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师在批改作业或是在批阅试卷时,当 发现学生的答案"奇特"、"怪异"时,总 会自觉不自觉地谈论、传播,并以此为乐事而乐 此不疲。 其实,老师应该自觉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这既是老师素质的体现,也涉及到对学生人格和 尊严的维护。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教学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宜教乐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学记》各家之注解和各大字典、辞典对"学"字的注释进行比较,根据"学"字的历史演化,提出了《学记》中的"学"字有xiào和xué两种读音,以及"觉人"和"自觉"两种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4.
老师在批改作业或是在批阅试卷时,当发现学生的答案“奇特”、“怪异”时,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谈论、传播,并以此为乐事而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5.
"控辍保学"顾名思义就是控制学生辍学、流失,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入学就读.西藏"两基"攻坚工作实施以后,摆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最艰巨的任务是如何使适龄少年、儿童自觉接受义务教育,如何使已入学的适龄少年、儿童不在流失、辍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各地市、县采取了一系列适合于自身实际的"控辍保学"措施,诸如:向家长宣传讲解<义务教育法>,落实控辍保学联带责任,政府一把手担任控辍保学全权负责人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社会大环境、政策、舆论、职业现实、社会认知等让教师"精神自觉"充满危机."精神不自觉"戕害了教师作为"人"的价值以及作为"教师"的价值."精神自觉"在实践过程中有现实型、理智型、审美型、哲学型等形态,教师需要从增强精神自觉性、成为有追求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掌握调控精神危机的相关知识技巧等方面践行"精神自觉".  相似文献   

7.
邢方敏  林新宏 《考试周刊》2008,(25):128-129
函授教学在"教"与"学"上长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对"教"提出了提高函授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狠抓教学质量、完善课程体系、全面贯彻PBL教学法等建议;时"学"提出了狠抓成教学风班风养成、合理安排学员自学、缓解学员"工""学"矛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学自觉说"的讨论自鲁迅先生的"魏晋文学自觉说"伊始,各家的争论甚是热闹.本文介绍其中的典型,从"文学自觉"的初始性及其过程性、可逆反性,以及回归文学的诗意本质等方面来探讨"文学自觉"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觉"是指知识阶层对其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和创造性发展.近代中国"文化自觉"的产生和发展,历经戊戌维新时期、辛亥革命前十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四个阶段.它以追求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为内涵.上升到世界历史高度,充分重视文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自觉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近代"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0.
所渭"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其生存环境的文化根脉、形成过程、文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自知之明"."文化自觉"要求一种理性的文化思考,追求一种高远的文化境界,坚持一种执着的文化追求,表现一种高度责任的行动."文化自觉"的核心是"文化选择",而"文化选择"的目的是"文化创造".它旨在唤醒人们的文化主体意识,激发人们的文化创新精神.这也是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大家所期待的新课程文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课改",每位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新课改,让数学教学更精彩了,更让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然而欣喜之余,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现象进行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还存在着"形似"而"神离"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与自我纠正.  相似文献   

12.
李艳 《教学与管理》2021,(10):54-56
"立学"课堂是深度的、有灵魂的.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在"学"字上下功夫,又要在"立"字上做文章.优化问题策略能有效地建设"立学"课堂.以"问"激"学"、以"问"导"学"、以"问"启"学",能打造有灵魂、有深度、有品质的"立学"课堂.通过"立",改变学生"学"的生态、样态,促进学生"学"的真正发生、深度发生.  相似文献   

13.
"策学"与科举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学术话语进行了考证,首先指出了"文学"这一称名的不合理,其次分析了"自觉"的程度和局限性,再次对鲁迅提出这一话语的时代背景和主张进行分析,指出"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理论主张在中国语境中并没有得到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的理论自觉是指教师在理论上的清醒和自觉的行动,即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对理论价值的自觉认识、对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自觉把握、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自觉担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和引领力的提升必须依靠教师将"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阐释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变革,并有针对性地对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回应,对错误思想进行必要的澄清与解蔽.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曾在网上读过一则投诉信,说一位数学教师竟然在学生没有做出的填空题上连续画了23个"×"。可以想象这位教师当时的情绪:"都讲过了,都订正过了,怎么还不会?"真是恨铁不成钢啊!他缺少的,是"从容地教、慢慢地学"的心境。事实上,只有"心慢下来,行动才能快起来"。从容地教,要求教师"动脑而不动恼"——临事沉着,多动脑筋,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不情绪化,尽量避免因发脾气而造成"反教育";依据学生的心理需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善于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主自觉。从容地教,要求教师"求好但不急切"——用沉稳的工作态度,有条不紊地处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笔下的关键词包含着中国近现代文化演变的诸多信息."新民"、"心力"的出现则代表了一代学人试图改变现实、重新选择未来的实践方略."新民"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一个"列国竞争"的时代,从国家主义的立场出发所设计的民族改造理想;而"心力"则与西方意志主义思想相联系,体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坚韧、果敢"地选择现代化走向时强化意志的要求,与西方意志论思潮,特别是西方19世纪以后的唯意志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当学生经意或不经意违反纪律时,教师多采用训斥、谈心、沟通、交流的教育方式,以促其转变.我在工作中也常用此类方法,但发现有时这些教育方式收效甚微.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与其用心良苦,有时不妨装聋作哑,"糊涂"一把,让学生在教师的宽容和默许中反省自身,幡然醒悟,自觉改过,走向"新生".  相似文献   

20.
1."三定"服务--定岗位、定工序、定责任 1.1 服务立岗制(定岗位):在学生进出公寓高峰时实行规范立岗,以统一的站姿在公寓门口迎接学生.一方面是我们"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向学生展示物业公司形象的最佳时机.这种"不上讲台的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全体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提升物业品质,提高公司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学生从中感受到公寓员工的高尚人格,从而自觉地尊重公寓员工的劳动,融洽了对方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