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重点介绍了辅助稠油井井筒举升的掺水降粘工艺,根据原油粘度、拐点温度,优化出掺水站、计量站、单井三级最佳运行参数,结合配套措施,实行掺水降粘工艺在孤东油田稠油开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明显地减少了现场因油稠造成的光杆缓下、断杆、井堵等事故,对提高稠油开发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小露 《内江科技》2012,(7):129-130
八面河油田南部油区主要属于稠油油藏,掺水管理是油井日常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影响掺水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油井掺水水量设计、控制的方法,通过现场实施,掺水水量下降幅度明显,为进一步降低掺水提供调整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稠油开采可成为产量的主要接替力量。寻找经济有效的井筒降粘配套工艺,降低稠油举升系统效率,优化油井生产工况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通过实践证明,空心杆掺水稠油工艺是井筒降粘最为经济有效的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4.
弧东稠油区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管理难度大,油井液量的计量方法、掺水量计量方法、计量管理等多种因素制约了油井液量计量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措施,确保提高油井液量计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樊庆华  魏亚峰  杨红敏  樊素烨 《内江科技》2011,32(2):142+192-142,192
稠油粘度大、流动阻力大使得生产时抽油机负荷大。耗电量多,抽油杆易发生断脱,增加修井工作量。本文叙述的是由空心轩掺入降粘介质,在井底同泵中原油混合后,一同将混合液抽出地面的降粘工艺措施。在河口油区通过对电热杆井改成空心杆掺水降粘井后试验生产,取得很好的效果,满足了生产降粘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梁志全 《内江科技》2011,32(2):113-113
油套环空掺水因在解决稠油井井筒阻力问题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而得到推广应用,但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掺水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和优选,利用节点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油套环空掺水模型,并研究其井筒流动条件。通过优化,进行掺水量、掺水深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优选,经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提高稠油开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稠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稠油的黏度高、流动性差成为制约稠油开采和集输的主要问题,稠油的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得加热成为稠油开采和集输的主要方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运用微波能对稠油进行加热的开采技术,并对微波降粘机理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8.
稠油油田单井蒸汽计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外稠油油田开发广泛采用热采技术,本文就稠油油田单井蒸气计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晓剑 《内江科技》2012,(3):144+192
随着东辛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部分稠油区块受油稠影响,存在“水井注不进、油井采不出”的问题,地质条件要求降粘工艺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井筒向地层转变,由近井地带向深部降粘转变,水溶性自扩散降粘工艺能够满足这种深部大剂量降粘要求,措施成功率高,通过降粘解堵,使多口停产、低产稠油井恢复正常生产。水溶性自扩散降粘工艺为低产低能稠油井的零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费成俊 《内江科技》2013,(2):111-112,119
低产与出砂是疏松砂岩稠油地层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地层砾石充填防砂改造的方式来治理。但在非均质地层,由于层间、段间物性差异,对地层实施多层段笼统充填后效果较差。针对此问题,本文研究了两种砾石充填管柱及相应的配套工具,通过其对定向井实施分层充填、水平井实施分段充填,各层、各段出力程度均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疏松砂岩稠油地层油井长期的防砂与增产。  相似文献   

11.
薛武斌 《内江科技》2013,34(1):4+14
掺水工艺井计量变化大、采油时率低、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一直是困扰采油生产的一个难题。为了稳定稠油井生产,从精细掺水工艺井管理入手,根据单井生产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以精细管理提时率,从而夯实稠油井稳产基础。  相似文献   

12.
岳行行 《内江科技》2013,34(1):108+121
王庄油田坨82断块作为低品位稠油油藏,具有薄、差、稠、敏、中深的特点。在经数年蒸汽吞吐开发后,稠油开发面临诸多难题。氮气泡沫在治理井间热干扰和边底水入侵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氮气泡沫调剖技术可以改善地层的动用程度,扩大蒸汽波及体积,起到治理汽窜和合理利用蒸汽的目的;氮气泡沫压水锥技术可有效治理边底水入侵,达到降低含水提高产量的目的。两技术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针对普通稠油特点,结合国内外稠油化学开采经验,进行室内降粘剂驱油实验研究,定量给出该方法用于稠油开发的各种参数和可以达到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高424块属于地层不整合稠油油藏,因储层厚度薄,经过多次蒸汽吞吐后,开发效果逐渐变差。为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开发初期油水井均压裂改造,但后期暴露出因裂缝问题影响开发效果的种种问题,为此通过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对不压裂投产的条件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不压裂油井、水井的生产状况调查,找出制约产能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案,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付文畅 《内江科技》2012,(1):125-126
目前国际上针对稠油的开发主要是采用蒸汽热采的方法,但是普遍面临着采油成本高、出砂和气窜等问题。对于较薄的稠油储层,无法满足热采技术的筛选标准致使相当数量的稠油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出砂冷采技术属于一次采油的范畴,其投资成本远低于热采技术,且适宜于较薄的稠油储层。它通过刺激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以及稳定的泡沫油从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本文主要从该项技术的机理、应用范围及开采特征几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阐述,并介绍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秦玲  侯振  丁勇  李萍 《内江科技》2012,(12):143+124
以泌阳凹陷新庄油田BQ57、BQ67以及BQ94断块为例,研究普通稠油复杂断块油藏的边水侵入影响因素及特点,根据现场油层水淹特征总结出水淹规律,进一步提出控制边水推进的治理对策,在采取相应治理对策后水推速度得到减缓。  相似文献   

17.
开采稠油(或高凝油)时,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会损失一部分热量,这种热损失会使稠油黏度激增,给原油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我公司研制开发了空心抽油杆电加热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稠油(或高凝油)在井筒举升的问题,通过越泵电加热技术,解决了近井稠油入泵难的问题,使中国十几亿吨难动用的稠油储量有了有效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稠油的开采和加工更加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稠油资源的分布进行了阐述,并对稠油的开采技术及前景展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空心杆掺水工艺在新滩油田的运用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滩试采2队所管的新滩油田属普通稠油油藏,采取冷采与吞吐相结合,在开发过程中螺杆泵杆断频繁,注汽开采有效期短,热采后期因油稠光杆缓下躺井严重,蒸汽吞吐和常规冷采抽油机井生产参数低,抽油机负荷重,掺水效率低,通过探索使用空心杆泵上掺水工艺,有效治理了一批油稠管理难度大的井,相对延长了吞吐井低含水果油期。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使用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价与部分改进。  相似文献   

20.
原油物性的研究对稠油开采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毛8块稠油的原油粘度,相对密度,胶质,沥青质和含蜡量等进行了大量室内研究分析,得出原油物性规律,指导现场稠油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