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国家赛艇队12名公开级女子双桨组运动员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前后功能动作筛查测试(FMS)成绩进行动作质量的比较,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功能动作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制定提高运动员动作质量和运动技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云南会泽高原训练基地训练期间进行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并在实验前后对运动员FMS 测试的7个评价身体功能动作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各指标得分平均提高为深蹲0.7分、跨栏架步1.3分、直线弓箭步0.9分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1.1分,4个动作得分较实验前都显著提高(P<0.05),而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旋转稳定性3个动作的得分较实验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有效地改善了运动员做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功能动作等的动作模式,表明采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可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与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改善高校篮球特长生的身体功能。方法:使用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随机选取的50名高校篮球特长生进行测试,从中选取分数较低的30名学生进行6周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训练结束后在进行FMS筛查,将前后两次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随机选取的50名学生FMS评分为13.28±2.59,选取30名评分最低的学生评分为11.7±1.74;进行6周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后30名学生的FMS评分为13.87±1.33,且两次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7个动作中,深蹲、跨栏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以及躯干稳定性俯卧撑的FMS评分有明显的提升(p<0.05),直线弓箭步与旋转稳定测试评分虽有提升,但训练前后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测试中高校篮球特长生表现出肩部、腰部以及膝关节的问题,因此,在平日的训练中应根据FMS功能性动作筛查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同时以核心力量的训练为主导,强化踝关节、髋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选取18名辽宁省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FMS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设计功能性动作纠正训练方法,最后分析8周纠正训练后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变化情况,旨在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和改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纠正训练前FMS总分低于14分,存在损伤高风险;其中深蹲、肩部灵活性和躯干旋转稳定性三项测试得分偏低,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最高。主要存在问题为踝关节背屈灵活性不足,下肢后侧肌肉紧张伸展性差,肩部灵活性差,多个维度上整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控制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一般。针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制定功能性纠正训练方案,纠正训练干预后,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总分有显著提高,且得分高于14分,损伤风险降低;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改善了运动员的动作质量,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可以有效检测出高校网球运动员关节稳定性、灵活性,对预防运动损伤、改善身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功能性动作筛查方法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进行实验前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为期9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40min左右的三个阶段的功能性纠正实验训练。9周的纠正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对两次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网球运动员肩部灵活性相对较好,核心的稳定性不足,各关节之间的肌肉柔韧性较差;左右两侧不对称性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髋关节以及腿部肌肉力量不平衡等;纠正训练后可在缓解高校网球运动员肌肉紧张度、增强肌肉力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训练9周后,FMS评分从14.08±2.12提升到17.75±0.54,使用t检验P<0.05;左右不对称性也得到了改善,增强了弱侧链的肌肉力量与柔韧性,动作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马拉松爱好者训练年限短,缺少运动基础,应针对马拉松爱好者的特点,寻找出更加合理且科学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尽可能保障其身体健康,有效提高运动成绩。该文选取某市的32名平均年龄为36.33±3.86岁的马拉松男性爱好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受试者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与身体形态测试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经过功能性训练后,体脂率为17.12%±1.63%,对照组进行常规性训练后体脂率是18.23%±1.02%,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脂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经过8周的功能性训练后,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由训练前的14.78±1.43提升到了17.78±1.21,对照组经过8周的常规性训练后,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由训练前的14.41±1.58变化为14.84±1.49。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8周后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化检测,发现P<0.05,表明实验组经过8周的功能性训练后与对照组的评分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功能性训练对于改善马拉松爱好者的身体功能与身体形态具有显著性的效果,可以在马拉松训练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对男子足球运动员FMS测试和运动损伤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U16全运男子足球队队员20名,在男足运动员准备活动中增加为期六周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计划,前后用FMS测试和评估,并对损伤患病率进行调查。结果: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计划执行前后FMS测试评分深蹲、跨栏、分蹲、俯卧撑和体旋比较,训练后功能性非常显著改善(P〈0.01),主动举腿功能性显著改善(P〈0.05),但肩部柔韧功能未见显著性差异;全队运动损伤患病率由40%降低到24%,未见显著性差异,急性损伤患病率由20%降低到8%,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FMS测试对运动员进行功能性测试和评估比较简便科学,由测试结果设计的功能性训练方案在实践应用中可有效降低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急性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7.
该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功能性训练,研究适合高校篮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结果表明,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提升可以采用功能性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但是功能性训练提升的效果更为明显。具体来说,功能性训练对于上肢和核心肌肉力量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远远超过了传统力量训练的效果(P<0.01),下肢肌肉力量的提升效果虽不及上肢肌肉力量与核心肌肉力量,但同样相对于传统力量训练有显著性的效果(P<0.05)。此外,功能性训练还能增强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提高技术动作的表现,加强核心力量与稳定性,降低训练或比赛中的受伤风险。因此,建议将功能性训练纳入日常训练中,针对运动员躯干稳定性和肩关节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进行强化纠正,最终提升运动员的身体功能,增强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8.
李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10):162-163+223
目的:研究高校足球运动员功能性训练与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为期9周的功能性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使用数据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前后身体功能以及身体素质变化。结果:通过9周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动作中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躯干稳定俯卧撑的提升较大,表现为P<0.05,实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肩部灵活性与旋转稳定实验前后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身体素质测试中立定跳远与5×25米折返跑试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然而30米直线跑试验前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建议:进一步设计功能性训练方案,以便更好的满足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需求;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相对比较局限,后续需增加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检验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检测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身体功能的不足之处,使用ROC曲线图以及Youden指数确定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损伤阈值,分析其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所选取的30名足球运动员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中足球运动员FMS评分最多的学生是15分,共9人,最低分仅9分,其中深蹲、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旋转稳定动作的评分最低;使用ROC曲线图分析得知曲线下面积为0.784,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高中足球运动员FMS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损伤阈值为14分。建议:在日后的训练中要将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使用到日常训练,结合测试结果,对高中足球运动员尤其是14分以下的运动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的功能,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提高运动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鹏  李春雷  刘杰 《体育科研》2018,(4):94-101
目的:对国家艺术体操队22名运动员进行功能动作筛查并分析,了解该项目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特征,并针对存在问题的功能动作提出纠正性训练方法,以期达到改善功能动作质量、减少损伤发生、提高专项训练水平的目的。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结果:(1)队员的FMS得分为13.0±2.5分,存在较大的损伤风险;(2)主动直膝抬腿、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与其他动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3)共有23人次在测试中存在疼痛,7人次存在不对称现象。结论:国家艺术体操运动员:(1)髋、肩关节灵活性较好而踝关节则较差,部分运动员腰椎灵活性过度而胸椎灵活性受限;(2)髋关节、肩胛区及核心区稳定性较差;(3)小腿三头肌柔韧性差,踝关节和髋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失衡,部分运动员下肢不对称。纠正性训练应首先根据排序原则进行排序,其次从灵活性、稳定性、功能性力量、动作模式重建这4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最后,8周的纠正性训练显著地提高了FMS得分,功能动作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赛前高原体能训练对高水平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体能竞赛成绩的影响。方法:以7名优秀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2个阶段有所侧重地进行赛前高原体能训练,并分4次测定体能竞赛项目成绩。结果:经过5周的高原体能训练,参加全国冠军赛的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30 m冲刺成绩有显著性提升(P<0.05),引体向上、躯干核心力量、3 000 m跑及体能总成绩有非常显著性提升(P<0.01),垂直纵跳成绩有提高趋势(P<0.1);7名运动员在冠军赛体能竞赛中均取得最佳成绩,其中4名运动员创造了最佳游泳专项成绩。结论:高水平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进行以力量训练为主的赛前高原体能训练有助于提升体能竞赛成绩;力量训练未对高水平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游泳专项成绩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拟在高校大学生篮球集训中加入FMS评估测试,综合大学生篮球项目的特点并结合国外的一些训练案例将康复体能训练进行提炼改进,以期制定适合大学生高水平篮球队员基本功能性动作评估与康复体能相结合的方法,为高校球队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治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复合得分14分分级的标准可作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参与赛前集训时急性损伤风险参考指标。(2)康复体能训练干预提高了FMS得分且降低了损伤高风险组急性损伤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8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游泳运动学院的一级游泳运动员进行陆上瑞士球核心训练和水中瑞士球核心训练,探讨水中瑞士球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8周陆上和水中瑞士球训练均能显著提高优秀游泳运动员躯干力量、背肌耐力和身体平衡性,改善运动员陆上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进而改善游泳运动员力量传导的效率,促进躯干和上下肢之间力量的有效转移,提升打腿和划手的效果,提高50 m自由泳运动表现;两种训练对运动员柔韧性和功能性表现无显著影响;水中瑞士球训练对各测试的提升幅度和RPE强度上均高于陆上瑞士球训练,且水中瑞士球训练手段可以更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的50 m自由泳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功能性动作测试方法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身体功能性测试,对受试者测试评分进行分析,以此探究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左右两侧非对称性的功能缺陷。结果发现,高校足球运动员FMS评分相对较低,且存在左右两侧非对称性问题。下肢测试中,跨栏步与直线弓箭步存在左右两侧非对称性问题(p<0.05),肩部灵活性动作同样存在左右两侧不对称性问题(p<0.05),左右两侧非对称性问题极大降低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增大了损伤概率。建议: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身体功能训练,增强弱侧链的功能,提升左右对称性功能,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助力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8名散打运动员进行FMS以及力量素质测试,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偏相关系数分析.探讨散打运动员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与力量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专项角度研究散打运动项目力量素质的训练理念并提出建议.得出结论: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于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体现并不具有前瞻性,只能作为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的...  相似文献   

16.
林子路 《健与美》2022,(11):120-122
目的:分析功能性训练在体操运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体操运动员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名运动员进行传统体能训练,观察组30名运动员进行功能性训练。结果:观察组运动员的快速力量素质得分、静力性力量素质一级专项素质总分均优于对照组运动员(P<0.05)。结论:体操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期间应用功能性训练方法能够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各个环节与肌肉的协调,加强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该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究功能性力量与血流限制整合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相关生理指标及体能素质的影响。方法:14名男子足球运动员分为整合组(n=7)和对照组(n=7),整合组进行功能性力量组合血流限制训练,对照组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实验干预开始前进行前测,8周后进行后测。比较实验前、后等速肌力、速度、爆发力、灵敏素质以及最大无氧功率和下肢围度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1)8周训练干预后,整合组和对照组膝关节60°/s角速度等速峰力矩显著增强(P<0.05),增幅优于对照组。2)整合组最大无氧功率、平均无氧功率、下肢围度等生理指标显著增加(P<0.05)。3)整合组在爆发力、速度素质测试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但T灵敏测试,整合组和对照组均未产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功能性力量与血流限制整合训练可以提高足球运动员无氧能力、等速肌力、速度、爆发力等素质,并有效促进肌肉肥大,训练效果优于功能性力量训练,但灵敏素质未见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学生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和伤病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目前的身体状态和伤病情况。根据FMS筛查结果,设计身体功能训练方法。通过为期16周的身体功能性训练,来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FMS筛查结果和伤病发生率。结果表明,经过16周的身体功能性训练,篮球专修学生的FMS分值和伤病发生率分别由平均14.51提高到16.72和由57%降低到28%,P<0.01。说明身体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降低篮球专修学生的伤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高校排球专项大学生存在的伤病隐患,更好地开展高校排球专项课程,采用测试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FMS和YBT在排球专项大学生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FMS和YBT相结合对排球专项大学生的运动损伤风险进行评估时,效果优于采用单一方法评估。其中,采用FMS得分与YBT综合得分相结合进行评估的效果最优。建议在现实情况中,尽可能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对学生损伤风险进行评估。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功能和所需要的运动素质,在训练中加入功能性训练,改善身体存在的功能障碍情况,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FMS功能性动作筛查手段与马拉松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30名马拉松爱好者进行基本动作模式测试,用数据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马拉松爱好者稳定性动作模式功能优于灵活性动作模式功能,肩部灵活性与主动直腿上抬的FMS评分为1.98±1.62与1.79±0.96,基础动作模式双臂上举深蹲FMS评分最低为2.07±0.51。结论: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可以准确发现导致马拉松爱好者动作模式不良或损伤概率高的不利因素。建议:马拉松爱好者需重点关注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提升上下肢的肌肉力量与延展性,根据FMS筛查结果提出的针对性纠正计划循序渐进地科学训练,从而实现强化身体功能、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增加马拉松爱好者运动年限等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