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达的《社会学大纲》是他多年哲学成果的沉淀,也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巅峰之作,毛泽东的《社会学大纲》批注也反映了他的独特之处。毛泽东根据自己的革命经验提出看法并与李达交流,既为中国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又推动了思想理论的发展。通过分析毛泽东对《社会学大纲》的批注,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演进。毛泽东与《社会学大纲》之间的思想传承和碰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深化关于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理论以及社会变革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达对毛泽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受李达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一是阅读《共产党》月刊,另一就是关注当时理论界的论战。同时,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为毛泽东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新视角,并为毛泽东撰写《矛盾论》了理论中介。总之,李达对毛泽东早年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和撰写“两论”,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多年来翻译、引进西方的阶段后,目前,科学社会学界大都认为,我们不能只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已有理论,而应该尝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令人欣喜的是,新近出版的马来平先生的《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以默顿科学社会学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以下简称《社会性和自主性》),在科学社会学理论中国化方面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科学社会学理论中国化的前提是对国外理论进行全面、准确和深刻的理解,《社会性和自主性》系统论述了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发展线索和研究方法。马先生不落俗套,每每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关于默顿科学社会学重大转变的论述:"由  相似文献   

4.
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从整体上对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进行系统阐述,不仅坚持了马克思的批判性原则,并且将实践的观点贯穿其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仰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认可度较高,但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理想信念功利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不够深刻。职是之故,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应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思政教师要提高综合素养;大学生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大纲》是李达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作,它本身的形式和内容就体现出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与发展的时代特色。在毛泽东批注的重点和方法中,展现出了更加明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特色。毛泽东批注的《社会学大纲》对新时期的哲学研究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特色给予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建国前,李达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系统介绍和阐述上,其中《社会学大纲》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建国以后,则主要表现为对毛泽东同志“两论”(即《实践论》、《矛盾论》)的解说和著述《唯物辩证法大纲》。李达的哲学论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大纲》是李达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作,它本身的形式和内容就深刻体现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与发展的时代特色。毛泽东批注《社会学大纲》的重点和方法展现出更加明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特征。毛泽东的批注对新时期的哲学研究者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特色给予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黄清迎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2):48-52,73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形成经历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三个阶段。强烈的历史担当意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斗争是他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形成的缘由。科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广大工人群众的信仰以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党的思想、方法,是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三大特色。了解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形成及其特色,对于当前广大民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的笃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科学真理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高尚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崇高事业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保障,对个体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具有推动作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增强实践意识,秉持科学态度,注重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李达文集》第一卷已经出版了。这一卷编入的是李达同志从1919年到1949年发表于报刊上的部分文章以及《现代社会学》、《社会之基础知识》、《法理学大纲》等著作和著作节选,共有五十多万字。它的编辑和出版是理论界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李达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他是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并且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活动。李达同志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需要和中国革命的进程,在长达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李达作为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人之一,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方面,李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宣传,他做为主将捍卫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扫清了建党道路上的思想障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过程中,他主编《共产党》月刊,参与改组后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党的建立开辟和坚守思想舆论阵地,功不可没。并且李达在1920年8月归国后,就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且从1921年2月到"一大"召开,李达一直担任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总书记一职,对党的成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确立并坚定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其信仰引领价值,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统一、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的统一、"理想的意图"向"理想的力量"的转化。在当代中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引领价值,应当倡导以真理的光芒引领信仰,以人格的力量示范引领信仰,在对科学理论的体悟和践行中引领信仰。  相似文献   

14.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现实经历和思想演变塑造了李达早期的品性风格。随着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探索的不断深入,李达的政治品格得到了充分彰显。李达的信仰和行为诠释了他在政治道路上坚守信念的大义、敢于担当的大勇和守护真理的大智。他忠于信仰、勇于担当和立于真知的政治品格为新时代共产党人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提供了榜样示范。  相似文献   

15.
如果从19世纪末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开始算起,中国社会学已走过百余年历史。在百余年发展中,中国社会学经历了对西方社会学成果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并开始尝试探索中国人自己的社会学理论,前后数代中国社会学学者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谢立中:《当代中国大陆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学习、探索与争鸣》,《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6期。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处于创建阶段。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对西方的社会学进行研究,用马克思主义考察中国社会问题,从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  相似文献   

17.
侯惠勤教授是国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家,他不仅学问造诣高深,更是做人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身体力行者。在发展更加需要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大有作为的当今时代,用他几十篇理论精品结集出版的《侯惠勤自选集》(下文简称《侯选》)日前由学习出版社作为《学习理论文库》系列丛书重点推出做出了最好的证明。正如不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赞誉,这是一部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大有作为的经典之作,是让更多人真正认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品。这部自选集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丁慧民 《文教资料》2013,(30):120-121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开始凸显。少数人认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出现了信仰危机。而据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理论自信,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激励当代大学生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大学生是与时代同步成长、同步发展的一代,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坚定科学信仰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其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必然选择。强化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体现在夯实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引领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航向、激发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动力。高校要发挥思政课堂作用,营造校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氛围,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烈自信,这种自信的基础和依据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自豪。研究邓小平制度自信的基础和依据,对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