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启超"趣味说"与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相通之处在于,二者都兼顾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都被视作治世良方。不同在于,"内圣外王"体现了封建集权思想,它压抑人的个性,追求最高权力;"趣味说"具有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它张扬个性,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故宫和湖北的武当山都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两者都因自身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建筑正是两者的核心景观,是两者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上述两者的建筑群布局,同属于皇家建筑.在规划布局,空间内涵等方面既有相通之处,又能根据自身不同的环境特征巧于因借,做到因地制宜,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比喻用语 ,但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价值观念的不同 ,使英汉动物比喻的涵义既有相通之处 ,又有千差万别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现代管理学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很大不同。儒家文化为现 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财富,但对现代企业管理也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是同属于体育范畴的两种不同的体育模式,二者既有本质的区别,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具体情况下,一定要分清两者的区别。但同时又要努力寻求两者的相通之处,以便使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能够达到互补。  相似文献   

6.
从委婉语看英汉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由于各个民族的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差异,使得委婉语在表现形式上也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存有异同。本文从英汉语中委婉语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使用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民族思想的精华,它既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通过分析中英谚语的异同点,体现出二者在起源、结构、功能方面既有相通之处,又因地理因素、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有所区别.对此进行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学习中西方语言和文化,更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目标相同,情感相通,内容相融;侧重点、性质、手段与方法又有所不同。作用上相互渗透,共同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担当着重任。  相似文献   

9.
《尚书》与《周易》同为儒家重要经典,历史变动观念都很丰富,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它们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极具比较价值。从具体内容看,二者的历史变动思想既有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又有区别。二者都染上了古代中国方能有的思想特色和文化内涵,亦即实用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儒学是治国安邦之道,其核心思想"仁"在经济管理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又称柔性管理,与现代管理学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很大不同,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超验主义思想家和实践家,其思想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有着不解之缘,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着相似的关注点。论文深刻剖析了爱默生思想与儒道思想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相通之处,为当前东西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的和谐共处与求同存异提供了一个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克勤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6):61-63,67
杜威和毛泽东都是对中国教育有巨大影响的教育家,在教育思想背景和渊源、教育哲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具体教育实践等方面,他们既有许多相通之处,也各具特色。对两者作比较研究有助于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继承创新,有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且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先进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有很多相通之处,找到两者结合的契合点,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思想理论,提升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墨子在先秦诸子中的地位比较独特,与儒家并称为世之显学,共思想具有鲜明的平民性。本文择要论述墨子的平民思想,从不同方面展现墨子思想的平民性。墨子思想与儒家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尖锐对立,形成百家争鸣的焦点。墨子的平民思想为我们今天建设多元的新文化、新道德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彬 《文教资料》2009,(3):101-102
杜威和布鲁纳均为经验课程论和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课程思想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很多分歧,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两位教育家的思想精髓,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范围内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传统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梳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探析二者的异同之处,可以让我们在汲取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长处的同时,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王晓范 《政治思想史》2019,(4):68-78,198
梁启超主要是通过明治时期日本的文献来接受与理解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梁氏参考的文献相当驳杂,内容上存在矛盾之处,反映了日本当时的时代特色。明治日本对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摄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边沁功利主义思想在明治日本受到相当大的曲解,另一方面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中最重要的经验论哲学基础被忽略。这些不可避免地对梁启超的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摄取造成了重要影响,但梁启超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又使其对边沁思想的理解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雷雨》与《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艺术魅力。两部作品都各自着力塑造了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繁漪和安娜,但她们反抗的外在表现和精神内涵又有很大的差别,具体体现为她们的性格发展逻辑和反抗轨迹蕴涵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综观英汉语计量词汇,二者既有差异,又有相同、相通之处;它们的异同来自其各自的文化与传统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指导语言实践,因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胡适和梁漱溟的中西文化现有相同或相通之处:他们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缺陷,因而必须 进行革新,对传统文化都有肯定有否定。同时,他们在如何评估西方文化、如何革新中国文化的问题上又存在着 较大的分歧。他们对中西文化冲突问题的探索既有种种缺憾,也不乏真知灼见。研究和比较胡适、梁漱溟的中西 文化观之长短得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