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贝马斯试图改变孤立的、个体独白式认同的主体哲学模式,探讨主体间的对话和交往关系,认为言语对话和交往行为为实现主体间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创造了一种可能的条件。因此,哈贝马斯在语言的对话与交往中引进批判反思的理性原则,确立起主体间交往的有效性规范,为实现可能理解和彼此认同创造一种普遍的条件。正是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提供了一个通过语言交往实现自我认同的解释框架,从而奠定了自我认同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交往”在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交往”是指主体间以语言或符号为媒介,以言语的有效性为基础,以达到相互理解为目的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交往行为理论”,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释和解决有关教育的许多问题,诸如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等等。  相似文献   

3.
教育交往中的言语困境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实语言是教育交往的媒介。语言只有转化为直接性的言语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交往。教育交往中的言语是言语主体在相互言说中表现“存在的事件”与“意义的生成”,是主体生命的自我表述。然而,教育交往中的言语已因缺失和异化而产生困境。具体表现为:言语主体,重教师话语霸权轻双向对话;言语目的,重工具性价值轻目的性价值;言语内容,重本源轻流传;言语过程,重感知轻体验;言语理解,重符应轻生成。教育交往中言语困境产生的缘由包括:教育疏离生活世界,教育价值取向的效率主义与教师权威的泛化等。走出教育交往中的言语困境必须:消解中心,加强对话;重构言语环境,激活主体意识;丰富言语内容,注重体验生成;回归生活世界,指向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育交往理论的拓展及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交往活动与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实践活动,认知活动密切相关,20世纪教育发展表明,教育交往理想不断拓展,成为教改前沿课题的理论基础之一,交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重要概念,教育交往理论划分为社会性交互理论与个别化交互理论,远距离教育交往理论具有核心地位与作用,运用教育交往理论指导教学模式改革以增强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在解读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有效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语用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格莱斯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语言交际时都应遵守合作原则,但是在实际言语交际中,人们又常常故意违反这些准则以获得特别的会话含义。以语用学理论为依据,对一些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规避言语交际过程中出现歧义和误读等现象的几点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语文教育乃是言语交往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教育就当从某些无谓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探讨一点真正的问题。首要的是立科原理问题。语教育是因应人的交往活动对于言语交往能力的需要而立科的,定位于言语交往教育。要从这一定位去理顺复杂关系,建构知识体系,统合所有因素,保证定位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交往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教育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交往。师生交往的地位取决于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度,当知识被视为最崇高、最神圣并成为人们普遍向往和追求的东西时,必然会形成以知识为纽带的和谐师生交往关系。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经常出现交往不畅、关系紧张的现象,导致师生交往阻隔。这非常不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和塞尔的著名笔战中,哈贝马斯、阿佩尔等哲学家对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批评归根到底是指出,他把"意向性"作为语言哲学的基础,因而止步于对言语行为的探究,却忽视了真实的语言游戏更多的是言语活动。但是,尼克·弗臣敏锐地注意到,塞尔只是无暇系统阐释言语活动,相关论述散落在他的语言哲学理论中,足以回应有关言语活动的问题,却鲜有研究者涉及。论文试图探索续写言语行为理论的某种可能性:按照塞尔的语用学方法,来阐释言语活动的构成惯例及其普遍适用性的基础,从而回应哈贝马斯、阿佩尔等哲学家对塞尔的语言哲学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通达分析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人关于主—客体间的对象性活动和主—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以及言语在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考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机制,我们可以看到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人与人的活动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言语为中介不断内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交往实践活动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点,追寻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存在方式.交往活动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传递思想道德观念的源头活水,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性就在于交往实践活动,交往实践活动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育德“成人”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和社会思想品德个体化为目标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精神性交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成功的语文教育一定是遵循语文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我们有这样三个最为基本的判断:语文是以学生言语操作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言语交往教育;语文教育是依托文本实施的以“整合学习”为特征的学科教育;语文教育是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母语教育.现代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的这些教育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是以交际言语教育为根本的母语教育,即是培养学生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使个体逐步形成言语交际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交往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缺失,因此,需要以新的视角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以思想政治教育受教的过程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交往尊重学生,承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是之间交往的平等性,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性及实践性,是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途径之一,对教育者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以其交往行为理论在更大程度上完善了语言哲学尤其是语用学的理论。他在总结分析哲学的三种意义理论,即格莱斯的意向主义语义学、弗雷格的真值语义学、维特根斯坦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的语言哲学作出批叛,认为这三种意义理论的前提是把有效性加以普遍化。他认为,语言行为不仅能行事,而且可以作为其它行为协调机制,而言说者是提出怎样的有效性要求、如何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以及为什么会提出有效性要求的,是其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他提出,有效性要求应包括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三个方面,而上述的有效性要求的三个方面就是他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完善而提出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以其交往行为理论在更大程度上完善了语言哲学尤其是语用学的理论.他在总结分析哲学的三种意义理论,即格莱斯的意向主义语义学、弗雷格的真值语义学、维特根斯坦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的语言哲学作出批判,认为这三种意义理论的前提是把有效性加以普遍化.他认为,语言行为不仅能行事,而且可以作为其它行为协调机制,而言说者是提出怎样的有效性要求、如何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以及为什么会提出有效性要求的,是其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他提出,有效性要求应包括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三个方面,而上述的有效性要求的三个方面就是他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完善而提出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语境(context)与言语活动的参与者,与言语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正确理解话语意义的基础。许多语言学家都通过语境来给语用学下定义,如莱文森(S.C.Levinson,1983)认为“语用学所要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语句的能力”。此外,构成当今语用学研究基础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理论(Grice,1967)以及“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理论(Leech,1983)也都以语境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独生子女的现状令人担忧:任性、胆怯,特别是不能用礼貌言语与人交往。因此培养幼儿用礼貌言语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优良的道德品质,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笔者对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礼貌语  相似文献   

18.
言语反讽常见于言语交际,也是语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语用学理论框架下研究这一语言现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关联理论中反讽回声作为理论框架,对简·奥斯汀的经典著作《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进行回声分析,其目的:一则力图验证关联理论以及回声分析对于文学文本中反讽话语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二则为文学著作中的反讽解读开辟一个新的角度。本研究发现,《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可以对他属的思想观点、社会规范以及标准普遍期许进行回声。  相似文献   

19.
教师摆脱自我意识与外在制度的束缚,获得全方位解放,是当前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工具理性影响下,教师教育成为了培养工具人的程序性活动,阻碍了教师的解放。“交往理性”丰富了古希腊以来“解放”的理念,为教师的解放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当前教师教育活动要实现解放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基于交往的学习共同体、创设理想言语情景、树立对话性理念。  相似文献   

20.
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哈贝马斯用他的哲学理论的语用学转向构建了交往行为理论,这对普遍语用学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教师语言的形式和特征,以哈见马斯的普遍语用学及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分析英语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帮助教师进行合适的语用选择,以便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