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离不开言传。言传法即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品德水平的一种方法。言传应以引导为主,后发制人也是一种较好的言传方法。身教法就是用榜样去教育孩子,借助于榜样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孩子施加德育影响,使孩子受到深刻教育。身教是解释言教。教育既要教师言传,更要教师身教。言传利于学生明理,身教易于学生动情,但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言传身教是被广泛使用的教育手段,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言传",忽视了身教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现实生活案例的剖析,挖掘其背后所隐含的重要意义:身教重于言传,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身教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言传"和"身教"是最常见的教育方法,"身教"强调以教育者亲身实践的行为示范来进行教育。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重视"身教"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实行"身教语文",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行为榜样,促进知行合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完善自我人格,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身教"作用,以实现"身教语文"。  相似文献   

4.
课余闲谈时,常常听到老师们埋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老师苦口婆心说的一大堆道理总是听不进去,明知故犯。"究其原因,其实是老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犯了个大错,那就是光顾"言传",却忽视了"身教"。常言道:教书育人,要言传身教。言传,即通过语言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白事理;身教,即以行为举止来影响学  相似文献   

5.
王贺 《辅导员》2012,(Z2):112+120
有人认为,小学生还都是没长大的孩子,开展德育教育还为时尚早。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科知识打基础的时期,更是思想品德的形成期。在这一阶段,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还很弱,老师是他们心目中最大的权威,老师的话对他们来说就是"圣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目标。所以,在这一时期尤应注重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而我以为,"言传"与"身教"间相比,"身教"比"言传"更有效,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桃李不  相似文献   

6.
小学班主任“十忌”●内蒙古李瑞芳一、忌重“言传”,轻“身教”。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概括起来只有“言传”与“身教”两种。从某种意义上说,“身教重于言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不重视“身教”...  相似文献   

7.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言传身教,这个古训,就是许多父母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然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过多的使用着言传,父母们忽视了对孩子身教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对于独生女的教育更是父母们应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既要讲究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方式尽管很多,但概括起来是“言传”和“身教”两种。通常情况下“言传”常为人注重,而“身教”则往往被人忽视。事实上“身教”的作用远远胜过“言传”。俗话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身教”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这是由受教育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青少年模仿能力较强,对周围的一切非常敏感,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待人接物,甚至一颦一笑、举…  相似文献   

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重视家庭教育,父母要"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一是自己要以身作则,二是要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使孩子不知不觉之间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身教重于言传,是中职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法宝。只有“身教”才能引起学生共鸣,让其信服,才能达到较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言传身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突出语言的纯洁性和行为的完美性,注重言教与身教的统一,要讲究言传的艺术性和身教的规范性,做到言教和身教的示范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李飞 《教育探索》2021,(3):20-23
言传身教作为一种启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言传与身教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家长的言语表达、示范与榜样作用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只有言传与身教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家长的模范和“重要他人”的价值.受到网络与新媒体的影响,家长漠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责任转移、过于注重技术取向、言行不一等问题也成为阻碍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岂止如此。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其地位和重要性非学校教师可取代。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以两种面目出现:一是对孩子实施家教的“老师”;二是本色的人和家长。当家长以“老师”的面目对孩子进行家教时,概而言之就四个字:言传身教。“言传”一则是给孩子指导学习,做老师的助手,或指导孩子专长的发展,其角色和作用相当于家庭教师。二则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做人教育、意志教育等。对没有直接指导孩子学习能力的家长而言,家教主要是后者。许多有见地的家长越来越重视“身教”这种无声的教育的作用。但“身教”关键在于“做”,“做”一时容易,  相似文献   

14.
余美兰 《学子》2016,(1):23
<正>俗话说:言传身教。可见教师的言与行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权威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乎着学生的成长,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但是言传与身教比较起来,言传是外在的,是容易做到的,而身教是内在的,比言传做起来难。因此就有了口是心...  相似文献   

15.
田春艳 《父母必读》2023,(S1):52-55
<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健康成长,有健全的人格,有丰盈的心灵,感觉到活着有意义。所以家庭首先要给孩子的是温暖的心灵滋养,其次是丰富的精神营养。教育应该是融入每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家庭教育尤要如此。它可能发生在家里的客厅,也可能是和孩子一起在户外的玩耍、运动中发生的,甚至它还有可能是和孩子一起在公共场合中完成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言传身教相结合,甚至是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身教重于言传,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在家长往往更注重言传,教育孩子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云云。有的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有的脾气暴躁、大声呵斥。前者,孩子也…  相似文献   

17.
季艳婷 《山东教育》2010,(11):16-17
教师的言传身教时于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教师良好的个人魅力和行为习惯能熏陶和感染一批又一批学生。相对来说,教师的身教重于吉教。可是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教师注重的或者说进行的大都是言传,对于身教,二些教师不太在乎,或者说有身教的意识,没有身教的行动,我们的教育无形之中就削弱了很多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学会关心别人"一方面我们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却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们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独尊;我们嘴上告诉孩子要艰苦朴素,但在行为方式上,还在给孩子买很多奢侈品。"于丹在一次演讲中直言:我们都懂得"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言传不如身教",相对于行为的强大,思想和语言往往是苍白的。于丹的女儿也是独生女,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师:言传身教的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而准确地确认大学教师身份,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教师不仅是学者,而且应该是言传的学者,身教的学者。不论从现实来看还是从中外哲学家或学者的理性思考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学教师的学者身份。窥视中国传统的授课方式及诸多教育家的自身教学实践,我们亦能读出大学教师是言传身教的学者这一论断。从众多哲学家、教育家的例子中发现,言传与身教都具有知识教育、道德示范、人性陶冶的特点,而现代的教育理论更是突破了师生问单向度的言传,提倡师生主体间互动的言传。  相似文献   

20.
张玉海 《新课程研究》2009,(10):178-179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从学生与家庭方面对学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家庭教育是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可或缺。因此,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要处处做个有心人。在和孩子共同的生活中,要多学教育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疏导、教育孩子,使他们实现健康成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家长要保持理性,既要掌握教育方法,又要时时留心孩子的成长;既要注重言传,又要注重身教;在培养孩子的同时,家长也要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公正、理性的理念教育孩子,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