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逐渐成为国外成人学习与工作研究的主题,相关研究主要论及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的提出、内涵、价值和途径等。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产生于日常的工作行为中,是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学习,是未经计划或并非期待的事件的结果。工作场所不仅仅是一处物理场所,而且是分享价值、观念、行为和态度的场域。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合法"环境。组织应当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培育分享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2.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范畴,在成人教育、企业培训、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都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之而来的是各领域研究者对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的认识千差万别,不利于在同一话语体系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本研究吸收了不同领域学者的观点,试图从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理论的视角建立一个工作场所学习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徐瑾劼 《职教论坛》2012,(4):52-56,71
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WPL),作为一种职业学习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了数次蜕变.在遥远的中世纪,它表现为一种近乎于生活形态的学徒制,为人类孕育出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到了近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在制度化教育普及的浪潮中,学校逐渐替代了工作场所,从工作中学习不再是人们掌握技艺的唯一途径,反而成为了耗时、低效人才培养模式的代名词.直至现代,在知识经济的主导下,在终身学习思潮的推动下,工作场所学习又再次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职业教育界,它演变为目前与工作世界广泛合作的各类名目繁多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work-based learning).它的卷土重来以及对学徒制价值的重新审视到底是对手工业精神的复辟,还是对职业教育初始形态的怀念?  相似文献   

4.
工作场所学习与情境学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工作场所学习、情境学习等一些新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成人学习的新方式,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工作场所学习与情境学习的概念内涵及特点,试图对工作场所学习与情境学习有更深入的了解。笔者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成人利用这两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工作场所学习顾名思义即在工作场所中学习,具有时间灵活、地点固定、环境全真、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等优点,文章从余力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工作场所学习在减轻负担,增强能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从成人学习者个人层面、企业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分析了工作场所学习的现实意义,以期唤起社会各界对工作场所学习这一成人教育方式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时代,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日益受到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关注,有关工作场所中的成人学习方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然而,多种多样的工作场所学习方式的提出。一方面反映出了工作场所中成人学习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该领域的模糊性与混乱。  相似文献   

7.
工作场所学习相比于正规学校教育来说,获取的知识类型更为广泛多样,因此,需要通过多种学习途径来实现。特就工作场所学习中采用最为广泛的研讨会与面谈方式中的一些新发展,以及评价有效的工作场所学习途径的四条标准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8.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形式,将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有效地融合,成为从业人员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越发地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分析了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工作场所的混合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5):121-124,135
文章以工作场所的混合学习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工作场所混合学习定义,即工作场所混合学习是指成人在工作场所内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包括工作活动混合、学习活动混合、学习技术混合和学习环境混合。阐述了工作场所混合学习构成要素和混合特性,并从学习角度和环境角度对混合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工作场所学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场所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探讨了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并对工作场所学习的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术界对非正式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从社区教育、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三大领域进行宏观把握,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非正式学习的内涵、理论基础、价值和应用四个方面。尽管国内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与国外研究相比,仍存在高质量的研究文献为数不多、研究内容与群体过于狭窄、研究方法理论探讨居多而实证研究较少及研究对策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四个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非正式学习是教师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已有的研究对其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内涵入手,讨论非正式学习对于教师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非正式学习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非正式学习”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正式学习是西方国家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深刻认识人类学习的本质具有重大价值.一般通过对比较学校环境中的正式学习来界定非正式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活动蕴涵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与结构性的教学距离较远.非正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比较法,而在收集数据时,定性和定量的手段均被采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learning of new teachers in England where all such teachers have to complete a statutory induction year,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part that may be played by non-formal or informal learning. Drawing on the work of Eraut, and Guile and Griffiths, it uses interview and survey data from work with new teachers to identify three aspects of work-place learning which, it is suggested, may not be best accommodated within current induction arrangements. Concluding that much of new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is informal rather than formal, reactive rather than deliberative and collaborative rather than individual implications for the ongoing improvement of induction practice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5.
在工作环境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非正式的偶发学习已成为人类在职场中的核心学习形式.一般从与正式学习相比较的角度来定义非正式的偶发学习,它具有非计划性、非结构性、隐晦性、互动性等特征.默会学习、全人学习、实践共同体等理论能够为这类学习的合法性和价值提供辩护.  相似文献   

16.
对大部分人来说,当我们讨论学习时,我们会不可避免地将其与正规的教育系统联系起来。但任何关于ICTs在儿童学习中角色的研究都使我们认识到,在校外情景中,儿童非常容易沉浸于ICTs相关的活动中,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包括学校、家庭、休闲、图书馆、博物馆等在内的"教育生态学"。本综述首先对"非正规学习"进行了界定,指发生在学校环境之外,数字技术支持或与数字技术交互的非正规学习;接着讨论了本研究所依据的学习的核心理论以及在ICTs支持的关于学习的研究中不断产生的新的学习理论;勾勒出儿童在校外获取和使用数字技术的情景;然后基于已有的关于技术支持的非正规学习的案例,总结提炼出技术支持的非正规学习的关键特征;最后对这些研究的理论和政策含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剖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内容分析的视角,梳理了近十年来国外有关在非正式科学学习环境中应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实证研究,发现:移动设备在非正式科学学习中的应用尚不广泛,且呈现地区研究差异;研究者多关注小学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并与户外环境研学旅行联系紧密;移动设备在非正式科学学习中不仅扮演“学习助手”的角色,而且可作为学习资源直观呈现学习内容。此外,文章针对未来研究非正式科学学习提出了建议,如重视基础教育阶段非正式科学学习的机会、设计良好移动学习资源或选择合适移动技术、思考移动设备应用于非正式科学学习的结果测量方式、加强对多个科学领域进行非正式科学学习的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学习化社会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着科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到来,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化社会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初步了解、研究与深入实践的过程。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关于学习化社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学习化社会理论研究发展阶段、呈现的特点以及研究的具体的内容,提出由国内外学习化社会理论研究进程引发的几点思考,以期引发人们对学习化社会深入发展的进一步反思,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化社会构建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非正式学习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背景下,文章从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对比的视角,对非正式学习的本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实践性强是非正式学习的本质属性,非正式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