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笔的随笔     
  相似文献   

2.
以池莉的小说创作为例,阐述了新写实小说主要的学特征-注重反映人的生存状态的本色的真实,把注意力倾注在对世俗生活和普通人的表现上;着力于对生活原色的精确描述,而不强调作品的倾向性,在表现方法上,具有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世俗化的人物语言以及用俚俗之语写凡俗场景等特征,并指出,新写实小说表达了一种社会意识和时代情绪,更是一种对艺术大众化的张扬,实践探索和开拓。  相似文献   

3.
简论萧纲咏物诗创作的诗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萧纲发扬踔厉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咏物的传统,几乎无物不咏,并且体物细微,穷极巧妙,有的作品还达到了情与景会、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萧纲咏物诗以其成功的艺术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与审美表现力,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普遍诗化。  相似文献   

4.
5.
创作随笔     
最大限度地深入传统,以求最大限度地跳出传统;最大限度地深入社会生活与自然,以求最大限度地高于生活与大自然;以求最大限度的认识自我,最大限度地超越自我。写生应该有一种茗茶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著名词人辛稼秆善于用梦来表达丰富的情感①,也能在梦词中展示高超的创作技巧、多样的艺术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拟从意境形象性、时空跳跃性、现实对比性、梦象寄寓性、风格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肯定其梦词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如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根据写作中学生无从下手,没方法,没素材,没兴趣等现状,我们提出写"随笔"。随笔,顾名思义,即意到笔随不拘一格的文字记录。提倡学生随心所欲地把看到、听到、读到的事、物或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想、体会随时记录,不断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小事,让写作回归快乐、纯真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佘敏 《教学与管理》2006,(10):80-82
经过多年探讨,应用文具有审美因素,应用文的美属于社会美,已成不争的事实。应用文的美是由构成文章的多种元素共同完成的。从审美的角度去深入探讨构成应用文内容和形式要素的美,即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美等,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审美因素的调动,以提高应用文写作的层次和水平,这也是应用写作教学中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应用文内容构成的首要因素——主题及审美特征作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9.
余华在其随笔散文中,自觉对文学创作进行积极反思.从创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哲学对意识的分析方法,对自己的创作哲学进行阐述,主要从形式、真实、虚伪三个方面展开,揭示出余华的创作哲学和作品风格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海岩的小说注重写人和擅长说故事。写人时,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脸谱化倾向,但作者又能写出人性的复杂性;叙述故事时,他又善于攫取热门题材,往往有两条以上的叙事线索,每条线索齐头并进,推动故事的展开。同时海岩小说的叙述语言自然酣畅,既体现了海岩高超的文字功底,又符合市民阶层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探讨了日本随笔对于中国现代散文两条路径的影响,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平和冲淡的美文走向,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体式。通过日本随笔对中国现代散文影响的考察,凸显了日本随笔在世界散文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审美创造过程其实就是主体心态建构的过程。在现代散文化小说创作中,散文化小说家在散文化的自由随感式的思维心理取向支配下,选择充分吸收现代散文创作的独特思维方法,引入联想思维,运用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遥远性联想的方式,使小说达到了审美意识(意)与审美对象(境)的同一与和谐,实现了意象营构的思维创造和对生活具象的思维超越。同时,赋予了作品较丰富的象征意蕴,开拓了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实现了一种深层次的“人的解放”——审美感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撇开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观念,杂文可以定义为一种兼容现实功利性和文学审美性的独立文章样式,它既非单纯的文学文体,也非纯实用的应用文章。杂文的文学性可以通过杂文艺术形象的真实存在得以佐证,但并不因此就证明杂文是文学文体。杂文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突出特点有二,一日重“胆”,二日杂文创作的思维品质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通常分期,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系统、概括又具体、详尽地梳理并缕述了现代散文“理论建设”的实在进展,对其成就及问题做了实事求是的回顾和反思,对其中有重要贡献的作家和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撮要的介绍和精简的评价,最后在“简短结语”中提出三点思考意见:第一,“范畴论”问题,未能彻底厘清,从而留下严重后患;第二,因为散文范畴的泛化,散文的特征论、创作论、批评与鉴赏论等均无从着手;第三,中国古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均是文类而不是文体,完成散文文体的净化应勇敢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5.
建筑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环境艺术的综合体。美学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建筑艺术在造型空间及同环境的搭配上呈现出多方面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断想:欲求中国电影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哲学层面上彻底摒 弃非此即彼,是此非彼的二元对立的单向思维方式,代之以全面辩证发展的多向思维方式。在电 影与政治、政策的关系上,电影不能简单地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以政治方式取代审 美方式把握世界,但也不能又走向从属于经济,附属于市场的另一极端;在处理电影的认识、教 育、娱乐、审美等社会功能的关系上,过去有片面重教育、轻娱乐的教训,但现在也不能又走向以 娱乐为电影创作“本体”的轻教育、重娱乐的另一极端;在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上,我们是题材 重点论和有差别论者,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提倡创作主题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而关键在于 创作主体,对题材有无独到的思想发现和审美发现。 反思:电影批评方法应坚持美学评析与历史评析的辩证统一,而将观赏性与思想性艺术性并 列的提法并不科学。 辨析:电影应尊重满足和服务群众,但目的是提高群众而不是媚俗,“观众是上帝”论应慎用; 电影应关注市场,赢得“票房价值”,但不应“票房至上”;电影应讲究宣传,无须炒作,“炒作”可赢 得利润,却提高不了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浅论严羽的诗歌审美特征--"别材、别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别材、别趣”说,作为他的诗歌审美特征论,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特殊规律和审美特征的自觉探索,“别材、别趣”说从题材内容、审美效果、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论述了诗歌的独特规律和审美特征,论述了诗歌创作中的情理关系,纠正了宋诗之弊,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小品文虽然比小说,诗歌等文体的起步要晚,却成熟最早,形成了独抒性灵、表现自我、崇尚自由的文体特征,其中隐含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与“五四”高扬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时代气候有关;也与西学东渐,东西方文学处于交流碰撞的文学气候有关;但还现代知识分子批判“文以载道”观,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对Essay的移植、消化和吸收;对晚明小品文的积极认同有关,使现代小品文成为表现知识分子的精神话语。这种“人的觉醒”和“文的解放”的相互结合,从根本上促动了现代小品文的诞生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的关于“美文”的思想有一个产生发展过程。他所说的“美文”开始近似于西方的Essay,后来又接近于晚明小品,在这种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借鉴、模仿、创造中他形成自己独特的,也是经典的“美文”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的现代性重组使得许多现代作家陷落"家道中落"的命运。这种命运构成作家们挥之不去的心理症结,他们的叙述世界隐含着家族破败的结构性图景,作家们甚至由此建立起对于世界、历史、人世、生命等的某种怨恨性理解,这种怨恨与现代启蒙和革命文化相勾连,使得他们的文学叙述充满着来自经验世界的批判性情感力量,形成现代文学的某种悲剧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