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联动发展的背景、价值和路径,旨在为“双减”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联动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有利于延伸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功能;有利于实现三位一体的全视域体育教育。为了最大限度挖掘体育联动发展的核心价值,提出了提升生命健康认知,树立正确的家校社共育意识观念;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置;依托“双减”大背景,搭建家校社体育联动平台;构建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联动发展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双减”政策颁布的目的旨在从根本上释放学生学习压力,并将学校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推至新阶段。如何最大化发挥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各自特色,实现1+1+1>3的育人效果,亟需深思。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建议。研究认为,问题检视:“家校社”体育认知程度浅显;“家校社”体育资源供给乏力;“家校社”合作机制条件欠缺。建议:觉醒认知意识,更新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教育观念;凝聚体质合力,整合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优势资源;融合信息技术,塑造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内容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业与校外培训的减少使学生体育运动的时间与空间得到了增加。本文对“双减”政策提出后家校合作助力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实进行详细阐述,有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提升、身体素质的强化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机遇,剖析我国青少年俱乐部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理念的转变、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是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仍然面临发展容易受到制约和影响,缺乏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家-校-社”联动不足等挑战。提出推进策略:明确促进青少年体质发展目标,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强化学校主阵地,促进“家-校-社”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构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标准化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价值、困境,并提出保障策略。价值:助推政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助力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促进学校内外体育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学校体育治理。困境:组织效能发挥受限,协同机制尚未形成;制度规则约束力弱,工作机制尚不健全;资源供给内容有限,运行机制动力不足;数字技术支持不足,治理机制尚不完善。策略:以多主体协同为核心,为广泛参与提供组织保障;以政策制定为举措,为长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以多形式供给为基础,为高效服务提供资源保障;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为高效治理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的实质在于减量增效,让教育回归家校共育。体育家庭作业则有助于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形成健康行为、彰显体育品德,将“学、练、赛”一体化落到实处。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多项措施分析,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体育家庭作业一体化合作模式的构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课外体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方面。“双减”政策为中小学课外体育发展带来契机,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小学课外体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决策部署的重要工作,也是“双减”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因此要从目标定位、内容构建、政策研制、督导评估、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思考,切实推进中小学课外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进一步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青少年体育活动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如下对策: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强化体育意识的培养;扩大资源的有效供给,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发挥“家、校、社”主导作用,切实建设联动共同体;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和治理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给我国学校教育带来了新局面和新气象。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学校体育焕发出勃勃生机,小学体育教师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是小学体育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更新以往老旧教育观念、成功提升自我以适应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节点。本文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为主,对淮安市小学为应对“双减”政策而展开的体教融合举措进行研究分析,以淮安市小学体育教师的未来前景为核心,提出如何改变其自身现状来应对新时代体育变革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等方法,对“双减”政策助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学科逻辑、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进行探究。研究认为:“双减”政策筑牢学校体育“全面育人”的学科归旨、深化学校体育“具身实践”的学科特质、确定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学科功能;在“双减”政策助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受到应试化教育体制、制式化教学方式、单一化课程内容的影响,同时面临学科归旨偏移、学科特质畸化、学科功能受限的问题。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需借助“双减”政策契机,在加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体育引领诸育融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推进健康教育改革方式,助推学校体育实践回归学科归旨、阐扬学科特质、彰显学科功能,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全面育人价值、具身实践成效、健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发展依托于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梳理是学校体育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审视校社合作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立足多元主体协同视角,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系统性梳理不同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关系,探寻校社合作未来发展趋势和策略。研究发现,政府是校社合作中多主体协同治理的重要主导,社会体育组织与学校体育合作的资源质量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校社合作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稳定策略需要把握不同主体的策略选择。依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提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组织协同参与校社合作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策略建议:政府设立制度保障,协调多元主体的行为策略;家庭理性参与治理,形成多方位合作治理系统;学校强化自主治理,实现长效化稳态治理格局;社会体育组织建立长远规划,实现资源要素“精准扶持”;第三方机构干预,实现管办评分离监管评估。  相似文献   

12.
韩羽  吴铁勇 《体育科技》2023,(4):127-129
梳理《体育的迁移价值》的主要内容及其内涵,分析《体育的迁移价值》的时代意义与现实关切,提出体育迁移价值的实现策略。文章认为体育的迁移价值为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的时代意义,为我国体教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双减”背景下体育迁移价值的现实关切在于体育价值观能否正确树立、科学运动是能否普及、学校体育管理是否科学、高素质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能否实现。应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体育精神;遵循科学运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规范学校体育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加大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  相似文献   

13.
黄碧琼 《体育风尚》2023,(5):140-142
我国在2021年提出“双减”政策,“双减”政策倡导义务教育阶段要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让学生在放学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该政策的实施促使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打破边缘化现状,特别是体育学科。体育学科可以通过留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这与“双减”政策倡导理念相吻合。而如何让体育课外作业有效实施成为众多中学体育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对中学体育课外作业有效实施展开相应研究,从中学体育的概况入手,简单介绍体育课外作业的内涵和重要性,最后详细阐述中学体育课外作业有效性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实证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由此确立的社会组织合法性教育治理地位构成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合法性出场逻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构成其出场的合理性逻辑。随着体教融合与“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实施,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领域正逐步拓宽、范围逐步加大、程度不断加深,但仍面临制度空间约束、自身能力欠缺、社会认同缺失等现实困境。要通过不断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政策制度环境、健全参与机制、拓展治理空间、加强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增强社会认同等策略化解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促进社会组织有效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构建全新的中小学体育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学校体育综合育人效果,助推“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5.
课后体育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工作,是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探究课后体育服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治理问题,在对课后体育服务中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辨析并厘清各主体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对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深入剖析。基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责结构和互动关系设计出课后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框架,提出意识协同、制度协同、资源协同、信息协同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路径,为课后体育服务的高效施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政策是国家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双减”政策是国家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为目的,以广泛开展课后服务为举措,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而提出的顶层设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与演绎法等,以学生、体育教师、课程资源等三大体育课程主要构成要素为切入点,发现我国学校体育事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学生体质状况愈下、体育教师地位较低、体育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学校体育要实现新发展的应然选择:学校家长社会协同发力,助推学生体质新发展;利用政策效应树立威信,实现职业认同新发展;保障体育资源合理配置,加快课外体育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雨彤 《体育风尚》2023,(6):126-128
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帮助青少年减轻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体育锻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就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本文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工作开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为研究基点,结合“双减”政策落地给予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带来的发展机遇,并就“双减”政策视角下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家庭体育的现实价值包括:提升家庭成员健康水平,夯实健康中国之基;增强家庭稳定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代际体育参与的互动性,助力全民健身战略的普及。家庭体育治理的困境表现为群众体育政策制定逻辑忽视了家庭的衔接作用,垂直型体育管理结构的“基层淹没”使得家庭体育治理缺乏有效支撑,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互动性较弱,体育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在家庭体育治理中的作用尚未凸显,家庭体育开展的内在驱力不足。在破解家庭体育治理困境上,一是调整群众体育政策制定逻辑,重视家庭体育的衔接作用;二是健全垂直型体育管理结构,强化家庭体育治理的组织支撑;三是增强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推进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四是创新政社合作形式,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在家庭体育治理中的活力;五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吸引市场组织参与家庭体育治理;六是引导父母形成科学的教养方式,增强家庭体育开展的内在驱力。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和体育中考背景下,布置足球家庭体育作业对于学生足球技能学习与习得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积极补充。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实施足球家庭体育作业的价值意义、设计与实施原则、校本实施路径,总结出关于提高足球家庭体育作业效能的思考与展望:构建家校联合监控机制,学校、教师、家长要三位一体联合监督;设计多元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自我内驱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挖掘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家庭体育作业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孟然  张彪  郭兴 《体育教学》2023,(1):37-39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健全家庭社会学校协同育人机制”的构想,预示着家、校、社三方协作的育人机制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主题。通过研究得出体育的家、校、社共育方式是符合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未来体育教育发展的最终归宿,如今还面临着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校社体育脱节等影响因素,本文描绘了未来家、校、社体育共育的建设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