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当下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进程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举措: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构建良好的学科领域生态;搭建“学院+科研基地”支撑平台,不断创新学科组织结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全方位推进学科建设国际化,持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该学科的发展轨迹和主要举措表明,加快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学科交叉创新学科领域是关键引领,学院科研基地二元协同是重要支撑,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是首要职能,全方位国际化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有力支撑.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主要由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学术成果、一流的学生质量以及一流的服务能力组成.地方高校需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契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依托,探索一条具体可行的学科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3.
郭洪峰  文灿 《大学教育》2023,(18):1-3+13
教研室是开展本科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强教研室建设是各医学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文章针对当前部分医学院校教研室存在的教学职能弱化、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重研轻教”和“教研分离”、教师发展共同体功能弱化等问题展开深入剖析,提出以“金课”建设为契机强化教学职能、以教学为中心引领建设、全面重塑教师评价体系等建设路径,以期凝聚共识,确保医学院校教研室建设始终围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这一核心展开,从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照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ESI等第三方数据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情况,对湖南一流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推进湖南一流学科建设,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支持政策,强化团队建设,凝练优势特色。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列,凸显了学科建设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项国家的长期战略,"双一流"建设不只影响那些"一流建设学科",也不只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而是会对整个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作为对"双一流"建设的应对,很多高校围绕学科的增减、学科布局、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的分层与分类等对学科建设的方略进行了调整。为保障"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科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对相关应对策略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理论审视。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8,(2):40-46
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要建设教育技术一流学科应以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为依据。文章首先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六个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了其层级逻辑结构,据此构建出教育技术一流学科建设路线图,最后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解读说明。希望文章的研究能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技术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积极发展特色一流学科,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首先基于一流学科建设背景研究当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其次,从师资力量、校企合作、国际化教育和保障机制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方法,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流学科的建设对于高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是高校长久发展的重要追求,能够促使我国的高校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双一流"的提出也是有相关的理论依据,并且具备一定的历史性质,其重点内容是为了能够打造出世界的重点一流学科,通过一流学科来带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高校来说,要结合自身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来决定自身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对"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学科整体布局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某些学科未来所具备的增长点,并且结合教育政策发生的变化,对学科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部制改革试点十余年,始终未能在高校中得到全面推广,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系统环境固化致使高校大部制改革内生动力不足。"双一流"建设方案颁布,为高校大部制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现实支持,其学科绩效评估、资源动态支持打破高校之间凭固化身份获取资源模式,促进高校之间的动态良性竞争,将为高校大部制改革提供巨大的改革红利和内生动力,促进高校积极开展大部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学科制度下,一流学科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蜕变为功利化行为,陷入了诸多误区:追逐排名的一流学科建设注重学术指标,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科水平;不同主体的价值追求各异,严重削弱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效果;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注重资源投入的外在“利诱”,却忽略了学科内生动力的激发;以一级学科为平台,违背了今天知识生产的特点和要求。走出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就要加强一流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协调政府、高校和学者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科成员的内生动力,加强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1.
12.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着知识和智力支撑。我国"双一流"建设为入选高校学科发展提供着多方面的有力支持。该研究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特征的梳理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包括:系统性、长期性、地方性和特色化等。研究发现:未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地方高校处于财力不济,师资实力不强,学科平台少且层次低,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低,以及学校管理质态有待提高等困境。为了深入推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需要学校决策者的大智慧和大手笔,为学科建设定好方向;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利于学科发展的氛围;第三,需要积极彰显学科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学科基地建设也是现实选择;最后,实施地方化与国际化策略,实现学科建设的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13.
"双一流"战略是我国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一项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使命和目标。地方高校在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应充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区位优势,变优势为特色,围绕顶层设计、学科创新、国际化发展和服务社会能力四个维度,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行业高校发展规模大、基础好、质量优,是最有条件建设"双一流"取得成功的省域之一。通过分析江苏行业高校学科建设的现实基础,概括其发展特点,总结先进经验,凝练江苏行业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兼具普遍适用性和区域特征性的方向、标准和路径,为江苏实施高教强省战略、完善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给地方高校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挑战,而且是发展机遇。地方高校若想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必须立足现有基础,抢抓机遇,把握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点,努力实现重点突破。要认真分析"双一流"建设与人才队伍的关系,围绕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国家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要求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这要求在对外与对内两个维度上致力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学科外部层面,人文社科要与理科、工科、医科农科相互交叉融合,互相借鉴研究方法、转变研究范式、解决新的问题;在学科内部层面,要打通各个学科内部日益建立起来的专业壁垒,解决过于精细化分工带来的视野局限性问题,实现对传统学科的突破与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法学学科内部的高度细化造成法学学科内部的互相隔阂,脱离了法律的运行规律,有害于法学的研究和教学。以民法为代表的私法和与宪法行政法为代表的公法学科必须互为知识供给、交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协调政府与市场、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律服务于人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加速器。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可缺席,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是必经之路。而学生竞争力是学科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招生工作的人才选拔成效对于一流学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招生工作为视角,梳理招生工作对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意义以及现实困境,探析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地方高校延展建设思路、提升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以及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分析财经类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财经类高校要想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必须坚持特色化办学道路,以构建一流经管类学科群为目标,建设财经国际一流高端智库,实施国际化学科特区建设,引进和培育财经领军人才,积极谋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加快财经类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特色财经学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学的使命就是“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产品”。学科是大学基本的生产单位。一流学科建设不是“粗放型”的学科生产投入要素的建设,也不是“学术GDP”导向的学科最终产品建设,学科建设在本质上是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建设一流学科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需要关注学科生产的具体过程,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结构化、有合力的学科队伍、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和明确价值导向、有激情的学科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评估的绩效导向使得国内一些高校弱势学科在不同程度上遭遇生存困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动态支持"的目的,并不意味着发展重点学科必须要弱势学科无条件价值让渡,而是要在"双一流"建设视野下正确、合理评估弱势学科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统筹学科生态系统的多元合作、协同发展,建构共生型、培育式、相互价值让渡的学科生态系统。弱势学科必须基于自身发展逻辑强化学科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学科的学术生产能力与产出效率,从而生成自身存在的"生态合理性"与"生态现实性"。即在学科结构上,强化弱势学科与一流学科间的交叉、融通与共生;在学科发展策略上,探索弱势学科与高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所处区域经济、文化特色的内在关系;在学科人力资源建设上,注重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积累学术研究的群体,夯实学科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