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牵动两岸人心,是中学生关注的热点。中学涉台教育要以尊重史实筑牢两岸互信的社会基础,以同宗同源激活两岸融合的文化基因,以“一个中国”作为两岸统一的政治基石,以经贸合作夯实两岸双赢的经济基础,促进中学生对台湾问题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和发展认同,引导学生系统思考台湾问题,理性表达爱国情感,不断厚植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综合搏击文化传播和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全球跨文化沟通和交流;有助于现代体育传播的发展壮大等。当前综合搏击文化在传播和认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正确引导,模式单一;遭遇本土传统文化壁垒;难以突破发展壮大的瓶颈等。因此有必要整合资源、正确引导综合搏击文化传播;构建多元体育文化认同体系;促进综合搏击文化创新,使综合搏击文化获得普及推广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时代的信息传播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球信息传播的不均衡、信息流动的单向性和传播资源的过分集中,使得弱势群体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果一个群体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界定,就会在“他者性“的“普遍化“中丧失“主体性“而陷入精神危机和文化认同灾难,使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成为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相似文献   

4.
5.
人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因此人的认同问题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在经济全球化的现时代,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流动,使人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日益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作出选择的问题,人们都会遇到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问题。在文化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国家认同的维度上,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应该通过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把经济社会的区域均衡发展置于今后工作的重心位置,并且通过人口的流动促进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强化国家认同还必须有政策和法规的支撑,譬如,共同的语言、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等的规定。总之,在历史进程之中,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置于文化认同之上,用公民的国家认同促进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
在日益多元的主体互动中,“我”与“他者”之间的交流表现为不同文化社群之间的互动。在文化间性思维的指引下,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碰撞和对话,跨文化传播才得以实现。文化间性不仅为不同文化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更为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研究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应用这一理论在解读全球化、“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互动,特别是跨文化传播中达成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意义,对于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研究,为我们分析和理解不同文化群体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了更多路径,这也将成为未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从海峡两岸文化大交流的角度,阐述两岸交流的背景和原因,认为两岸文化大交流对台湾同胞认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特质,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了这样的文化认同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微博时代"交流方式的"虚拟场"溢出到现实域,自媒介似乎是一种隐喻,用强大有力的方式在暗示、表征这个世界的变迁或对社会心理结构的冲击。"微时代"的网络文化认同、道德与秩序改变着心灵的体验方式和生活的维度,"湿性社会"的黏合力构建在社交网络熟悉度弥合中的朋友圈,体现了数字化延伸的人脉。微博的"快表达"呈现交流节奏的提升,"人人是记者的时代"成为一种"身份认证"和舆情导向的可能,提升了话语权与表达权。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危机,其民族文化因素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的缺位、政治权利诉求文化的缺失、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势性、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增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滞后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所导致。增进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强化民族文化治理,需要加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大生产发展,促进民族信仰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适应,强化国家教育在国家认同中的基础作用、推进教育均等化和少数民族人民教育平等权的实现,坚持科学保护、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全面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相结合,坚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精神与加强共同节日文化要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汉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推进作用。其中,体现在史学家历史撰述与经学家历史理论中的政治统绪认同意识,与汉政权合法性的论证紧密相连;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以神化君权、强化纲纪为思想内容的社会等级制度之汉代国家制度认同意识,蕴含于汉代维护封建制度理论的构建之中;继承并且发展了先秦儒家以礼义文化分辨夷夏的汉代夷夏之辨,表现出了浓厚的礼义文化认同意识,体现了汉代民族关系与民族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文化认同范式的一些研究,力图从多方位的角度对文化认同做一个分析,以塑造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治大分裂的时期。与政治上的分裂相比,各地区之间的图书交流一直在进行。各地区图书的流通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各地区的文化认同,进而为政治上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这对当今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凝聚力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从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国家意识、历史底蕴、兼容风格、理想色彩等鲜明特色揭示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4.
许强 《培训与研究》2009,26(5):47-48
民族凝聚力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从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国家意识、历史底蕴、兼容风格、理想色彩等鲜明特色揭示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5.
从19世纪前后中国文学对日和对欧传播状况的变迁可以见出,19世纪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态势发生巨大转换的一个世纪。这种转换的根源说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此消彼长,以及这种此消彼长所导致的文化输出方与接受方的文化认同之变。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16-19
针对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客家的形成"和"客家的民族属性"这两大问题,对《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一书展开了全面的评述。认为该著作改变了以往学者从移民史的角度,转而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肯定了"国家"对"客家"族群形成的关键作用和"文化认同"对界定"客家"民族属性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指出,该著作开启了客家研究的新范式,拓展了客家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是国家支配形态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教育可视为公民个体通过文化认同达至国家认同的一种构建方式。国家认同的两张面孔、政治认同的现实挑战和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是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依据。通过指向文化身份认同、关涉文化符号认同以及承载文化价值认同,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三条路径。然而,以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成民族歧异和造就内部分裂的温床。重塑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需要坚定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立场,秉承文化公民身份的教育理念,确立大一统认同的教育目的,构造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18.
调查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认同现状,发现被调查者的文化认同以母语文化认同为主,但对母语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对某些西方文化价值存在片面了解,对某些西方价值观念认同度较高。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从母语文化输入、母语对英语教学正迁移作用、英语能力提升、英语教学等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母语文化认同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流行文化,它本身总是同商业价值和意识形态相互融合.难分彼此。作为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的直接体现者,流行文化在普行于世的商业社会中.并非单纯的在于娱乐的表象,而是试图在更深层结构上构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价值认同.从而在战略上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因此,各国各民族都在建构自己的强势流行文化体系.以期影响他国他民族.从而达到将他国他民族纳入本国本民族价值体系的目的,以好莱坞大片这一美国的强势流行文化为考察对象,对其在中国大陆和美国本土的传播影响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形成学生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熏陶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学生沉浸到作品的深处,自觉地感受、体味文言文经典,受其熏陶和感染到学生利用文言文深邃的语言内涵丰富现代文写作,来构筑高中文言文动态的文化认同,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