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妇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也在不断变化,学作品以形象的方式同步反映,关注着不同时代的女性,十九世纪以前的女性形象是男性美的理想的载体和男性个性解决的一部分-爱情自由的必须参与,而简爱则表现了知识女性在精神,情感方面的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新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本从宏观视角梳理中国男性作家结构生活,塑造理想女性形象的变化过程,从而论述这种变化发展是男性作家在与时俱进中自觉、严肃、公正、客观地丰富女性形象内涵的结果。启发人们思考:“每一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醒来,就不会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来精确地衡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符号的女性——论“样板戏”中革命女性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样板戏中塑造了许多革命女性形象,但她们并没有多少女性特征,而是作为阶级政治的符号、男性界定的符号而存在。她们的阶级、政治身份远远大于她们的性别身份。而且在这些女性身上显现出的多是男性特征。而男性革命们不可能真正接受女性,因为“菲勒斯“中心话语影响深入骨髓。马恩的妇女观对革命的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但又被扭曲了。在样板戏中虽然想给人一种妇女翻身作主人的印象,但却将妇女置于阶级、政治的话语之下,让她们无法发出作为女性的独立声音。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女作家乔治·桑深深体会到男权中心传统对妇女的压迫和种种不公平待遇。在其作品中,乔治·桑往往从女性视角出发进行创作,用细腻的文笔描绘出同时代女性生活和生存现状。在小说《康素爱萝》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向读者讲述了不同阶层女性的生存境遇。本文拟运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的他者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部分女性形象来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他者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相似文献   

5.
《一千零一夜》女性形象虽然千姿百态性格各异,但将其分类整理可分为美丽、温柔、善良的理想女性和阴险狡诈、刁蛮淫荡的邪恶女性两大类。本文从智慧美、勇敢美、情感美和奉献美四个不同方面对理想女性的内在美进行论述;对邪恶的女性形象从淫荡、阴险狡诈、嫉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另外本文还从妇女的人身、婚姻家庭、社会思想观念等不同的角度兼论了中古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千零一夜》女性形象虽千姿百态性格各异 ,但将其分类整理可分为美丽、温柔、善良的理想女性和阴险狡诈、刁蛮淫荡的邪恶女性两大类。本文从智慧美、勇敢美、情感美和奉献美四个不同的方面对理想女性的内在美进行论述 ;对邪恶的女性形象从淫荡、阴险狡诈、嫉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另外本文还从妇女的人身、婚姻家庭、社会思想观念等不同的角度兼论了中古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7.
女权主义批评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妇女形象、创作和阅读为内容的女权主义批评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读解,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猛烈批判。挖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本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者们在努力挖掘寻找女性文学自己的传统、建立独立的女性文学史的同时,鼓励当代妇女加强联系和团结,挣脱父权中心文化的压抑。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者们关注女性写作的语言和文体,更高地体现出解构主义的特色,希望建立一种文学乌托邦式的符号学,认为语言代表着人类经验的累积。  相似文献   

8.
乔治·桑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用尽女性十足的天才,为人类留下妇女真正的权利……桑夫人兼具巴尔贝斯的伟大心灵、巴尔扎克的伟大思想、拉马丁的伟大灵魂。——维克多·雨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廖辉英始终坚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诠释女性问题并探寻女性文学的方向。她所塑造的三类女性形象,蕴含着对男权中心话语的强烈批判和对女性成长过程的深刻反思。旧式妇女的形象,写尽了封建传统重压下世代重演的女性悲剧;“窗口女人”的形象,揭示出台湾妇女从传统女性到现代女性之间角色转换的难题;事业女性的形象,寄托了建构女性生存价值和重塑新女性的全部理想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苗族作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异彩纷呈,有传统型的女性形象,亦有新时代的女性形象。男性话语下,传统型女性形象是理想的形象,脱离男性秩序的女性则不被认可。女性话语下,敢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是理想的形象。两种形象的塑造都有其抒写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思想家,体现其伟大思想家地位和特点的是他以"立人"为思想革命的目标,以改造国民性为途径,达到改良人生、改造社会的目的的启蒙理想和实践。《一件小事》就是其启蒙理想和实践的人文思考与探索的艺术展示。人力车夫的高大形象,使知识分子"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升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是曾奋斗在绝望、虚妄与希望之间的鲁迅,后来从自我解剖与寄希望于人民中找到了"反抗绝望"之路的最初思想闪光。  相似文献   

12.
性格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因素在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乔治·艾略特的作品<米德尔马契>中,男女主人公理想破灭的过程反映出环境主导性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主战文人,一生以北上抗金、恢复中原为理想。开禧北伐中,陆游赞成宋军北伐抗金,对主持北伐的权臣韩侂胄寄予了厚望,同时他对韩侂胄北伐也心存隐忧。这与陆游对当时的历史形势及韩侂胄与文人之关系的清醒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英国的人文主义有两个主要倾向,一是对神学的否定,一是对物质主义的批判。前一种倾向在乔治·爱略特的思想发展和小说创作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可以说是维多利亚时代人文主义的一个缩影。她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反映着在宗教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如何得以摆脱由之带来的焦虑和绝望,实现更完美的人生。她对神学产生怀疑,但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并没有做出直白的批判。爱略特创作中的怀疑与徘徊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知识分子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15.
希望孕育着创造动机,并通过信心转化为创造力,它为希望的伦理价值提供了内在根据,在人的精神生命结构中,希望作为情感因素是一种感情上的慰藉,同时又交融着信念,信仰和理想,而向理想演进的希望内含有人生哲学,希望作为不幸的、第二灵魂”,克服了生命的否定走向,体现为一种行善扶生的力量,人们对待希望的态度,也就成了人生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校长在职培训现状与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访谈法对锦州市8位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长做了访谈研究,旨在了解中小学校长在职培训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校长在职培训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受时间、经费的制约,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受到限制;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在职培训对实际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作用的大小差异较大;他们期望通过培训获得前沿性、针对性的信息;同时希望精简与改革单向的讲座,增加双向互动;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培训者应该是,既有深厚的学养,又有丰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约翰·杜威是对美国现代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之一。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体系中,职业教育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杜威曾指出,职业教育是能实现他的教学理论的最理想的教育形式之一。本文在回顾和分析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建议,希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鄢克非 《海外英语》2012,(1):295-296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fucius and Plato’s ideal society that includes ideal social structure,ideal ruler and ideal administration,we can find their common desire to build the harmonious society.We hope to promote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的性别偏见一直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本文以中外教育专家合作编写的《仁爱版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两性出现的频次,男女公众人物的不同数量,性别角色,和带有性别色彩的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教材中仍然存在性别不平等与性别刻板现象,并对政府部门、编写者和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19世纪法国文坛上与雨果比肩而立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家,乔治.桑在世界范围内一直享有广泛的文学声誉。近年来,欧美学界掀起了乔治.桑研究新热潮,国内外国文学领域也呈现出普遍重视态势。全面梳理八十多年来中日读者对乔治.桑的接受历程,不仅有助于透析其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及人们期待视野中的演变动因,为进一步推动其流播的多维和深化提供谱系学的借鉴,而且也是拓展研究空间、寻求新的突破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