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融亲  谢晨舒  周媚 《广西教育》2022,(12):121-123+131
本文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措施:搭建高水平、高质量课程教学信息化技术平台,实现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通过增加针对性的培训、制订信息化教学改革方案、以赛促教,提升教学团队信息化教学能力;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有效运用教学评价考核、实现教研联动,完善信息化教学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信息化教学已是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教师要积极主动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鉴于此,本研究以新时代高职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育体系构建为出发点,探讨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策略,以促进高职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蒋玲娟 《学周刊C版》2024,(13):102-105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幼儿舞蹈创编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教育课程,不仅涉及幼儿的艺术素养培养,也关乎高职大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职关于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实践探索,阐述了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价值意蕴,包括提升学生创编能力、培养艺术审美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拓宽教学路径;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学生导向原则,包括个性化、互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提供了教育信息化2.0下的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实践策略,包括多媒体技术与舞蹈教学整合、创造力与表达能力培养、实践与演出环节的强化,以及创造合作与共享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分析慕课在推动高职教学改革方面具备的优势,提出在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即:确立正确的高职人才培养观;调整现行教学计划;鼓励个性化授课;采用信息化手段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全校大分层教学等。  相似文献   

5.
钱静 《学周刊C版》2024,(10):101-10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先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自主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等,接着阐述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机制、组建专业信息化教学团队、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引入先进的教学软件和工具,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高效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个性化教学管理与泛在学习环境的实现变得容易。目前大规模开放网络化教学模式(MOOC)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重点阐述了MOOC平台的技术发展与理论基础,厘清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要素,诠释了在MOOC支撑下高职院校优秀师资教学团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与教学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建构。目的是建构一个由网络环境、高职院校环境和学习环境组成的教学管理生态系统,创新高职教学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情况的现状调查,了解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教师对教学信息化的认识及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能力等情况,分析阻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原因,以便能找到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平台对项目化教学的适应度极大地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通过对西南地区4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采用SPSS软件分析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现状,发现当前项目化教学存在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并从一线教师对项目化教学需求的角度来探究现有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改进措施,提出信息化教学平台需要提供多元化学习环境、实现智能化活动设置、突出个性化教学服务和保证信息反馈时效性,才能更好地适应项目化教学,从而推动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程斌 《林区教学》2022,(10):48-51
“双高计划”的实施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背景下,提升高职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满足信息化教育的需要。梳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构成,可归纳为:信息化教学认知能力、信息化教学操作能力、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信息化教学探索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具体为:转变观念,深化信息化教学的内涵认知;加强学习,强化信息化设备的操控水平;注重创新,细化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勇于探索,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常态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其中信息化的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果尤其显著。在当今新时期网络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只有更好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加强,技能得到培训。高职院校动画设计原理这样课程的开展也要结合信息化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本文根据当今网络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谈谈新时期下高职动画设计原理课程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化教学,以使高职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娱乐节目如今在国内各电视台已成为与新闻、电视剧比肩而立的主打节目。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旧交替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正是娱乐节目中的诸多娱乐元素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奇妙契合,成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是人民大众意志的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