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国粹。古诗内容博大精深,语言精湛,还有巧妙的意境,千百年来,古诗让无数人得到了滋养。古诗词的语言是带有情感的语言,也是充满智慧的语言。古诗词鉴赏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目的是加强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保证学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个人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背诵一些优秀的古诗词,尤其是中高学段的学生,需要在鉴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背景分析《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其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慢慢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1.学习目标。(1)《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选择了一些浅显易懂、短小精悍的古诗词名篇让学生诵读,其目的便是通过这80枝红杏让学生感受古汉语文化的“满园春色”,从而提高他们阅读古诗的兴趣、欣赏古诗的能力,积淀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2)通过吟诵、玩索、想象古诗词的内在情趣,巩固发展学生的阅读情趣,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古诗词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灵秀起来。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朗诵古诗词,不仅能够增长语文素养,还能陶冶情操.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古诗词也以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小学生们的喜爱.而对于教师而言,能够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古诗鉴赏习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创新吟诵法的出现,极大地辅助了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古诗鉴赏.本文将详细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运...  相似文献   

4.
应该注重小学生古诗教学的策略。把古诗当作一首歌来学习,把唱歌导入古诗教学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小学生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可以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们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们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相似文献   

5.
夏淑华 《教师》2014,(8):66-66
古诗教学对于年轻小学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古诗词能够对小学生的文字素养和精神起到一定的提升和熏陶作用,因此找到正确的方法进行教学是关键。本文针对疏言、显像、悟意、化言四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认识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也是进行美育的极好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掘、感受、展示古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悦耳、悦目、悦心,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曾小霞 《考试周刊》2014,(36):32-33
古诗词在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古诗词以凝练含蓄的诗句、广袤深邃的内涵、朗朗上口的韵脚,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核心作用。小学古诗词具有深刻内涵,读起来脍炙人口,是小学生的必学内容,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精挑细选的,或爱国、或慷慨、或激昂,使学生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陶冶情操。因此,小学古诗词教学工作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小学古诗词角度出发,研究了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贯穿于各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评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掌握程度,还要关注语文熏陶下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提升古诗词教学重视程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然而,仅仅死记硬背是不够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独自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又是困难的。因此,根据不同篇目古诗的内容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制定科学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方案,增强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瑰宝。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歌曲不仅让学生在古诗吟唱中真正感受学习古诗的独特兴趣,领略古诗的美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情感得到宣泄升华。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中共选编了数十首古诗 ,总量虽不多 ,但每一册都有几首。因此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还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古诗词背诵篇目 ,很明显 ,教育部对古诗词阅读做数量上的明确规定 ,目的是让我们对古诗词教学以及帮助小学生扩大古诗词阅读面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意图 ,从阅读心理的一般规律以及读懂古诗的基本要求出发 ,我觉得古诗的教学应抓住古诗的艺术特点 ,通过课堂教学 ,引导小学生感受古诗的精练与优美 ,同时在课外创设浓浓的学习古诗的氛围 ,真正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古诗词是华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人。小学生像刚升起的太阳,在小学阶段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健全人格都有积极意义。而就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影响,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培养就成了重点。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诗词的教学,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教材中就包括许多古诗词。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开展古诗词教学时需要下一番功夫。具体来说,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策略。一、巧用绘画,体会诗境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部分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我们可以将直观教学与古诗  相似文献   

13.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中国的古诗具有文字精练、句式结构独特等特点,它所描绘的意境之美、蕴含的情趣之深,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中许多名句名篇更是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在小学阶段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以及吟诵,不仅可以了解和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了解我国古代的基本文学常识和人文历史,还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遣词用语,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古诗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其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4.
<正>古典诗词是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在传统社会,自童蒙时期,人们便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接触古典诗词。作为教师,我们渴望传承传统文化的血脉,引领学生挖掘潜藏于心底的古诗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就需要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符合儿童的语境,让其能够结合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体悟古诗词的情味。笔者对儿童语境下的古诗词教学有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古诗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小学生读一点古诗,也就初步地接触了古代的一种文学作品,读得熟了,可以慢慢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伟大、优美,体会一些古诗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激情,并且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生学古诗,只是初步接触古诗这种文学形式。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对古诗词句进行解释和停留在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的基本要求上,应该结合古诗语言精炼、形象思维丰富、感情色彩浓厚、富有想象力等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领会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例如《出塞》一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但由于古诗词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领悟,加上小学生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都感到遥远而陌生,在理解诗意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仅停留于“译”诗和背诵,赏析古诗,体会意境只能是...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优秀的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小学生人生阅历浅,认知水平有限,刚刚接触古诗,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古诗词阅读教学,如何才能另辟蹊径,让刚刚接触到文字的学生感受到其中所蕴藏的美,让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无疑是对低年级语文教师的一项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古诗词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神游万仞。可是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却忽视启发学生想象,而将教学的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了解词析句,诗句背诵中,致使古诗的教学失色许多,古诗的语言、情感对学生的熏陶、浸润显得缺乏。如何让我们古诗教学和我们古诗词一样的意味绵长呢?个人认为在古诗中启发学生想象是一把很好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新课改以后对古诗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重大变革,苏教版教材编者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了"文包诗"文学形式的选编,"文包诗"将困难的古诗融入在通俗易懂的短文中,将古诗的背景和内容进行适当的阐述,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古诗词。  相似文献   

20.
彭鹏 《黑河教育》2011,(4):58-58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古诗教学的新理念,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