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课堂是一个由人、技术、环境、资源等要素构成的泛在学习环境,是基于对传统课堂存在不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新型的课堂教学技术和策略构建的满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学习环境。互动是未来课堂的核心,未来课堂的互动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之外,还包括人、技术、环境、资源四个维度之间的互动。研究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未来课堂,进行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17,(2):47-53
视频互动同步课堂是目前乡村学校共享城镇优质教师资源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新型视频互动同步课程教学环境下,开展了系列教学实验,进行了学科知识测验和教学活动体验调查。数据表明:同步班级和主播班级的学生以及主讲教师都获得了较好的教学体验;同步班级和主播班级处于同等有利的学习情境;视频互动同步课堂无损于主播班级学生的学习;视频互动同步课堂有益于同步班级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视频材料凭借真实的语境和语言输入促进听说课堂上的语言习得。拟以输入假说、互动假说为理论基础,探索运用语音分离、视频暂停、分片段观看、正常观看四种方式使用视频材料开展听说教学活动,分析其如何促进学生听说课堂的语言习得过程,并简要指出教师在利用视频进行教学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依据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从“2022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中选取3个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学视频课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课堂互动行为特征发现:课堂整体互动情况良好,课堂提问创新性与开放性不足,技术利用程度较高。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课堂视频观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三条改进策略,以期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供参考,助力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立足课堂研究制高点,通过课堂与课堂形态、课堂生活世界、课堂研究、课堂研究中的观察、课堂研究中的访谈、课堂研究中的诠释、课堂志研究、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技术、课堂视频分析技术及专业听评课的方法与技术等内容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课程、教师、学生诸多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而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这些条件和基础,不能完全实行、照搬"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是,"翻转课堂"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改变课堂单向教学模式为"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方面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向具有高度的适切性。本文从课堂组织的技术运行角度,列举实行互动理论课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课堂视频分析为研究教学和学习过程及其近因提供了获取数据、提升研究实证性水平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国际比较、教学改进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理论建构、教师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学科内容分析、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分析、课堂谈话分析、会话分析、微观民族志分析、境脉分析、现象学分析等多种理论进路,分析单元包括问题点、教学场景、语句、话轮/会话、完整主题会话/片段、完整课堂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演播室视频互动技术的形成及其实现原理,该技术较好地实现了电视节目中的观众互动;针对远程教育中学生不能更多地参与实际课堂学习的问题,本研究将演播室视频互动技术引入远程教育中,实现学生老师可以跨越空间通过网络实现视频互动交流,使其共同参与虚拟课堂;并设想将演播室视频互动技术和虚拟演播室或智能录课系统结合,用来制作网络视频课程。  相似文献   

9.
选用课堂互动双编码分析系统(MFIAS),运用矩阵分析和曲线分析等方式,从课堂氛围、教师提问倾向、课堂结构、教学风格等方面对"一师一优课"中的某一堂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视频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数学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采用"小步走"的教学模式.这启示我们:为了提升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效率,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构建课堂教学共同体;让问题驱动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理安排课堂小结,梳理数学知识脉络.  相似文献   

10.
学习“课堂互动”理论 创新教师培训课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堂互动"研究理论从意蕴、关键概念、课题和挑战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学习和分析"课堂互动"理论,触发对教师培训课堂创新的思考,其主要启示是:教师培训课堂应该确立以"参训教师为本位"的培训观;要构建参训教师的"学习共同体";要以参训教师的"实践研究"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