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央提出"六稳"和"六保"措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其中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1997年至2015年区分加工贸易的投入产出表,界定出中国近二十年来六条关键产业链为纺织业、通用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工业以及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产业链的长短期影响。从疫情常态化来看,数字技术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稳固国内产业链的同时,理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产业链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数字技术贯穿产业链发展的各环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从而,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稳步实现高效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析疫情对文旅经济的影响,阐述对疫情过后文旅经济发展的判断和思考,以及疫情之下夜游经济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54家三级公立医院2019年—2020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反映新冠肺炎疫情对三级公立医院产生的影响,如就诊人数急剧下降、医疗收入大幅减少、管理费用和人员经费占比明显增加、收支结余同比下降等。对此提出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等建议。同时,医疗机构也要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控制医疗业务成本,减少各类不必要支出,挖掘发展潜力,保证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通过梳理归纳疫情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比较系统地阐释了疫情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机遇,并从市场和政府角度分析疫情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疫情为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驱动力主要来自疫情冲击下的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需求。实施“增强动力型”结构改革是政府化疫情危机为产业发展新动力、培育长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阅读推广工作是其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文章论述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特点,提出了在疫情常态防控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对我国外贸和跨境投资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和结构的影响,阐述了疫情从外部需求、外贸主体和贸易条件三个方面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挑战,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模型和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国际经济形势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执行状况等设定两种不同情景,并分别分析和预测了2020年下半年我国的进出口形势,进而就疫情对我国产业外移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进行分析,展望了美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重构对我国产业转移的挑战,并提出以开放稳外贸、以扶持畅循环、以改革稳外资、以科技降风险等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推进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经济视角,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北京市第三产业GDP占比、CPI波动、第三产业收入变化和行业变动等数据指标,分析了疫情对北京市第三产业造成的影响,依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确保政策落地;更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辅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第三产业线上化程度;优化第三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北京市第三产业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支撑疫情防应急控科普工作,云南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把打赢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科普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科学解读疫情,做好防疫科普宣传和线上便民服务;践行社会责任,各级科普教育基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刘忠宝  秦权  赵文娟 《情报杂志》2021,40(2):138-145
[目的/意义]微博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在疫情信息发布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分析疫情信息中蕴含的疫情事件及其对网民情绪的影响,有助于各级政府准确掌握网络舆论情况,科学高效地做好防控宣传和舆情引导工作。[方法/过程]以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微博新闻及其评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模型从微博新闻中抽取疫情事件并建立疫情事件画像;在情感词典的基础上,引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模型建立网民情绪画像;利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Bi-LSTM模型对疫情事件与网民情绪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结论]真实语料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围绕捐资、防控、临床和英雄等主题,CRF模型疫情事件抽取的F值均达到73%以上,Bi-LSTM模型网民情绪识别的F值均在70%以上,基于注意力机制的Bi-LSTM模型给出的网民情绪分布基本符合疫情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我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冠专项项目的研究进展,其主要结果已发表在Nature(Jia等人[1])期刊,同时也报告一些相关的扩展分析。首先,基于在疫情爆发前武汉输入到全国各地的人口数量,建立了时空基准风险模型,成功地预测和解释了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为了在新冠疫情初期对不同地区的疫情风险进行评估,我们发展了一个社区传播风险指数以及风险探测的一套工具,而传播风险是根据实际确诊人数偏离基准模型预测的显著程度来测量的。这一指数可用于疫情预警系统,来辨识和追踪那些具有高传播风险的地区。最后,我们用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的方法评估各种人口流动风险源的异质性,检验他们对新冠疫情传播的相对贡献大小,包括比较武汉居民与非武汉居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等对疫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读者与图书馆方面的改变情况,以及图书馆读者服务经验与不足,提出了面对外界不确定因素时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提高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推动生物、信息等领域实现重大科技进步的同时,导致全球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科技创新在应对疫情中的根本支撑作用凸显,以任务为导向的公私合作科技创新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导致科技创新不平衡现象加剧,面向人类共同挑战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需求显著增加。中国一方面应加强科技创新在应对疫情上的支撑力度,另一方面要提前谋划疫情后科技创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城市应急处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验,信息化应用在疫情防控和保障复工复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城市迎来了发展方式的转型。新型智慧城市促进了新业态的出现,激发了新城市活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应对疫情的有效措施之一,它是未来城市发展形式的重点。以新兴技术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让城市信息化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也让其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应有之义。未来,城市需要在维护日常管理与危机应对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应将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与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融合,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真正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治理是一场多主体、多需求的组织管理战役,也是一场跨部门、跨领域的人民战争.这场战役既要处理好人员防护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动态平衡,也要处理好公民权利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动态平衡,还要处理好国家安全与恢复产能之间的动态平衡.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为中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启示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布局.文章从...  相似文献   

15.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课题组于2020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中小微企业为对象的首轮调查。结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前期开展的其他企业调查,课题组分析了新型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影响,总结了企业受疫情影响的经验事实。我们发现在疫情发生后,企业经营普遍受到了负面冲击,主要表现在营业收入下降,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退出市场。但我们也发现,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政策正在发挥作用。与疫情爆发之初相比,企业的经营情况在好转,悲观预期在下降,对政府扶持政策的满意度较高。报告还发现了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现有扶持政策的不足,并据此提出了意见建议。未来课题组还将开展多轮调查,动态追踪疫情后的企业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窗口期中的感悟,分析疫情对演艺科技行业的各领域的影响,并给出破局思路以及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新媒体营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云台山景区的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的新媒体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得知其存在内容质量不高、运营技术欠佳、营销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最终基于疫情特殊背景,从游客需求变化角度出发,对如何完善景区营销管理和提升景区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景区后疫情时代的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它随着信息技术更新迭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教育方式。其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便利,但也存在一定局限。以江汉大学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情况为例,分析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效能,提出高校网络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武汉市,师生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济医学院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对医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不利影响被降至最低。该文从关爱学生、课程教学、招生、毕业、就业等方面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医科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探讨了今后在相关工作中有待加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