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arles Forceville将隐喻研究深入到多模态层面,认为隐喻研究不应局限在语言文字层面,而应整合诸如图像、音乐、颜色等其他符号系统,开拓了隐喻研究的视野,意义深远。本文以语法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以电影《美人鱼》海报为例解读电影海报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相似文献   

2.
电影海报利用图像、颜色、文字等多模态来构建意义,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文章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为指导,尝试从海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电影《禁闭岛》的宣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三者是如何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共同作用来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建设《实用符号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简要分析了建设《实用符号学》亟需解决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汤萍 《海外英语》2015,(3):232-233,235
该文拟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试对2014年最新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的宣传海报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究图像与语言文字的互动性,希望对此类电影海报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语言之外的其他模态如何参与意义的建构。本文基于Kress&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方面分析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电影海报,探讨该海报如何通过多种符号的整合互动,传达影片的内容和主题,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电影海报具有多模态性,它可以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实现意义的表达。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运用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分别从文字、字体、图像和色彩等方面来分析电影《归来》的海报,旨在探讨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多个模态共同作用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从而能够有效地宣传电影和吸引观众;揭示语篇中文字资源、图像资源以及图文资源的结合如何相互作用构建意义,来提高观众对电影海报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该文拟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试对2014年最新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的宣传海报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究图像与语言文字的互动性,希望对此类电影海报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电影海报的多模态性可以利用图像、文字等进行表达。基于Kress&Van Leeuwen提出的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从文字、图象、色彩、字体等方面对《归来》电影海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电影海报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意义构建,达到宣传电影和吸引观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电影海报是集图像、文字、字体、色彩于一体的多模态语篇。将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作为理论框架,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芳华》电影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解读该海报语篇意义的构建,揭示多模态语篇中多种符号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图像与文字相互作用构成多模态语篇意义的方法。分析和解读电影海报多模态意义能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的内涵,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语篇的认知能力,为人们提供欣赏电影海报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张帆 《海外英语》2022,(11):211-213
非语言符号是影视跨文化传播过程的重要一环,其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短片《包宝宝》作为中国文化传播典范,全片采用非语言符号叙事,在国际影视中广受好评。该文以《包宝宝》中的非语言符号为例,通过分析其中视觉与听觉类影视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效果,归纳非语言符号塑造多元文化、丰富作品细节的积极作用与造成刻板印象、文化折扣等潜在弊端,进而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案,即扎根当代本土文化、多角度运用非语言符号以及融合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涉及到与翻译紧密相关的所指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用这种翻译法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和文化传输方面对张亦文和Moss Roberts《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就翻译文本内的研究而言,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最为全面,可作为翻译批评标准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2.
语码转换是各种语言口语或书面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符号。为了让译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格外关注源语中的语码转换。备受国内外文学界关注的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在人物对话中大量使用了语码转换。笔者从莫里斯的符号学意义三分法的视角,探讨《儿子与情人》原著中的夫妻对话,看到陈良廷和刘文澜在其汉译本中进行语码转换翻译时,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为了内容而舍弃形式,源语中有标记的语言符号在译语中便失去了标记。但由于英汉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源语中的形式常常很难在译语中得到完好再现。  相似文献   

13.
杜晓星 《英语广场》2023,(18):44-47
在跨境电商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跨境电商平台亚马孙和全球速卖通,以蜀地特色产品熊猫公仔和花椒粒为例,通过控制变量制作对比网页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对电商平台产品界面中的非语言符号进行分析,讨论了非语言符号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跨文化交际冲突问题,基于问卷结果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跨境电商平台蜀地特色产品的推广和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结合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标准"意义相等,功能相似",分别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通过揭示这三种意义在译文中的具体体现和得失,旨在找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为汉英翻译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了大量文化信息,这使得汉语习语英译成为翻译的难点。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就是要翻译意义,并尽可能使原文和译文达到意义与风格的对等。本文借助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以对《红楼梦》中出现的习语的英译为例,对汉语习语的英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礼记>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关注是儒家经典中少有的,并且非常重视这种行为所携带的符号意义在社交活动中的作用.可见,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非语言交际行为与精神活动、社会活动的关系.通过从四个方面分析<礼记>所表现出的当时社会条件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符号性质,进而说明<礼记>独特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冰 《现代教学》2013,(7):42-42
近两年,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由此可见,当前,有些学生对生命意识极为单薄,归根结底,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因此导致情绪不稳定、固执、敏感、多疑等。再加上学习压力大,竞争异常激烈,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有时就会产生轻生念头。《妈妈的礼物》一文,借一位长者的话,告诉孩子们:每一位母亲都给自己的孩子送上了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要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课文对话形式简单,但却引人深思,成为生命教育的好载体。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对于初学者来说,不仅不容易理解,且不便于口头表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儿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概念的定义、命题和概念及命题所揭示的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此理解就很深刻。下面以《三角形的高》一课为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从“儿童语言”走向“数学语言”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符号-结构诗学认为虚构造型是文学手法最基本的文学性。本文用符号-结构诗学方法考察苏轼《百步洪》文本,探讨苏诗以怎样的文学手法类型以及文学手法组合形成以议论为诗的深层结构,从文学性角度为其辩护。  相似文献   

20.
克里普克对于"私人语言"问题的分析最终导致如下的结论:没有任何基本的事实能够对语言的意义进行最终的"确证",只有从某个"群体"出发才能确立起对"遵守规则"进行检验的标准.梅洛-庞蒂在《世界的散文》之中更为关注新意义的创造,并通过对"间接语言"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这个"表达"的向度.在对"算法"的分析之中可以看出二者之问的深刻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