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选材时,怎样用好经典素材和时事素材是一直困扰考生的问题,经典素材往往被贴上古板的标签,甚至有些经典素材被"打入冷宫"。其实,只要学会将经典素材和时事素材"混搭",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技法指导】一、同类叠加所谓"同类叠加"是指考生在阐释某一话题时,从经典和时事两个角度选取同类素材,即要么同时选正面素材叠加,要么同时选反面素材叠加。请看《心甘情愿》一文片段:2014年6月,在《儒藏》"精华编"出版发布会上,带病参会的国学大  相似文献   

2.
很多科学老师在认为科学技术课内容是劳技课老师的任务,与科学老师无关。于是,上这部分内容时,要么简单应付一下,要么上成手工课,没有从技术教学的高度去上这些课。有一次,在全国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保护鸡蛋》一课,孩子们展示出杰出的技术课学习才能。活动后,家长老师对这个班的孩子赞不绝口,我校的技术教学活动也得以被更多地关注。《保护鸡蛋》一课是典型的技术课,我第一次试教时的思路是:先提出任务即:怎样使鸡蛋从高处落下不会碎掉——设计鸡蛋保护器——简单介绍——制作鸡蛋保护器——展示成果。由于当时还没有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19,(4):25-37
解志熙先生《"穆时英的最后"——关于他的附逆或牺牲问题之考辨》和孔刘辉先生《谍影重重——穆时英之死新探》两篇文章要么对关键材料视而不见,要么解读时持有深深的成见,它们的论证过程与观点皆经不起仔细推敲。既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穆时英是汉奸,也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他是卧底。此事目前只能说是一个悬案。  相似文献   

4.
我们现在读到的历史记载,是事实吗?如果不是,那真相是如何被岁月烟尘掩盖的呢?纵观历史的长河,无论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是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无论是楚汉之争还是一次次的欧洲争霸之战,战胜者都是要么英明神勇、要么大仁大义,战败者要么荒淫无道、要么愚不可及。胜出的历史法则果真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吗?近日,习《公输》一文,对此产生了深深的疑惑。文中写道:墨子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自告奋勇地去楚国说服公输班和楚王,经过一番辩论,使楚国放弃了攻宋计划,捍卫了和  相似文献   

5.
误会     
李隆雨 《初中生》2007,(12):48-49
尘衣拨号:大家还记得我们做过的一个策划《你看你看“误会”的脸》吗?生活中发生的误会太多了,要么是被人误会,要么是误会别人,你一定也碰上过吧?那么你是怎么对待的呢?来看看下面两位同学遭遇了怎样的误会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对《水浒传》中燕青的评价,过去一般认为其要么是"奴仆",要么是"奴才和无耻之徒",要么仅仅是一个"反抗者"。现在人们对燕青的认识则多侧重于其机巧、灵活,人见人爱的特点,对其才能即使有人注意到,也是浅尝辄止,燕青配角的印象可谓根深蒂固。实际上,我们对燕青的认识一直存在名实不符的现象,与《水浒传》的作者所塑造的燕青相比,燕青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看轻了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作品中人物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总有它内在的逻辑,要么是情绪所致,要么是个性驱动,要么是情节需要。教师需要透过表象,揭示和领会它背后的信息,才能更准确快捷地完成对作品的深层解读。我在分析《鸿门宴》人物时,就抓住两个词,一是项羽的“大怒”,一是刘邦的“大惊”,通过它们构建课堂流程,洞悉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8.
    
冯瑜 《中学生博览》2012,(16):32-34
《步步惊心》开播之初,在我面前出现了两条路:要么步步惊心,要么步步为营。在穿越小说泛滥的年代,女孩子们或多或少看过一点,因此这部电视剧一上演,马上引来班上女同胞们的热议。无形之中,女生们被分成了“步迷”与“不迷”,后者自然遭到前者投来的异样目光:这孩子真是个土包子啊!  相似文献   

9.
豫剧之父樊粹庭为豫剧发展所做的贡献不啻于莎士比亚为英国戏剧所做的贡献,樊戏《义烈风》与莎剧《奥赛罗》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不同文化中的真善美。前者起于外因而后者起于内因;两剧在惩恶方面义不容辞,在扬善方面殊途同归。两剧要么彰显道义、要么惩戒内心的黑暗,共同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要么是帝国殖民的工具,要么是殖民地进行反殖民的武器。叶芝以翻译为有效的反殖民工具,将古希腊戏剧《俄底浦斯王》和《俄底浦斯王在克罗诺斯》译成现代英语剧本,将一个古代被殖民民族的剧本译入英国殖民者的语言,并加以爱尔兰化改写。本文从后殖民文化翻译理论视角对叶芝翻译这两种希腊戏剧的原因和策略进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后殖民文化翻译,是爱尔兰后殖民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1.
符礼科 《生活教育》2012,(21):23-24
李镇西老师曾经教了一个学困生,他叫万同,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语文单元检测得了17分。课堂上的万同要么坐不住,要么心不在焉。为了让万同在课堂上"管"住自己。有一个星期日,李老师约上万同等一群调皮学生去杜甫草堂游玩,与万同在一起划小船时,师生谈心以后约定,以后只要能听懂课,万同就认真听;遇到听不懂的时候,就看《烈火金刚》。  相似文献   

12.
尽管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与女性相关,但多数女性都是站在男性的视角里去解读,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要么完全没有性别意识,要么女性处于被压迫、被歧视的地位,女性角色彻底融化在男性经验里。然而,作为一部富有幻想色彩的小说,《奥兰多》看似荒诞不稽,实则蕴含着鲜明的超越性别的论调,通过性别的转化超越性别,探寻真正自我。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探索《奥兰多》关于死亡与自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正>李尚龙青年作家出版作品《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最新力作《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写给每一个要活得丰盛且耀眼的你。全书41篇作者亲历、亲闻的故事,把生活的现实、功利、残酷拆开来给你看,告诉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多篇火爆朋友圈的正能量好文《舒适区终有一天会毁掉青春》《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忙起来多好,因为闲下来更累》《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了人的一生》《弱者看平台,强者造平台》《别怕麻烦人,好的朋友都是麻烦出来的》等也都收录在本书当中。  相似文献   

14.
姜小鹏  何英莲 《班主任》2013,(11):72-72
暑假,我阅读了《班主任》等杂志刊登的一些文章。面对优秀班主任先进的管理理念、高超的管理艺术……心中迫切希望在班里大展拳脚。开学后,当我把一些班级管理方法机械复制到自己的工作中时,却感觉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力不从心,要么收效甚微。真是“肚中想法千千万,实际操作半点无”。怎样才能运用好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呢?读完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一文后,我有了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师范类《电工学》教材中在分析自耦变压器时,都以降压状态为例,对于升压工作情况要么不讨论,要么一笔带过,因此,笔者在讲授该内容时,针对学生提出自耦变压器在升压工作状态下是什么情况这个问题,进行了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中,收录了鲁迅的《呐喊·自序》,关于这篇文章中的几个问题教参上所涉及要么值得商榷的,要么故意回避,但这两个问题对于认识鲁迅这位文化巨人是有益的。现试论之。  相似文献   

17.
论教育信息系统视野下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很少有专家学者认真探讨过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二者未能真正做到实质性的区分,要么把二者等同混淆起来,要么作为截然分离的两个过程与阶段。二者之间实质性关系究竟如何?这是信息化进程中所必需正视而不能回避的问题。笔者最近在《中国远程教育》上撰文《论教育信息系统演进》(下称《演进》)指出从“教育系统”向“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末,我还在家乡祁门二中念初中时,从语文老师程杨木先生(现为安徽省特级教师)处第一次见到《初中生必读》(以下简称《必读》),我立即就被《必读》丰富多彩的内容所吸引,没想到这是与《必读》两代人情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梦遥 《大学时代》2004,(5):52-53
新学期伊始,考研狂飙又席卷全国各大高校,其气势大有盖过去年的趋向。据统计,2004年全国约94.5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竞争十分激烈,估计2005年将更多。如何在考场上充分展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从而出奇制胜显得至关重要。然而,许多准备考研的学生却被铺天盖地的考研信息折磨得昏头转向。面对“考研大师”“京派名师”“辅导专家”等等,要么茫然无助,要么无从下手;面对《考研宝典》《考研冲刺秘诀》《名师导航》以及各种各样的“内部资料”,要么稀里糊涂,要么无从选择。我想每个准备考研的学生都会有类似的困惑,尤其那些首次参加这种考试的学生更是如此。为此,笔者经调查和采访,结合过去和当今,对考研前期工作进行简单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农村校长总被“我们”看成是教育世界中的弱势群体。这里的“我们”包括官员们,包括专家们,也包括关心农村教育的方方面面的人士。《大公报》著名的记者范长江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对于西北的想象总会在犯两个错误,或者夸大它的荒凉和苦寒,或者奢望于它的崭新和发展。”“我们”对西部农村的教育讨论也常常容易犯这样两个错误,要么描述它的穷苦与可怜,要么批评、抱怨、指责它的不如意,要么就是希望应该怎么样,为什么不能这样。正是这两种错误所致,“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自以为是的、笼统的、抽象的、概念化的方式形成对“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