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思遐 《中学文科》2009,(12):69-70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为深化地理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在课改实验中深刻认识到,要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必须树立新理念,“活”用新教材: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积极主动推进新课程改革:地理新教材渗透了课改的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用活新教材,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给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演变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需要?这是当前地理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教学"四有"地理,构建有"理"、有"用"、有"趣"、有"德"的"四有"地理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成绩,培养学生良好地理素养,代表着课改环境下地理教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理念,实现学生有效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学校教师的基本价值追求。提问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相似文献   

4.
齐立彬 《考试周刊》2014,(34):147-147
<正>"以学生发展为本"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地理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新形势下,地理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和新课程成功推进的重要保证呢?笔者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谈谈认识。1.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能力。1.1能够应用新颖教学方式。地理教学方式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尤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的推广为具体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但是想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仍需要地理教师的共同研究与努力。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才能继续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下面,我们就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浅谈一二。  相似文献   

6.
白尚祯  雒建军 《考试周刊》2014,(24):152-153
以"促进教育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新课程与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撑点。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实施的根本途径,当然成为新课改的窗口。以"杜郎口"为代表的当前备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就是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这些在高效课堂建设中走在课改前列的经典课改模式各具特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课前充分的预习,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学时间分配上的变化,教师和学生身份的转变都是这些模式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有效教学"被越来越多人提起,不过结合教学实践反思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笔者认为有效教学之路还有许多值得探究和研讨的地方.当前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在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开发,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创新、提升.一、从设计如何"教"到设计如何不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教"占主体,那么在"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课改方针指引下,我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地理高效课堂是我们高一地理组最为关注的课题。"高效"即"高效率"和"高效益"。高效课堂即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得最大收获,包括人格的发展、能力的提升,是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上,必须突出学生这个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有效教学。打造地理高效课堂,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地理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原来的地理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合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大力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  相似文献   

9.
李萌 《陕西教育》2008,(5):23-23
当前,课改实验已在全国大范围内展开,并且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现在,广大的一线教师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实践改革,以新的姿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师对课改精神有失偏颇,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朗清 《教师》2008,(9):25-26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给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演变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需要呢?这是地理教师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经多年教学认为:教学“四有”地理,构建有“理”、有“用”、有“趣”、存“德”的“四有”地理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成绩,培养学生良好地理素养,代表着课改环境下地理教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逐渐确立了起来。但在有的学科教学中,课改的精神却还不够深入,课改的思想还不能完全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初中历史课程就是一门在教学改革中容易被忽视的学科。而新课程改革是新的教学理念的改革,不是某一门学科的单独改革,所以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搞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就成为了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已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教学策略和方式不断革新是课改实验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其中基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社会实践,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而触发的情境化教学思想的运用更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3.
职业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显得日益重要起来,这对于在学校不受重视的计算机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和挑战。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广大计算机教师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成为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作者根据近年来的计算机教学经验和课改教训,再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提出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时应努力做到"变观念"、"造氛围"、"选方法"和"用评价",这样才能不断促进计算机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4.
与以往历次改革相比,此次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课改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之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发展,广大教师已经确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但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方法问题、技能问题,即每节课我们该怎样设计、操作.在此,笔者结合地理新课程的特点以及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师教育思想、认知水平、教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多方面的挑战,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角色迅速而准确地定位,确立适合该学科的课改理念以及要求的科学教法,才能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改的推进,新课程成为学校新的实践坐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看待生物教学质量是课改的重要问题。结合生物学教学实践,叙述了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遵循“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培训原则,强调改革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张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专业结构,提升素养,使教学行为符合规律,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面临不少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使他们的理念与教学行为体现课改要旨。在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如何让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深入的认识,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呢?这就要做好校本教研这篇文章。以…  相似文献   

19.
我们处在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后的教学变革时代,全新的课程变革,如潮水般冲刷着每一位教师的头脑,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在这场改革大潮中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们已经开始将对新课程的理解转化为行动,并在教学行为、素质教育的层面上出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式。通过学习,身心融于课改之中,情感得到了陶冶,心灵得到了升华,头脑豁然开朗。如何在新课程下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充实自己,用扎实的实践锻炼来提高自己,争做课改需要的高素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应关注生活、服务生活、学以致用。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如何将地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以课堂为阵地,关注学生生活认知,打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