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当今新课改似乎特别重视如何上好课,而有些忽视了作文批改的重要性。许多教师也很少利用作文批改这个机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认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语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让作文批改费时少而效果佳呢?  相似文献   

2.
令许多语文老师更头疼的是,你把学生的作文改得如何详细,如何用心良苦,有的学生却对批语不闻不问,要么只看一眼就置之脑后。新课标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一位教师思考探索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改变当前作文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现状呢?教育家叶圣陶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当今新课改似乎特别重视如何上好课,而有些忽视了作文批改的重要性.许多教师也很少利用作文批改这个机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认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语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让作文批改费时少而效果佳呢?  相似文献   

4.
学生完成作文交了上来,语文老师一定会帮助学生修改或引导学生自改,最后给学生的习作写上恰如其分的批语,这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指导学生作文的一种手段。赏识性的评语,能调动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挖掘学生的作文无限潜力;情感交流式的评语,可以抚慰学生的心灵;文质兼美的作文评语,可以让学生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给学生的作文下批语呢? 一、人文并重,人文共批文如其人,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其中洋溢着对真善美的崇尚与追求,对假丑恶的揭露与批判。对此,批语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而对那些不健康的思想感情,批语中要中肯指出,严正批评。有些学生的作文不敢说真话、心里话,而满篇的豪言壮语,缺乏生动性,空洞乏味,对此,要给予正确引导,循循善诱。批语要帮助学生既学会作文,又学会做人。那种只评文不评人,只批章法,只改文句,不顾文品与人品,“只顾学生作的文,而忘了作文的学生”的批语是不可取的。二、多就少改,多点少改某些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给学生批  相似文献   

6.
作文批语在作文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更是学生认知自己作文水平的信息来源,作文批语若写不好,不仅失去指导和帮助学生写作的意义,还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好的作文批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语文老师写作文批语要讲究艺术,即有针对性、启发性、情感性、鼓励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7.
李冠军 《考试周刊》2010,(18):70-71
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是非常忙碌紧张的,还要面对“作文之山”每天“挖山不止”,力求做到“精批细改”:或者将作文大段大段地删掉,或者改得面目全非,作文本上“满堂红”,或者写了整页的批语,罗列了作文中大大小小的毛病。教师花费了不少精力,而教师的批语并不能得到学生的重视,学生的写作效果并不见佳,结果事倍功半。面对这个“老大难”问题,我经过反复总结,多次尝试,领悟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面改,很有实效。  相似文献   

8.
作文批语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立意、选材、组材、语言、书写等所作的评价 ,其作用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样改进作文。在教学工作中 ,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对批语不大关心 ,他们关注作文分数抑或等级的热情与他们关注批语的热情成巨大反差 ,这不能全怪学生 ,其根源在于初中生的作文批语中存在着致命的“硬伤” ,亟需广大语文教师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 ,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一、“硬伤”透视当前 ,初中作文批语的总体状况是 :教师将给学生作文下批语作为落实教学常规的一项任务来完成 ,欣赏性、激励性批语不多 ,批语作用发挥不充分。透视…  相似文献   

9.
怎样指导学生自己改作文·王琼辉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写,老师改。改作文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往往是教师加班加点改作文,可是多数学生只是看看分数和批语就往书包里一塞了事,全然顾教师良苦用心。所以许多语文教师抱怨:改作文徒劳而无功。笔者认为有效的办法是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为学生作文写的批语,既体现语文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程度,也体现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文学修养的高低;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批语的优与劣,对学生现实的作文和今后的写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外,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作文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现实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评语,是语文教师指导、评价学生作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注意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我认为,学生对语文学得如何,可以从他们的作文中充分体现出来;而一位老师的语文水平怎样,也往往可以从他写给学生的作文批语中看出来。道理很简单,因为写批语的过程是语文老师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各种知识储备和语文技能技巧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指导的过程。在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语是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文字形式,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写好作文批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从批语中找到成就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因此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如何写好作文批语就成为教师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传统的作文"精批细改"的弊端已有目共睹.学生写完作文后,自己连读都不读一遍,一交了之.把修改看成是老师的事,导致作文中的毛病重复出现.对学生交来的作文,老师加班加点逐字逐句修改,眉批、腰批齐全,费时费力,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拨.而学生并不领情,作文本发下去,学生只看批语或分数,最多改改错别字.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帐,改与不改一个样".而把作文的批改权还给学生,这种情况就会有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抓好作文批改和写好作文批语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互评互改,把作文评改的权力还给学生.教师还应讲究写批语的艺术,用激励性的语言,灵活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不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常常感叹:“教语文要是不用批改作文,那就轻松多了。”的确,批改作文是令所有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以前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对文章大动干戈,直到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遗感的是,学生对教师不辞辛苦的行为根本无动于衷。批改好的作文发下去,很少有学生对教师所写的批语认真思考,更不要说去找教师探讨。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出现倒退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爱华 《学周刊C版》2011,(9):177-177
许久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软叻.而作文改评又是最让语文教师头疼的环节.不论教师批改多么努力.批语写得多么精彩.讲评多么卖力.到最后却只得到学生的草草一瞥!如何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讲评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自觉地进行写作训练.是我从教十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写好作文批语至关重要.好的作文批语,如同与学生促膝谈心,在平等对话中,进行心灵沟通,能引发学生写作内驱力.  相似文献   

18.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方法。在这种模式下,语文老师始终居高临下,学生始终被动接受,因而学生不容易将教师的批语和评讲的理论转化为一种写作的实践。教师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  相似文献   

19.
张玉甫 《现代语文》2008,(9):141-141
“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批语,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这话听起来虽有点儿夸张,但道出了作文批语潜在的魅力。事实上,好的作文批语,既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作出的中肯评价、温馨提示以及写作上的精心指导,又是语文教师留给学生心目中高层次且营养丰富的精神快餐,还是学生写作过程中一座座小小的加油站。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用精彩的批语感染学生,富有个性的批语教育学生,启发式的批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那一篇篇短短的作文批语中受到感动,得到教益,获得启迪,让作文批语成为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双重评价。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语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立意、选材、组材、语言、书写等所作的评价,其作用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样改进作文。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对批语不大关心,他们关注作文分数抑或等级的热情与他们关注批语的热情成巨大反差,这不能全怪学生,其根源在于初中生的作文批语中存在着致命的“硬伤”,亟需广大语文教师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并采取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