文。“媒治”的提法很新颖。“媒治”说的是什么东西?这篇评论指出:媒体监督推动公共事件迅速解决,是一种“媒治”,从人治到“媒治”是进步,成熟完备的法治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媒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对媒治的诠释入手,探讨了导致人们出现媒治错觉的原因,并阐述了对媒体来说,媒治并非是媒体追求的目标,而法治才是媒体的责任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由于不满网友在影评网站上打出低分,近期上映的电影《关云长》《战国》片方在微博上发"通缉令",悬赏10万元欲找出恶意评论的"黑水"组织("黑水"指在网络上大量发恶意评论或者是打低分给差评等的发帖人)。消息  相似文献   

8.
观点速览     
将媒治作为一种理念加以肯定或提倡,是一种认识的误区。——陈力丹陈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力丹、陈雷在《媒治理念不成立》的文章中指出:‘媒治’一词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当今某些社会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然而,据此以为‘媒治’是疗治当前  相似文献   

9.
这次来湖北有几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祝贺。祝贺《湖北日报》连续刊发了23篇很有影响力的"楚论",祝贺"党报评论:大局与责任"研讨会的召开。第二个任务是学习。《中国新闻出版报》要做好新闻评论工作,就要学习。第三个任务是宣传。《中国新闻出版报》是全国唯一一份反映新闻界信息、交流新闻界经验的报纸,今天这个会议的精神理应在我们的报纸上有所反映。同时,对党报评论谈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14,(3):4-5
除了纸版杂志、官网“传媒圈”(http:ffWWW.mediacirclecn)、微博(@传媒评论杂志)等渠道外,《传媒评论》又有了一个新的平台——微信公众号“传媒评论杂志”。有三种方式可以加入我们: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公众号“传媒评论杂志”,添加微信号“cmpl0571”。  相似文献   

11.
大力搞好评论改革,开创军队媒体评论的新局面,让军事评论的受众耳目一新,是当下军事新闻改革全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军队媒体的新闻评论如何改革?请看《创造军事媒体新的"评论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2.
唐呤 《新闻实践》2012,(5):24-25
《救人后"求表扬"炫善行为应提倡》是笔者于2010年采制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围绕"八旬老人救人后,对被救人提出要向市政府汇报、向媒体说明的要求,引发被救人不解,甚至引发社会多方质疑和批判"一事,展开了关于"炫善行为"的评论。该作品有幸荣获了2010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回首这则新闻评论的采制过程,笔者对如何采制多媒体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有一点粗浅的认识。2010年的7月28日,杭州电视台《我和你说》栏目的记者在网上发现被救人女儿的一个帖子,说自己母亲寻找救命恩人,结果却被对方要求"要上报给市委领导和新闻媒体”,她很不理解。  相似文献   

13.
刘嘉莹 《新闻世界》2014,(5):211-213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重庆晨报》2013年10月15日—11月15日的"今日时评"版为研究对象,按照评论内容、来源及倾向性对这些评论分别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出晨报评论内容丰富、平民化等特点,并对该报时评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任陇婵 《声屏世界》2012,(12):29-30
2012年暑期,在"限娱令"持续发酵的大背景下,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励志类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异军突起,开播后连创收视新高,还受到了广电总局表彰。"好声音"仿佛一键激活,全国卫视晚间一下子崛起了十多档音乐选秀节目,如广西台的《一生所爱·大地飞歌》、东方台的《声动亚洲》、深圳台的《The Sing-Off清唱团》、  相似文献   

15.
谢麦祥 《新闻前哨》2010,(10):86-88
从7月6日起,武汉晚报推出了"大义老板刘锦成10年两助员工换肾"的连续报道,在武汉、广州等地引起强烈反响,广州当地媒体纷纷介入,国内媒体先后转载推介全国。《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道刘锦成事迹,《工人日报》等媒体发表评论肯定其善行。武汉晚报通过"大义老板刘锦成"的连续报道,推崇乐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良知,倡导建立和谐劳资关系,发挥了良好的舆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许多互相借鉴之处,如物理学的"场"就被新闻学应用为"信息场",现在物理学中衡量物体冷热的"温度"又被应用到电视节目中。央视名嘴王小丫坚持做有"温度"的财经节目,文化学者钱文忠认为河南台《成语故事》的成功是因为文化节目本身有"温度",一些法治节目的同行也提出要让法治节目拥有"温度"。  相似文献   

17.
引发网民强烈关注的“徐武事件”,6月10日有了结果,徐武终于得以出院,让牵挂徐武命运的网民松了一口气。这一事件中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 《人民日报》成为众媒体跟进的一面旗帜。在事件升级、网友热议的当口,5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精神病收治”不得偏离法治轨道》,立场鲜明地对“徐武事件”中有关部门的处理不当提出批评,引起网民极大关注,受到网友盛赞。中央电视台也在《东方时空》、《新闻1+1》等多个栏目对此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的部署,主动融入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完善档案法规制度,深入开展档案法治宣传,严格执法检查和监督,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依法治档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档案法治环境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的出现与逐渐成熟,必将改变新闻传播模式,撼动传媒格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网络媒体如何运用图文、视频、微博等多媒体传播途径,将新闻做大做出网媒特色值得探索。笔者试以"春天妈妈"为例,浅谈社会事件如何触网,进而一步步走向全媒体报道。2010年11月15日,安徽农村妇女董观荣为救患白血病儿子杨德彪,在杭州街头学唱《春天里》。  相似文献   

20.
王朝阳 《新闻世界》2013,(5):236-237
本文以"神九飞天"为话题,选取《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为样本,使用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得出两者均走"政府路线"(宏观叙事),但前者更重议题性报道等特点。本文试在比较中分析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并谈谈我们如何应对外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