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分享阅读的宗旨首先是传播阅读的快乐,是用书激发孩子阅读的好奇心和爱书的感情。分享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成年人和孩子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它可以让孩子感受阅读、享受阅读,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安全桥梁;它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汉字:它强调成人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其快乐,这是一种社会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游戏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学会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为儿童早期阅读开辟了新天地,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3~8岁是训练儿童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良好的"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习惯,会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为此,我园开展了"分享阅读"实验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其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在与老师、家长的分享、互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悄悄成长。我园在历时五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中,构建了分享阅读中的"3355"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让孩子快乐的文学,是语言文学构筑的精神世界,是儿童享受并获得人类智慧与精神的源泉。它滋育着儿童爱的根系,在阅读和感悟中让孩子从小爱生活、爱文化、爱自然、爱社会以及爱自己。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究竟为什么要读儿童文学呢?又该怎样更为有效地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5.
李艳 《快乐阅读》2013,(15):111
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通过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让孩子逐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将阅读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为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做好准备呢?一、创设温馨的亲子阅读环境1.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布置,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6.
章巧兰 《快乐阅读》2011,(6):129-129
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游戏活动,强调的是享受阅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欣然接受教育。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因此我开设了分享阅读室,让孩子在快乐中游戏,在游戏中阅读。我尝试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开展有趣的游戏,让孩"爱读";学习阅读的方法,让孩子"会读",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亲子阅读"即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又称"亲子共读"。"亲子阅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享受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阅读,在孩子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亲子阅读,也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亲子阅读,读的不仅是书,还是一片爱。亲子阅读应该延伸到孩子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也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8.
胡永娟 《家教世界》2014,(20):57-58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可是正确地爱孩子,却未必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的。”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是人生的始发站,作为向导、老师,在家庭认读过程中,家长该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一、唤起兴趣,让孩子想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也是如此,要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走近阅读,还需我们成人的引领。1.创设一个舒适温馨的书窝。  相似文献   

9.
雨果曾说 :“人世间没有爱 ,太阳也会死。”我们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撒播爱的种子 ,不仅要引导他们正确地接受爱 ,更要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回报爱 ,使他们懂得只有大家都付出一点爱 ,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明天。皮亚杰说 :“物质环境会影响行为表现。”为了创造一个“接受爱、回报爱”的环境 ,我园始终坚持每月中为当月出生的幼儿集体过生日 ,此项活动已成为孩子们的情感、意识逐步社会化的“记录手册”。实践证明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生日活动有不同的反映 :小班孩子的聚焦点是分享充满诱惑力的大蛋糕 ;到了中班 ,分享蛋糕与让小朋友分享快乐…  相似文献   

10.
<正>“分享型阅读”的理念来自早期的亲子阅读活动,家长通过给孩子朗读故事书,与孩子进行积极互动,让孩子获得阅读体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思维和想象力。仔细研读2022年版课标中关于学段阅读目标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敢于提出看法”等关键句多次出现,也充分彰显了“分享型阅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常宏 《学前教育》2022,(20):13-14
<正>家庭亲子阅读和幼儿园的阅读学习活动不同,更应重视阅读中的亲情交流和孩子的阅读享受,让孩子体验阅读过程的温暖、趣味,从而形成爱阅读、想阅读、勤阅读的好习惯。希望下面这个家庭的故事能对家长有所启发。作为家有二宝的妈妈,我一直很重视孩子的阅读。我曾问大宝:“你为什么喜欢读书?”期望能从她那得到几个我是如何煞费苦心让她爱上阅读的提示,没想到大宝觉得奇怪地反问我:“为什么要问为什么?读书这么愉快的事情,为什么会不喜欢呢?”  相似文献   

12.
白静 《教育导刊》2006,(9):42-42
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是儿童性和文学性的结晶体,最能熨贴孩子的心灵。的确,稚拙、纯净的文字抚慰着儿童的内心,丰富着儿童的幻想,温暖着儿童的感受,丰盈着儿童的现实生活,呵护着儿童的梦想世界。在这里,有着自由的梦想、奇妙的经历以及温暖的爱。孩子得到的是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心灵的平和与恬静,人性也得到丰满。因此,早期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成人和儿童共同分享的生命体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活”的儿童心理学。它为我们开辟了一个走进孩子、了解儿童文化的通道。通过动人的文字,我们能触摸到孩子的忧伤与快乐…  相似文献   

13.
郭丽霞 《成才之路》2010,(27):28-29
绘本是一种视觉化效果的文字作品类型。图文互为补充,互相交融,体现了一种既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衍生出精神上的享受。绘本的特质决定其不仅仅让儿童学会阅读,更让儿童学会观察、想象、推理.使儿童凭借各自对绘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生活体验和想象,作出种种猜想推测。也许孩子的推理与故事不谋而合,也许相差悬殊,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去发现、去思考、去表达。更可以让孩子在同一绘本中,根据自身的体验解读出不同的图意,使孩子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绘本阅读应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抓住阅读的指导思想;第二,掌握阅读的指导方式;第三,“擦亮眼睛”阅读。  相似文献   

14.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图画书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正是这样的背景“绘本阅读”悄悄的进入了我们视线。绘本阅读可以与大师对话,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让孩子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以前,我们让幼儿阅读时,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然后请幼儿讲述图意;或幼儿看图,教师边讲述图意,边让幼儿听着。其实,这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老师在讲故事。  相似文献   

15.
学习分享     
灵犀 《父母必读》2012,(2):114-114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清晰,2-3岁的孩子开始有了物权的概念,他们开始堙得:“这个是我的。”于是.让孩子学善分享开始变得困难重重。如何让小家伙们尝试分享、乐于分享、享受分享呢?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年幼的孩子坐在妈妈的身边,听着妈妈给他读故事书,或与妈妈一起看图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还会回答一些妈妈提出的问题,或与妈妈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这就是分享阅读。它不仅意味着共同读书,还要求成人与儿童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教育与心理学工作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自然发生的分享阅读中,面对学前儿童,成人主要表现出以下三种阅读风格。1.描述者风格。成人主要关注对各种情景、状况的描述和说明。在读书过程中,成人会不时地停顿一下,向儿童提出诸如“小红正在做什么”“小白兔在哪儿”之类的问题。2.理解者风格。成人更多地关注故事的意义,重视对故事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推断和预测。成人也会中断阅读,向儿童提出诸如“小丽今天为什么没上学”“为什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分享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它保证了个人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共同劳动和享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带给人们的各种条件,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儿童学会分享,是足以让儿童受益一生的教育。但是现今,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没有兄弟姐妹与自己分享父母的爱,也很少有与自己同龄的小伙伴,因此,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不管什么东西,包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属于一个人,很难有自发的分享意识。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阅读都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亲子阅读是一项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不是单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通过亲子阅读活动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将阅读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以此来培养孩子爱阅读、会阅读、乐阅读的习惯.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为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做好准备呢?  相似文献   

20.
“分享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围绕成人和幼儿用游戏方法共同阅读一本书,开始以成人为幼儿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后,随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语言的熟悉,培养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逐步提高幼儿阅读水平,以幼儿听故事过渡到幼儿自己读故事的过程。在家里,“分享阅读”对幼儿来说就是亲子游戏,对家长来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在幼儿园,“分享阅读”对幼儿来说就是幼儿围坐在教师的身边,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阅读区,让幼儿和教师以及其他小朋友一起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