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名贫困大学生及12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CL-90中,各项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贫困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几项因子上存在系别差异。结论:经济贫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迫症状、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在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86):191-192
为了解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运用特质元情绪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1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新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较高。女生在情绪修复、情绪辨别和整体上均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情绪修复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理想。在敌对和偏执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优于男生。(3)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越高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情绪修复能够有效预测心理健康,情绪修复得分越高,心理越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课题研究中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青少年版适用于10-18岁)。调查分析孩子评父母教养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甘肃省抽样样本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指导家庭教养方式有重要意义,现撰写论文供大家参考。一、学生自评问卷测评因子得分解释及划界分根据《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青少年版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高中学生的生活事件、抑郁症状发生状况,探讨高中生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与抑郁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评估高中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高中生的抑郁水平.结果:(1)在学习压力与ASLEC总分方面,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与高二学生;(2)不同年级学生的CES-D总分呈现出显著差异;(3)按照CES-D的划界分,高中生抑郁的发生率为16.5%,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相关生活事件是对高中生抑郁发生影响最为明显的危险因素.结论:高中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实施降低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干预方案是改善高中生情绪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关系对高中生自尊、抑郁情绪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关系指数评估高中生家庭关系,采用自尊量表评定青少年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高中生的抑郁水平。结果:(1)高三学生在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上的得分及抑郁得分、自尊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而家庭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高二学生;(2)女生的家庭矛盾性得分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男生;(3)家庭关系良好的高中生,其自尊水平和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关系不良的高中生,他们的抑郁总分及其负性情绪、躯体症状、人际关系得分显著低于家庭关系不良组。结论:高中生的家庭关系与其自尊、抑郁水平有显著关系,改善家庭交流,降低家庭冲突,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自尊,并可减少高中生的抑郁体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发现被试学生躯体化、强迫、精神病性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或者P<0.01),其余各因子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说明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对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性别和高低年级进行比较,发现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于低年级学生,男、女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天津市539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男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女生,城镇高职生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农村高职生;女生的抑郁情绪得分高于男生;家庭亲密度和应对方式对高职生抑郁情绪有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在家庭亲密度和抑郁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如何降低高职生抑郁情绪提出一些建议,为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警官学院学生在"防非"隔离时期的情绪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抑郁形容词检查量表对因"防非"被隔离的部分一年级警官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处于隔离期的警官大学生在四个量表的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并且以焦虑和抑郁情绪为主,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警官大学生在"防非"隔离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如平时.所以在某些特殊时期,更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维吾尔族、汉族13-15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雏吾尔族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和汉族学生,以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敌对等症状尤为突出,说明维吾尔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心理素质相对比较稳定.汉族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以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尤为突出,说明汉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主要探讨不同年级、性别等方面中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新五因素测验、症状自评量表对17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调查人群中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占32.8%;高二学生的强迫症状和抑郁两因子分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学生在神经质上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的外倾性、开放性高于高二学生;神经质与心理症状各因子具有显著正相关,外倾性、一致性、责任感与各因子几乎都呈负相关。结论: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具有可塑性;健全的人格发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容迪 《文教资料》2014,(13):113-114
本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独立学院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共667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被试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大四贫困学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贫困生。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双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带来心理困扰又不会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会去寻求专业帮助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民办高校811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的大一新生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抑郁、偏执五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总体学生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探讨警院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目的,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0名警院学生和282名非警院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警院学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非警院学生;警院学生阳性筛查人数在总分、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五个因子上显著高于非警院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八个因子得分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警院学生;警院学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进而得出结论:警院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职在校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从某高职学校抽取1916名在校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并与国内成人常模、全国大学生和青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调查对象SCL-90总分为148.79±50.33分,总症状指数为1.65±0.56,阳性项目数为35.28±23.45,且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间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年级高于高年级,而信息专业高于其他专业。除精神病因子外,其余8项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除人际关系因子其余均外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所有9项因子得分均高于于全国成人常模。9项因子得分≥2比例最高的三项分别为:强迫(41.28%),人际关系(33.92%),抑郁(28.34%)。结论: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重点关注刚入学的大学生和某些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5.
本次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随机抽样方法从西北民族大学一年级学生中抽取60名新生。经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在量表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九项因子得分上,这些学生明显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这说明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常规教育体系中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具有人文精神与贯彻人文教育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本人使用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55名技校学生进行测查研究,结果发现,技校学生相对于相同年龄的高中生,心身健康症状更为明显;在恐怖性因子上,技校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SCL-90各因子上,一年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二年级,并且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总分、阳性项目总均分、阳性项目数等因子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对技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刚入学的中职新生各类情绪行为问题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福建闽东某中职校2016级517名14~15岁的新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可能有情绪行为问题的中职生占总测评人数的30.64%,不同性别学生在问题因子上的检出率有所不同;YSR不同问题因子受性别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中职新生的情绪行为问题不容乐观,加强中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有利于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皖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利用随机抽样对412名有效样本进行了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新生代农民工SCL-90的9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8.57,8.35,9.11,10.02,11.15,8.33,7.24,8.79,8.01,P0.05);新生代男性农民在工躯体化、人际敏感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t=-2.51,-3.11,P0.05),在抑郁、焦虑因子上,男性得分则非常显著地高于女性(t=-3.04,3.15,P0.01).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的平均水平,新生代男性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女性农民工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音乐心理剧对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选取61名阈下抑郁青少年被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8次音乐心理剧团体辅导,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课。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一周、干预后一周对两组被试进行评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干预前两组被试的抑郁自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自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音乐心理剧团体辅导能显著改善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研究为探索疗程短且有效的调节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的干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探讨叙事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的实效性,为该课程模式的推广提供实证支撑。采用认知灵活性问卷(CFI)中文版、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表对性别比例、心理灵活性和心理健康水平大致相当的两组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CFI全量表以及认知可选择性、认知可控性两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在躯体化、强迫、偏执、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7个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评价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叙事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式能显著增强大学生的认知灵活性、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能提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