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从促进全民教育、关注性别平等的初心出发,LINESCO在成立IISTEM之前就推进过若干STEM教育项目,尤其在开发STEM素养框架、试验STEM教育课程以及促进STEM教育性别平等等领域颇有建树。进入21世纪以来,聚焦教育如何应对新世纪的各项挑战,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开展了关于21世纪技能方面的研究与探索。STEM教育理念与实践起源于美国,继而扩展至全球,各国相继开展了适合本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改革。美国在奥巴马、特朗普时期曾先后推出“STEM教育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技术和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进入21世纪,为应对新的社会、经济问题,技术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把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建构具有技术素养的社会;把工程学及工程设计内容整合进K-12技术教育课程框架,形成多种整合的技术和工程教育课程,如“准工程学”课程模式和“项目引路”课程模式以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可从中获取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美国整合性STEM教育框架基于STEM理念,阐明对整合性STEM的共识性理解,首次提供了涵盖K-12阶段的整合性STEM课程资源,绘制了STEM课程路线图,提供在课堂层次实施STEM的课程路线,为整合STEM方法的系统转型提供支持,以数据驱动STEM教学与评价,制定有效的STEM课程项目和STEM教师专业发展框架,推动整合性STEM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运用STEM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提高创新、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21世纪技能。美国整合性STEM教育框架的课程理念、课程路径与课程支持系统,对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STEM教育改革,开发全学段的STEM教育整体框架和课程路线图可以提供有益借鉴,包括基于标准的整合性STEM课程框架,赋能STEM教师的整合性教学实践和推动整合性STEM教育的系统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强国战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利用市场竞争促进公立学校变革来追求有质量的公平;利用教育技术促进教学变革,推动在线学校和课程的发展;加强STEM教育以及培养4C技能,且把STEM技能和4C技能视为21世纪最核心的国家竞争力.这四大基础教育强国战略旨在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美国人,重新强化美国在全球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5.
张志  袁磊 《教学与管理》2022,(30):101-104
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教育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美国先后发布了多条STEM教育相关政策。分析美国近十年的STEM教育政策,了解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特点,可以为我国STEM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文章首先梳理了美国STEM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以2011-2020年美国的STEM教育政策为研究基础,总结了美国STEM教育政策的三大变化。其次,归纳出美国STEM教育的五个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目标、以开发多学科交叉的STEM课程或项目为前提、以多方合力为手段、以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为突破口、关注教育公平。最后,结合我国STEM教育现状,阐述了美国STEM教育政策对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STEM教育政策;变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STEM素养;强调证据导向,提高STEM课程开发质量;构建教育评价体系,创新STEM教育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STEM教育已扎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之中,然而本土化STEM教育评价研究的缺位制约着STEM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欧盟“STEM横向技能评估”框架为参考,基于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本土化需求,构建了本土化的中小学STEM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含STEM教学目标评价、STEM教学设计评价、STEM教学评价反思等三个方面,细化为13个要点,能够有效地应用于STEM教学课堂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19,(3):47-57
现阶段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是缺少国家战略高度的顶层设计,而STEM教育体系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研究从结构、学段、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建议六方面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基于三者共有的核心部分和STEM教育指引等相关内容的分析,对建立我国STEM教育体系提出如下建议:系统整体化体系框架;细致学段划分;以科学教育理念为基础突出工程建模和知识融合等STEM特色来设置STEM教育理念;在传统目标分类基础上增加共通能力目标和跨学科概念目标来设置STEM体系目标;将体系目标和内容以科学(S)、技术(T)、工程(E)、数学(M)领域进行划分,并在科学(S)领域纳入三者共同的基础核心知识点;增加STEM教育案例。  相似文献   

8.
学前儿童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素养是支持幼儿运用STEM学科相关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解决真实世界复杂性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和生活化等特点。基于对美国、德国等五个国家课程文本的分析,学前儿童STEM素养包含经验层面的知识整合与应用、工具层面的技术设计与创新、行为层面的科学思维与表达以及态度层面的主动学习与探究四个维度,它们共同构成支撑幼儿开展跨学科探究活动的核心素养。为更好地发展学前儿童的STEM素养,幼儿园教师应明确学前儿童STEM素养结构,合理设置STEM活动目标;厘清STEM活动的特性,合理选择STEM活动的类型;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合理选择学前儿童STEM活动内容;开展过程性、持续性评价,强化教师支持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9.
STEM教育是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融合在一起的教育。开展STEM教育是有效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设了STEM"降落伞"主题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与STEM教育相关的195篇C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可视化地呈现我国STEM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STEM教育研究的热点包括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的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研究、融入STEM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STEM跨学科教学模式研究、美国STEM教育研究及本土化发展等四个方面。未来需要拓宽研究领域,关注STEM在高职和高等教育等的应用;立足实践积极探索STEM与创客教育的“融合创新”;转变研究范式,从“思辨范式”向“实证研究”转换;完善评价机制,提升STEM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