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力度,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各个专业都在进行相关教学方式的改革。学校体育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与终身体育的主要连接部分,我们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锻炼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2.
贾国鹏 《教师》2019,(7):80-80
在高中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是向学生实施良好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当前体育提倡“健康体育”的观念,即在体育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体育锻炼方法,同时还让其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文章具体分析培养学生体育自觉锻炼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衡量体育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标准之一。良好的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寻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25):114-115
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培养受到广泛关注,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的锻造。就小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进一步对小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究,旨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促进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伴随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效果也日益显示。对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而言,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异常重要。但是在目前的高中体育的教学中,现状却并不能令我们满意。因此,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正视体育锻炼的作用,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最终养成终身运动的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的素质是能力的内在潜力为理论依据 ,阐述人的体育素质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动力关系。并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突出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 ,要开发学生身心潜力 ,增强学生的体能 ,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联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探讨新体育课程背景下改革体育教学应当必须紧紧围绕新课程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育课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于弘 《文教资料》2006,(35):150-151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是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有力途径。当前,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实现国家素质教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初中体育教学面临很多问题。作者立足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素质,构建高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培养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是祖国建设的需要。要想学生成为体育锻炼的骨干,首先要培养其体育兴趣和习惯。要提高其认识。学校对体育教学要大力改革,在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2.
张立成 《成才之路》2011,(22):58-59
体育锻炼习惯,一般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体育新课程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习惯。"所以,我们要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到体育课堂中。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艰巨,但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体育教学改革才更有必要。体育教学应该注重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更要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和魅力,同时锻炼自己的耐性与意志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及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十分重要。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江美 《中学教学参考》2011,(27):107-108
体育要求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然后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新课程把学习领域分成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6.
<正>选项教学和选项考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种新的教学授课及考试形式。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所谓选项教学和选项考试,是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那么学校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8.
苏正坎 《快乐阅读》2011,(21):106-107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大伟 《成才之路》2011,(23):85-85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一方面源于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于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身体健康水平也逐渐重视起来。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技能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着积极影响作用。那么如何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呢?越来越多的体育老师开始实施多样化教学,情境教学法就是作用突出的创新型教学手段。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