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极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这是教育家菲斯泰洛齐的观点。那你是如何看待学生的?我认为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中的人。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我们的培养与指引。你是如何有效创造课堂的?这又是我们所有站在课改第一战线上的教师又要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一堂课的好坏,我认为不是看教师精彩的表演,而是看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效果,因此,作为教师,从细节上捕捉,巧妙引导,使学生能提出  相似文献   

2.
人生是一条麻织的绳索,如果你可以自如地走在上面,你应该微笑,应该感谢生命给予你这么多的精彩;如果你不小心被绳索绊倒,你当重新站起来的时候,你仍要坚强地微笑,仍要感谢生命给予你这么多的磨练……——题记  相似文献   

3.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去年的一天,我的一位同学在发廊里剪发。旁边一位也是来剪发的青年,在和理发员谈到对教师的看法时,认为“三十六行,就是干教师这一行没出息。”我的同学听了可气啦,压着火问了那人一句,那人便哑口无言了。你猜我的同学问了一句什么话?她说:“请问这位同志,您的孩子以后要读书吗?”这一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和心血灌注在学生身上,她生命的能量同时在她学生的身上延续、扩散;教师,是特殊的交通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为人指点迷津,开拓一条奋进之路,奉献之路,飞翔之路;教师,把一个人的智慧变成几十、几  相似文献   

4.
不管你曾经是一个多么成功的教师,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你应和你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传统的"知识传声筒"型教学方式已无法立足于讲台,必须要超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尤其是语文教师。提高素养、与时俱进、扩大视野,才有可能在新的挑战中不被淘汰,才能完成教师的使命。学者叶澜教授曾说:"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育工作是面向未来的工作,具有前瞻性,是生命历程的延伸。它需要教师永葆青春,活力四射,摆脱匠气。做到这些,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反思。实实在在的了解自己、剖析自己、开发自己。让传统的精华插上创新的翅膀,重新遨游在教学天地之间。  相似文献   

5.
(上接总第282期第7页)(三)数学是美的科学,数学之美要贯串到数学教学全过程。教师教得美,学生才能学得美。让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教学之中,把周围的一切都忘记了。只要一进课堂,看见我的学生,就感到愉快和开心。———我和我的学生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我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存空间和时间里。我深知,在一堂课上,我要与可爱的学生一起度过40分钟,也共同消耗这比金子还宝贵的40分钟。每想到此,我就特别珍惜时间,我不敢怠慢课…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学生缺少生命的激情。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学校教育就应该点燃他们生命的激情,作为一名村小校长,我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我校把点燃学生激情作为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把"点燃你生命激情,丰富我多彩人生"作为我校教师的座右铭。一、用教师激情感染学生激情教师是丰富情感的化身,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想让学生每天充满激情地生活,教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同理,教育教学中"最远的距离",不是学生听不到你(教师)的声音,看不到你的笔迹,而是你的"心"没有向学生靠近。教师吃不准、猜不透学生的心思,读不懂学生,可以说是教师最大的烦恼。  相似文献   

8.
正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一位教师上浙教版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他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当"小交警"。全体学生站起来,做几个交警手势——"直行、停、左转弯、右转弯"。学生学得非常开心。教师叫停了,学生还在位置上不亦乐乎地做动作。教师强行叫停后,问学生:"刚才学了这几个动作,大家觉得累吗?"学生附和着说:"累,很累的。"教师接着引导:"你看大  相似文献   

9.
殷建光 《福建教育》2005,(3A):14-14
1.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学生谈心最忌总是摆着教师的架子不放.这样,学生会感觉你高人一头,自然产生隔膜,不会说出心里话。同时,教师心中有架子意识,自然在说话上也往往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表情,这显然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平等谈心。因此,和学生谈心必须放下教师的架子,首先要和学生平等而坐或平等而站;其次,要注意倾听,不要打断学生的话。  相似文献   

10.
"送你一件外套,前襟是平安,后襟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伴你每一天!""生命的美不在于它的绚烂,而在于它的平和;生命的美不在于它的激情,而在于它的平静。"不要误以为这是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一首小诗,这仅仅是在手机上流行的一条短信。近年  相似文献   

11.
曾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一脸严肃地站在讲台上,先是5分钟的提问。学生一个个站起来背单词环节,背不出来的学生不许坐下,然后是讲解语言点。教师在黑板上一条条地写,讲解一点写一点,学生在下面“刷刷”地记着笔记,鸦雀无声。整堂课教师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不停地记着,还有学生干脆不记,就  相似文献   

12.
<正>维果茨基有个"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说白了就是"跳一跳,够得着"。落实"此时,你的学生在哪里",也即明白学生的起点是什么。起点是教学的出发点,只有明晰起点在哪里,才能决定"教到什么程度"。所谓备课要"备学生",不就是备"此时,你的学生在哪里"吗?你的学生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不可能站在同一个台阶上。因而,需要教师判断:你  相似文献   

13.
《华章》2007,(10)
【新闻】为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和学习,宁夏中卫市第五小学最近严格规范教师行为,颁布了30条"教师忌语",如"看见你我就烦"、"谁教你谁倒霉"、"你给我站起来"等。校长张月霞说,这些"教师忌语"对于抵制教师使用话语暴力,有非常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只有放下师道尊严,以无比的热情与关爱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换来心与心的共鸣。教师除了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也很重要,师生之间必须相处得像朋友一样,那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前提.教师既要站在教者的立场上关照学生,又要站在学者的立场上反思自己:既要站在教材编者的立场上组织教学,又要站在教练的立场上训练学生,还要站在教学评价参与者的立场上评判自己.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关注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发展,要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好课观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弥足珍贵。生命属于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结伴而行。从生命意义上讲:好课,就是宝爱生命、敬畏生命、享受生命,追求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教师与学生生命共同融入的好课,意味着教师那见功、望利的眼睛能和学生看山、看水的眼睛聚焦,那把弄柴、米、油、盐的手能和学生调弄棋、琴、书、画的手共舞,那踏破红尘的脚能和学生踏青、赶海的脚同步;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每一节课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追求一种简约而不简单,轻灵而不轻浮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上<祝福>,教师在渲染了一番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后,问:是谁杀死了祥林嫂?一番唇枪舌剑后,学生的答案基本趋向两种:一、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封建礼教;二、文中所有的人.谁知老师突发惊人之语:不,是她自己!学生愕然……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老师下面的"论据":人家要是老在你面前讲"阿毛的故事"你讨厌吗?所以人们嘲笑她并没有错;而鲁四老爷也仅仅是严肃地说了声"你放下吧!"这就经受不住要往死里想?这不是她自己的问题?那么这篇小说究竟有没有批判封建势力、封建礼教?显然没有……  相似文献   

18.
高考,你是一个多么普通却又不平凡的词语,你引得无数学子会聚在你的脚下,你美丽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很重要!高考,我想和你谈谈。对于你,我很无奈!你是一座山,重重地压在了我的身上。不,何止我一人!在中国,直接站在山脚下的学生数量令人咋舌,在他们背后,还有无数教师,无数家长,多少人在为你拼搏。我们希望拥有美好的明天,老师们期望我们考入名校,家长们在思考孩子未来的道路。这是一场全民总动员,你使我们明白了同舟共济  相似文献   

19.
杨金美 《中国教师》2009,(Z1):346-347
"高中生很难管的,像你这种年轻的女教师,又不凶,学生根本不会听你的,你肯定管不住学生。"这是一位教师在我开始走上教学岗位的时候对我说的话。我带着它开始了自己的的教师职业生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体会到微笑是最美的教育语言,真心对待学生是最有效的教育活动,激情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的心是一片海,宽广而深邃。一石投下,可能悄无声息,也可能溅起一片涟漪。老师的引导就是这块石,等待着你去发现这片海洋的宝藏。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我们说,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被感情去融化。文本不是无情物,学生不是没有感情的生命。语文课堂本就是个充满感情,注重情感教育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